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這三個高薪金融行業崗位的真實情況

2020-01-06     普益標準

來源:片刻財經

原標題:三大高薪金融人工作真實情況大揭秘

在一般人眼裡,這些人都是西裝革履的金融精英,舉手投足之間資金翻雲覆雨。其實,在他們光鮮外表之下,壓力與高薪成正比。

金融行業的高薪職位,知名的就是基金經理、投行經理和精算師這一類了。

在一般人眼裡,這些人都是西裝革履的金融精英,舉手投足之間資金翻雲覆雨。其實,在他們光鮮外表之下,壓力與高薪成正比。

1 基金經理

別人眼中:金融界精英、百萬年薪、管理著幾十億元甚至上百億元的資金、神秘。

實際上:儘管基金經理們看起來外表光鮮,不過在這華麗包裝之下,是他們永遠高懸的心以及激烈無比的職場「廝殺」。成為基金經理的門檻非常高,許多人「倒」在了半路上,有些人甚至連競爭的機會都沒有。基金經理的工作強度大也是很有名的。

關於薪酬這部分,財經職業發展中心研究員Pavier指出,老闆的決定對薪酬有影響,但更多是由市場來決定的。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整個行業比較好,從業人員的薪酬也比較高。但現在由於市場不太好,加上之前金融危機的影響,整體薪酬水平沒有前幾年高了。不過,一般從研究員到基金經理,薪酬可以翻10倍左右,還是非常可觀的。

2 投行業務經理

別人眼中:一群*精英的人做著改變經濟環境的事情。高薪,有優雅*的工作環境,有良好的轉業機會(商業公司、諮詢、基金、通過積累的人脈自己創業)。社會評價高,容易得到尊重;客戶都是有上市資質的公司,層次較高,能積累優質人脈。

實際上:投行員工的薪酬構成分為固定和績效兩部分,各個公司比例區別比較大。一般高級人員固定薪酬也會很高,但是基層人員的薪酬可能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高。基層員工需要努力幹活,在企業成功IPO之後才能拿到績效獎金。

總而言之,這個行業薪酬水平的首要決定因素是職級,次要決定因素是績效,而傳統的券商投行業務主要就是IPO,IPO或是其他大多數業務差不多都需要證監會審核,審核通過的運氣成分很重要,基層員工的績效工資也有一定的運氣成分。

3 精算師

別人眼中:全國沒多少人有精算師的資格,基本上是保險業中含金量*高的證書了,稀缺人才就意味高薪。工作很有成就感,失業風險小,社會認可度高。

實際上: 金融行業內「貧富」差距較大,往往初期進入准精算師行業時,薪酬較低,每個月薪水大約在1萬元左右。而隨著經驗的積累以及工作年限的上升、工作平台的變化,薪資可呈現幾何級數式上漲。保險公司的首席精算師大多是外聘的,年薪在幾百萬元至幾千萬元不等,但是這畢竟是金字塔塔尖上的人,實際上,精算師的收入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多,甚至比不上一些保險公司業績好的銷售人員。

外表光鮮亮麗,其實加班到幾點你也沒看到。

很多學CFA的學生都有個天真的夢:以後穿著品牌衣服,遊走在商界人士之間,拿著月薪百萬的生活,俯瞰這富華的城市。

只有走出校園你才會發現,那都是假的。夢想成為歡樂頌的安迪,實際上你只是芸芸眾中的一個邱瑩瑩。沒有不受委屈的工作,做好準備,迎接挑戰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IJoiW8BMH2_cNUgMJ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