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懿,骨子裡有俠氣

2020-02-07   中國家永遠愛你



在《辛亥革命》中,照顧孫中山;在劇組裡,被大家叫「二哥」


「你要寫我是淑女哦!」採訪中,王思懿笑著說。一旁的助理問,「你哪裡像是淑女呢?」她想了幾秒鐘,小聲地說:「反正,我還算是吧。」寬大的咖啡色格子襯衫,闊腿牛仔褲,白球鞋,頭髮簡單地扎個馬尾,生活中的王思懿這一身打扮和淑女不沾邊,與螢幕上婉約柔美的形象更是判若兩人。


不拍戲的日子,王思懿總是穿著休閒服去旅行或者和朋友們一起「吃喝玩樂」。與記者見面那天,王思懿完全沒有化妝,她有自信的資本,歲月幾乎沒有在她臉上留下什麼痕跡,若不是出道早,隱瞞10歲都沒問題。「是因為我心態好吧,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情,吃個小火鍋,喝點小酒,全沒了!」王思懿邊說邊做了個甩頭揮手的動作。她的語調完全沒有台灣腔,在北京生活的十幾年,把這個台灣女孩徹底變成了一個爽朗的北方女子。而在大陸觀眾心目中,她也早已不再只是「潘金蓮」,她還是《大染坊》里的精明女老闆賈思雅、《梨花淚》中的秋蟬,如今更成了隱身在孫中山背後的傳奇女性陳粹芬。



女人對男人的愛夾雜著母性


在電視劇《辛亥革命》中,王思懿扮演的陳粹芬,兼有俠骨和柔情。這個在孫中山身邊陪伴他十多年,兼任妻子、助手、保鏢角色的女人,一直以來都被「遺忘」了。「歷史上的陳粹芬在革命成功以後,就主動離開了孫中山,沒有與他結為夫婦,但我們去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村的時候,看到孫家的族譜裡面是有她的,孫家是接受她的。」王思懿說。但無論在台灣還是在大陸,關於陳粹芬的記載都非常少,王思懿也是拿到劇本後,才第一次聽說她的存在。一開始,王思懿想演的是宋慶齡或者秋瑾,但導演認為,王思懿憑藉外形和骨子裡的俠氣,演陳粹芬最合適。


由於可參考的資料少,王思懿要儘量發揮想像去理解角色。「在同盟會裡,她是很受尊敬的,不僅幫助他們傳情報,也給他們洗衣服,做很多事情。對孫中山,我想她是由尊敬逐漸產生的愛慕。女人對男人的愛,很多時候是夾雜著母性的,所以她有時候像媽媽疼愛孩子一樣去照顧他。女人可以為了她愛的男人做很多事情。孫中山要做臨時大總統時,陳粹芬覺得她幫不了他了,就走了。我挺欽佩她的。陳粹芬的這種選擇在當時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王思懿說。


參演這部戲的演員有200多人,但與王思懿配戲的基本就只有扮演孫中山的馬少驊一個。「很多時候,我會混淆戲裡戲外的身份,因為馬少驊老師和孫中山的形象實在是太像了,感覺就是一個人。在劇中我要照顧他,平時我也要照顧他。」馬少驊被評價為「史上最像孫中山的演員」,為了更加貼近孫中山的形象,嘴裡塞了墊板,又加高了鼻子。整個拍戲過程中,他的鼻子不斷發炎。「身體虛弱得站都站不住,一直在打消炎針,我從他身邊走過的時候都怕把他碰倒了。」



為潘金蓮贏得同情


王思懿是芭蕾舞演員出身,因受傷才不得不改行。她的父親曾是美術老師,母親是爵士舞老師,姐姐是一名出色的現代舞演員。「我小時候特別淘氣,只有芭蕾舞能夠讓我認真專注起來。」


在台北學習芭蕾舞時,她一直是專業課成績最好的學生。個性要強的她在腿受傷後,仍然堅持跳了3年。「跳起來,『啪』的一聲摔下去,腿就腫得老高,然後打針。一周以後消腫了,再跳、再摔,直到醫生說絕對不能再跳了。」


告別舞台,又走上了T台當模特。 1989年,年僅17歲的她當選「台北十大名模」。和她同時出名的還有蕭薔和范文芳。平面和電視廣告邀約不斷,少女王思懿初嘗成名的滋味。但1米7的身高限制了她在模特業的發展,出場時她只能走身高最矮的一組,於是她開始轉戰演藝圈。


當時台灣只有4家電視台,晚8點檔黃金時段電視劇的女主角競爭激烈。老一輩演員霸住角色不放,新人難有出頭的一天。恰逢港台與大陸開始嘗試合拍片,「反正在台灣也沒有戲拍,我又喜歡遊山玩水,就想不如去大陸拍片吧。」1992年,王思懿到西安電影製片廠拍了她的第一部合拍片《秦始皇與阿房女》。「那時候,很多朋友問我為什麼喜歡到大陸去拍片,那麼苦,東西又不好吃,我說我喜歡旅遊啊!」


1994年,王思懿在天津拍《天地奇英花木蘭》時,聽同組的演員說中央電視台籌拍電視劇《水滸傳》,正在找演員。剛來大陸拍戲不久的王思懿當時並不知道中央台的影響力有多大,更不知道潘金蓮這個角色的競爭有多激烈。「朋友說,你要不要去見見導演?我想,見就見吧!」當天從天津開車到北京的外景地後,已經是半夜,「導演把化妝師、燈光師、攝影師都喊起來看我,然後把劇本給我,讓我回去看」。幾天後,王思懿來到劇組,按部就班地與其他演員磨合配戲,學習揉饅頭、洗衣服。「後來我才知道潘金蓮是所有演員裡面最後定的。」導演要一個身材高挑的潘金蓮來襯托武大郎的矮短胖。但是臉長得漂亮精緻的南方女孩,身高不行;高挑的北方女孩,臉又不夠精緻。王思懿的外形和氣質正好合乎標準。


1997年,電視劇《水滸傳》播出,王思懿把潘金蓮塑造成一個柔弱、值得同情的女性,贏得了觀眾的認可,以往背負在這一角色上的惡名都被王婆一個人背了。剛剛25歲的王思懿,成為當時台灣在大陸發展得最成功的女演員,走在路上經常被人認出來。「都叫我潘金蓮,或者小潘。我就搖搖手,跟人家打招呼。」



男人都把我當哥們兒


因為成功地扮演了柔弱的潘金蓮,後來的導演大多讓她演同一類型的角色。「總演柔弱的、沒事就哭的角色,我都煩死了。後來就演了幾個堅強的、打掉牙齒往肚裡吞的角色。再後來,就根本不哭了,演讓別人哭的角色,越來越厲害。」在上映的電視劇《冬雪》中,王思懿就扮演了一個厲害的二太太。


由於在家中排行老二,王思懿的很多朋友都叫她「二姐」。「我性格有點像男的,大大咧咧,劇組裡也有人叫我『二哥』,年紀大點兒的叫我『二弟』。」


拍片時,冬天穿絲襪凍得嘴唇發紫,她不覺得苦;拍打戲,膝蓋動輒脫臼,她也不覺得苦,「脫臼了,就自己掰回來」。王思懿輕描淡寫地說。讓她覺得最痛苦的事情是等人。「我很守時,最痛恨的是別人不守時,全組等一個人。或者,我們都把台詞背好了,這個人到現場才來背詞。」一次,王思懿在片場當眾把一個總是到片場才背台詞的演員說了一頓,讓對方十分下不來台。「之後,我也很後悔。但是那個人連著3天都到現場背詞,所有人都等著,我實在太生氣了。」


王思懿屬於那種不具威脅性的美女,同性、異性朋友都一大堆,出道十幾年,她從未傳出過緋聞。「男人都把我當哥們兒,你說我是不是該感到悲哀呢?」王思懿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