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是 場 庫 的 第 2341 部 每 日 一 片
2017年,NETFLX出品的一檔gay幫直男改造生活的節目《粉雄救兵》席捲全網,隨後掀起了場「素人改造」的熱潮。
《粉熊救兵》第一季第一集
節目中,5位各方各面的專家組成了改造5人組。
他們為直男提供家裝設計、美容、情感資訊、美食、時尚資訊上的建議,從穿衣打扮到飲食起居,一集改造一個人,改造時間為期一周。
他們5個人性格各異,或自信騷氣,或專業犀利,但也有很多共同點:
都是gay,毒舌,品味好、金句多。
豆瓣9.2分,全網零差評,不失為一部立意高又兼具娛樂性的綜藝。
而最近,國內一檔改造素人的節目被扒抄襲《粉雄救兵》——
《你怎麼這麼好看》
不但同樣由5位嘉賓組成改造組【好看團】
吳昕(美妝)
昆凌(生活方式)
范湉湉(美食)
韓火火(服裝)
黃吉(室內設計)
也同樣通過給出自己領域的指導建議,來幫助素人進行由內而外的提升和改造。
國產綜藝抄襲國外早已屢見不鮮,但這次比起抄襲更讓人不爽的是:
《你怎麼這麼好看》只抄了形式,
卻失去了改造類節目的靈魂。
什麼意思?
《粉雄救兵》的節目初衷是通過LGBTQ群體改造素人,讓我們看到了身為人在這個社會的多樣性嗎,幫助有需要的人建立起自信心及提高生活質量。
而然《你怎麼這麼好看》卻在教人們如何去迎合社會,反而加深了社會的刻板印象。
這檔節目甚至丟人丟到了海外。
連《粉雄救兵》中五人組裡擔任室內設計師Bobby Berk都在自己的社交帳號批評《你怎麼這麼好看》。
他諷刺這檔「山寨版」的《粉雄救兵》令人失望:
還轉載了一篇長文痛訴兩個節目價值觀的巨大差異和內心憤懣。
文章里引用了豆瓣上的一條短評:
On review site Douban, one person wrote: 「Queer Eye is telling us how to live better. But You are so Beautiful is reinforcing our existing biases and telling everyone to live a life that can be accepted by the public.」
在豆瓣上,有人寫道:
「《粉雄救兵》告訴我們如何更好地生活。但《你是如此美麗》強化了我們現有的偏見,告訴每個人要過一種公眾可以接受的生活。」
沒錯,豆瓣也是罵聲一片。
《你怎麼這麼好看》到底做了什麼被罵成這樣?
簡單一句話概括:
用世俗的標準去定義一個人的美醜。
就拿第一期來說。
第一期素人嘉賓,是 34 歲的女博士方靜。
這幾年一說到「女博士」,很多人都會望而卻步。
而方靜也的確符合一些人腦中對女博士的印象。
大齡單身、獨居十年、素麵朝天。
從來不化妝,也沒有一支口紅,甚至連BB霜都不知道是什麼,喜歡穿帶有條紋的衣服,所以衣櫃里一眼望去都是各式各樣的條紋上衣。
這5位【好看團】成員便屬於這「一些人」。
在節目中,他們無視女博士在科學領域的成就,一看到她就開啟了瘋狂吐槽模式:
這臉也太素了。
毛孔大、畢竟三十四歲了。
怎麼連一隻口紅都沒有啊?
怎麼都是條紋衣服啊?
沙發怎麼一個靠墊都沒有?
這是一個女生的家嗎?
看到她的衣櫃里只有一個類型的衣服,甚至就妄下定論:
「我覺得她是為了穿而穿。」
聽聽這個語氣,那種過年回家被七大姑八大姨評頭論足的感覺是不是一下就上來了?
他們不問方靜是如何年紀輕輕就在尖端領域取得高成就,不問她工作是否順心,接下來的人生又怎樣打算。
而是光靠看一個人化不化妝、穿什麼樣的衣服,就認為她生活質量不高。
我看這檔節目不該叫《你怎麼這麼好看》。
而是《你怎麼這麼丑》吧。
當然作為節目的改造對象,為了體驗不同的自己,做出一些改變,去化妝,改變自己的穿衣風格,並不是不行。
可在這檔真人改造秀里,我看到的不是五個人齊心協力讓改造對象重拾自信。
而是滿屏不尊重。
甚至不停的給大眾傳達一種錯誤的價值觀,強調大家要活成別人眼中的好看,這才叫好看。
比如吳昕不問方靜喜不喜歡,只聽她說從沒塗過口紅,
一上來就要給方靜塗口紅。
不問她喜歡什麼類型的衣服。
直接給方靜選他們認為好看的。
因為這樣顯腿長。
因為這樣很有女人味。
難道所謂的改造只是為了符合5人改造組的美感?
他們憑什麼代表了所有人的審美?
第一期已經讓V姐看得很生氣了。
沒想到第二期更氣。
第二期的嘉賓是一位四胞胎的全職媽媽。
婚前的她漂亮知性。
可自從有了四個小孩,生活便只能圍繞著四個孩子。
她說自己整整三年沒有吃過一頓完整的飯。過度的操勞與壓力讓自己迅速憔悴。
說到這裡,重點來了。
她的丈夫先不說有沒有幫她分擔孩子的重擔,直接幫她報名了改造節目。
原話是這麼說的:
「自從我們 3 年前結婚之後,她就跟變了個人似的。成天圍著孩子轉,把自己和我都拋之腦後兩句話說不對就和我急。」
順便還po了兩張妻子生孩子前和生孩子後的對比照。
話中之意,可不就是抱怨妻子變醜了,希望節目能讓妻子變回原來好看的樣子,還能對他溫柔一點,上點心。
於是,五人組表示對丈夫的需求完全理解。
便給妻子化個妝穿個裙子,讓兩人在日料店裡約個會。
妻子還對丈夫說了「對不起」。
???
這是什麼鬼改造?
該接受改造的,難道不應是沒有分擔家務還抱怨妻子不夠美不夠體貼的丈夫嗎?
就算不改造丈夫,節目組也完全可以從家裝或者育兒經驗方面去幫助妻子如何更合理的分配自己的時間。
緩解她的精神壓力,讓她在帶孩子之餘,有時間讓自己更好。
可節目組只讓我們看到2020年了,大清還沒有亡。
這樣的改造有什麼意義呢?
問題還在那裡,四個孩子嗷嗷待哺。
約會很浪漫,約完會依然一地雞毛。
反觀同樣是改造綜藝,《粉雄救兵》的5人改造組並不是突然闖入別人的生活,鬧得天翻地覆,遮蓋住他人的個性。
而是真正深入到嘉賓的家庭生活,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
喜歡留鬍子就繼續留,臉上有瘡用遮瑕蓋住就好,接受不了的衣服不穿也可以。
對社恐宅男,他們帶他去打拳擊,實則是用這種方式帶動他直視對手的眼睛。
對胖子,他們從來沒提過「減肥」,而是教他用著裝巧妙淡化身材弱點,教他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
他們會考慮嘉賓的收入,而不是狂買太貴的東西。
比如改造一個6個孩子的爸爸。
5人組中負責服裝設計的譚說,他需要考慮的是如何簡單快捷為多人家庭置辦衣物,於是選擇在大型超市一站式搞定,效果立竿見影。
6個孩子的爸爸被改造得風度翩翩。
還有一位素人同樣滿衣櫃都是格子衫。
譚沒有直接否定這個人的審美,而是告訴他:
你很喜歡格子衫,我也很喜歡格子花紋,但穿格子也有很多選擇...
譚說,比起「時尚」他更看重「風格」:
時尚,那是你穿一季就要扔掉的東西。我想做的,是讓每個人找到適合自己的風格。
讓他們舒適、自信,更愛自己,也讓他們所愛的人也感到自己的努力。
他們5個人細膩、心腸柔軟、會聊天、懂溝通。
節目中你最常聽到的,就是他們發自內心的讚美,完全不會強調你的缺點,而是用語言和行動告訴自卑的人:
你已經是全世界最好的人了。
他們讓這些陷入生活困惑中的人,真正的接納自我,而不是貼合大眾審美打造出一個被社會接受的「我」。
再回看《你怎麼這麼好看》第一期。
面對一個滿衣櫃都是條紋衫的女孩,嘉賓完全可以事先詢問她喜歡什麼類型的風格。
或者讓女孩去嘗試,如何將條紋衫穿出自己的風格。
而不是又讓她穿高跟鞋,又給她送婚紗,化妝、做頭髮,一味地否定她的過去。讓她醒悟過去的自己原來這麼丑啊。
我還記得《粉雄救兵》中有一位被改造的素人最後對五人組說了一句話:
「我很感激你們尊重我的本我,而不是試圖改造我」。
足以說明這兩檔節目的差距。
《粉雄救兵》用關懷的態度來幫助別人生活,告訴普通人「你值得更好的生活」。
而《你怎麼這麼好看》走進了改造的誤區。
將大眾意義上的審美安在每個素人身上。
改造僅僅停留在社會對女性的刻板印象中的「好看」。
仿佛女性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精緻的妝容、有女人味的穿著,溫柔的照顧家人。
它沒有走進改造者的內心,看不到女性在這個社會更多的可能性。去解決改造者真正需要的解決的問題,讓改造者從內而外相信自己是好看的,活出自己心中美麗的自我。
畢竟,「變得更好」是所有人的追求。
但是,「好」的標準是什麼?
世間萬千,各有各的答案。
你認為「好看」的標準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