PLUS和PRO都用膩了,不如試試MAX?

2019-07-10     好車有好報

細心一想,不知道從何時起,汽車圈的產品命名方式向科技圈學習了起來,像什麼Polo PLUS、i5 PLUS、宋PRO、博越PRO等等如潮水般湧現在新車列表中,可市面上好像還沒有幾款以MAX為後綴的產品出現,是大家把它忘了嗎?(宋MAX:???)

假若真的要搞一台「MAX」車型,它應該如何定位呢?如果說Plus代表著更長的軸距或空間,PRO代表更好的產品力,那麼MAX代表著什麼呢?是PLUS和PRO的結合嗎?我們今天就從榮威的新車RX5 MAX身上找答案。

外形PLUS


首先要告訴大家的是這台RX5 MAX的車身尺寸相比RX5有了全方位的「PLUS」,除了長寬高增加以外,軸距更是加長了60mm,大概是一個拳頭大小。也拜這60mm所賜,RX5 MAX榮升為A+級SUV,後排空間已經很足夠用啦。

經過了三年時間的自我演化,RX5 MAX的進氣隔柵由RX5的扁平變成了現在的又寬又大,更富有力量感,讓我想起一句話叫:男友力MAX。當然啦,這個造型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某眾的設計風格,大家說呢?

RX5 MAX的尾部是我個人比較欣賞的部分,橫向的設計讓尾部更加舒展,看起來相當飽滿有運動感。尤其是這對LED尾燈的造型設計,點亮後的效果頗有燈廠的氣勢,據說還首次導入了迎賓效果。

內飾PRO


可以看到RX5 MAX這套內飾也是推倒重來的,那究竟PRO在哪裡呢?

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這套內飾大多都是以橫穿的線條來設計打造,無論是貫穿式的空調出風口還是內飾飾板都流露出一種流暢的視覺感受,榮威設計團隊管這叫做「線性美學」,身為一個對設計一竅不通的人來說,不明覺厲的我還是覺得這套設計語言挺PRO的,你覺得呢?


另外兩個讓我覺得PRO的地方來自於這個中控台和車機系統。先來說說中控台,據設計團隊介紹,這個中控台的弧線和弧度都是經過多番設計考量的,除了看起來更流暢圓潤以外還儘可能減少反光,有利於日常操作。(據說正在申請專利)

此外中控面板還用了現在手機大量應用的2.5曲面玻璃和一體式的設計理念,力求降低視覺上的拼接感,物理按鍵數量也儘可能縮減,這麼做的目的很簡單,除了好看,就是讓它更好看。

RX5 MAX車機使用的是斑馬系統,在此基礎上RX5 MAX引入帳戶概念:SKYEYE天眼系統,直接刷臉(車上有攝像頭)。帳戶是直接串連所有服務,能載入每個駕駛者個性化設定,例如音樂、導航、智能駕駛服務。除了這個問題,設計團隊還設想出了許多日常痛點,如下圖所示:

個人認為那個聽語音信息和發語音信息的功能是最實在的,不過實際體驗如何這裡還要打個大問號。

PLUS+PRO=MAX?


我一直思考MAX所代表的意思是什麼,放在蘋果手機上MAX意味著更大的螢幕、更長的續航和更好的性能,它們加在一起帶來了更好的體驗,也就說PLUS+PRO=MAX是成立的,而MAX就代表著更好的體驗。

那其實放在RX5 MAX身上也是講得通的啊,它不正也有更大的尺寸和更好的產品力嗎?至少從靜態來講,體驗是有提升的。至於動態部分符不符合MAX的定義,那就要等到我的同事試駕過後才能給到各位答覆了,敬請期待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tukO2wB8g2yegNDzA7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