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這八句話,體現人生至高境界,萬字《人間詞話》,堪稱經典

2019-12-03     刺蝟看書


你知道王國維這個人嗎? (單選)
0
0%
知道
0
0%
第一次聽說

但凡喜歡詩詞的人,一定讀過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人間詞話》中,有王國維對於人生三境界的一個著名說法,"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王國維對詩詞的研究,真的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上面的這三種境界,聽起來表達的是詩詞中的唯美浪漫之意,但實際上,這也表達了人生的三個階段,也就是開始、過程和結局,這三個階段的意境一說,可以適用於工作、事業、家庭、生活中的任何一個地方。

但每當我想起王國維的生平經歷的時候,心中更多的是傷感和惋惜。王國維是近現代非常傑出的著名學者,他研究哲學,研究美學,研究史學,研究古文學,在多個領域,他都有著很大的貢獻和造詣。

王國維出生在一個書香之家,年少的時候便博覽群書,涉獵多個領域,曾被稱為海寧四才子之一。


19世紀末期,西方思想和文化進入中國,王國維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1900年,他去日本留學,中間因為患病和家中變故,多次回國,並舉家搬到日本僑居四年多,1916年回國後,他繼續從事文史研究工作。

1927年6月2日,王國維在頤和園昆明湖沉湖自盡,享年50歲。在陳寅恪寫給他的紀念碑文上,陳寅恪寫道,"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今天是王國維先生誕辰142周年,讓我們在他的大境界中,學習廣博精深的人生哲理。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有我之境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客觀之詩人,不可不多閱世。閱世愈深,則材料愈豐富,愈變化,水滸傳,紅樓夢之作者是也。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後主是也。


大家之作,其言情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嬌柔妝束之態。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詩詞皆然。


稼軒之詞,多見炫目之色、發聵之聲,以輔拔峭之言,慷慨之氣。


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頗難區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必鄰於理想故也。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優劣。"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寶簾閒掛小銀鉤",何遽不若"霧失樓台,月迷津渡"也?


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備其真美善之三德,欲達此理想,於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可分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育)是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UHEzW4BMH2_cNUgGa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