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醬談鄭爽張恆冷暴力:大多數感情,都死在了這種「慢性病」里

2019-09-22   四毛姑娘

1

​在《女兒們的戀愛》節目中,鄭爽和張恆這對情侶,因為工作問題,而產生了不愉快。

為了緩和氣氛,爽妹子多次主動想求和,低聲下氣地用牽手的方式,想緩和氣氛。結果,男友張恆卻以「撲克臉」回應女方,不看對方,不示好,也不沒有聲音,關閉了一切溝通的橋樑。

張紹剛說:「冷戰這個事,有點可怕。」papi醬也點頭表示認同,並且說道:「如果當時矛盾沒有解決,再往後,這個矛盾還得翻出來。」

幾個觀察者開始就「戀愛中吵架」的問題,展開了討論。畢竟都已經是在感情江湖中有些經驗的人,大家紛紛認同「冷暴力」這件事對感情的殺傷力,是非常大的。

Papi醬說:「張恆一冷戰,把所有溝通渠道統統關掉,我也不和你說話,我也不和你牽手,這樣其實挺不好的。

在感情里,你應該也有過這類的經歷吧,明明自己很想和對方進行溝通,卻被對方的撲克臉推到九霄雲外,於是自己也開始對這段關係感到失望,一次次的失望,就在這些相處中,積攢起來,變成了日後分手的理由之一。

在感情中,冷戰的那個人,其實是最吃虧的,表面上高高在上,實際上卻少了一種積極面對積極溝通的胸懷。而那個經常主動求和的人,看起來是低下卑微,相反,對方才是一個有愛的能力的成年人。

2

28歲的來訪者姍姍就是來做情感諮詢的時候,說自己很後悔。在和男友同居一年的日子裡,隔三差五自己就因為一些不滿的情緒與男友進行冷戰。姍姍的冷戰特別讓人難受,她不是冷戰一兩天而是可以長達半個月,不與男方聯繫,不回應男方任何的示好。

用姍姍的話來說,就是她對男友積攢了特別多的失望和怨恨,於是用冷戰來懲罰自己的男友。最後一次,因為男友做錯的一點小事,姍姍離開和男友同居的家,回了自己的家裡住,整整10天,面對男友任何的電話、微信、語音,自己統統一概不回。嘗試了無數次的男友,終於發信息告訴姍姍,我努力過了,也確實失望了,那就彼此分開,各自好好過吧。

失望後的男友,面對家裡的催婚,快速與家裡曾經安排過相親的女生確定了關係。直到這時,姍姍才意識到,男友是不會再回來哄自己了。

姍姍哭著說道:「為什麼他可以在那麼短的時間之內,與另一個女生確認關係?」

在安慰姍姍的同時,我也感到很好奇,:「為什麼你要經常這樣冷戰?我在這段關係里,絲毫感受不到你對男友的愛。」

了解之後才知道,原來,在姍姍和男友相處的過程中,有一次,姍姍去面試,對方沒有等自己吃飯,也沒有陪自己去,打電話給男友的時候,男友一個下午都消失,沒有接聽電話。於是從那次開始,姍姍就覺得男友是一個很不值得信任的人,一定瞞著自己做了很多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之後,姍姍在長達一年多的戀愛過程里,在感情中一直尋找著「男友不好」的蛛絲馬跡,每一次,又都不與男友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感受,在下一次男友惹自己生氣的時候,就一次性用冷戰的方式去排解自己的怨氣和懲罰男友。

卡耐基曾經說:「如果你是對的,就試著用溫和地、技巧地讓對方同意你;如果你是錯了,就要迅速而熱誠地承認,這要比為自己爭辯有效和有去得多。好勝,有時候很蠢。」

在兩個人的關係中,沒有誰會一直對,也沒有誰會一直錯,事實上,追究對錯,是感情中最可笑的一件事,除非你根本不想要這一段關係可以開花結果。而以為用冷戰的方式可以鑑定自己在這段關係中的高低位,只會輸得一塌糊塗。

3

不要把自己的委屈用冷戰的方式宣洩,你要做的,是用合理的方式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

在電影《原諒他77次》中,女主角有一本本子,專門記錄自己的委屈和失望的事情,記錄到第77次的時候,女主角決定和對方分手。

電影演繹得很唯美,但放在現實感情上,這樣處理感情的方式,其實叫無知。為什麼一有問題不及時溝通,處理,而是要選擇用記錄的方式,默默地把內心的不舒服藏在肚子裡呢?時間一長,你在這段關係中能想到的事情,全部都是委屈和失望,而不是快樂和幸福。

於是,我們將放大鏡放在了那些不快樂的事情中,而非感情中值得被感恩的幸福。你說,這樣的感情,怎麼可能會越來越好?

冷暴力,是殺死感情的慢性殺手。

不及時與對方溝通出自己的感受,其實也是一種變相的冷暴力。它慢慢地在我們心裡搭建出了一座房子,裡面全部都是灰塵,讓人一踏進去,就足以窒息。

《女兒們的戀愛中》觀察者和幾位爸爸一直都在強調溝通的重要性,而在鄭爽和張恆的相處過程中,其實我們也確實能夠感受到小爽的變化,用鄭爸爸的話來講就是:「小爽已經不是小爽了,改變了很多。」

是的,相比以前爆料出來的各種戀愛細節,在節目中的鄭爽確實是開始成熟了,她會主動向張恆示好,也會主動跟張恆說:「我喜歡你的原因,就是因為我覺得你身上很多優點我都沒有。「

在這段關係中,我們也看到她有在不斷地誇張恆,戀愛中那些誇獎和讚美,鄭爽都做到了。

但是這些細節,在親密關係中,想更長遠的走下去,真的是遠遠不夠的。兩個人除了平日裡的甜蜜以外,推心置腹地用良好的溝通方式,才能夠為這段關係打下最好的基礎。

太多的關係,都因為沒有學會「溝通」這個課題,而最終相忘於江湖。遺憾,總是發生在一些不懂得溝通的情侶身上。

4

如何學會更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感受,為自己的親密關係加分?

馬歇爾盧森堡教授的《非暴力溝通》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來自溝通的困惑。在最初聽到這本書的名字時,就已經完全被吸引住了,沒有什麼比「暴力」這個詞更能凸顯我們大多數人在溝通時的狀態了!

在這本書中,作者認為: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就像《女兒們的戀愛》中,也許張恆並沒有意識到,自己這樣的溝通方式對鄭爽而言是暴力的,在這個過程中,鄭爽委屈了,張恆的怨氣也並沒有打消。

《非暴力溝通》中,作者言簡意賅地指出了溝通的四步驟:講事實,講感受,講原因,提具體的要求。

非暴力溝通的第一步是:講事實,客觀表達對方的行為,但是不做任何評價。

比如在節目中,張恆認為鄭爽在一個月以前就同意了公司上架的衣服款式,團隊是在得到鄭爽同意的前提下才開始設計打板衣服的,而鄭爽不應該在團隊所有人員加班加點趕工之後一句話直接全盤否定了這些作品,她應該在一個月前就認真確定好服裝的設計和款式。

用非暴力溝通的第一步,就是張恆需要直接說告訴鄭爽這個事實:「剛剛我們在公司看衣服,你直接全盤否定了所有打版出來的衣服,一直在挑衣服的毛病。」這樣鄭爽會直接知道張恆是因為哪一個步驟有情緒,自己以後也會改進自己存在的問題。

非暴力溝通第二步:講感受。

要及時告訴別人你的感受,對方才能真正的更好去了解你。所以第二步,張恆可以給鄭爽說:「這樣我們都感到很委屈,也很憤怒,有點難以接受。特別是我,夾在這中間其實很不知道如何處理。」

非暴力溝通第三步:講原因。

說完你的感受後,我們可以告訴對方我們有這個感受的原因:「之所以很難接受是因為你在一個月前已經和我們確定過衣服的設計和版型了,員工是按照你確認的版本進行設計和打版的​。」

非暴力溝通第四步:提具體的​要求。

到了第四步,我們可以直接提出自己具體的要求:「下一次,你可不可以先多次確認下哪裡不滿意,直到最終版通過後再通知員工們執行呢,如果在進行中有任何的想法,也需要及時反饋。這樣我們的效率會越來越高。」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提出自己的請求時,我們並非用命令式的語氣,而是要禮貌地提出我們的需求,也需要告訴對方具體的事情。

總結起來,非暴力溝通說的就是讓我們學會當時就去處理好某件事給我們帶來的感受,而不是讓這些感受一直存在我們的心裡,讓我們去評判​身邊的人,然後誤會的雪球越滾越大。

5

愛是一種可被學習和提升的能力,這是這幾年我從事諮詢行業以來,才意識到的。

正如《非暴力溝通》作者在書中寫的那樣:一方面,人人都需要愛,它是一個人健康成長的要素;另一方面,愛是一門藝術,可以學習和發展它。

從小到大,我們修滿了多門學分,但是卻沒有人教我們與人相處,與人相愛的能力。殊不知,這門課程,卻是真正影響我們一生質量的課程。

大多數的感情,都是死在了「不會溝通」這個慢性病里,愛絕非是一見鍾情時產生的荷爾蒙能夠支撐一輩子的,但卻能因為包容,理解,共情等能力扶持一生。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學會在愛里滿足自己,滿足對方。

謝四毛,情感諮詢師,自由撰稿人(公眾號ID:xsimao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