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遠征作戰能力發展及思考

2020-03-27     方寸天地上

首先,儘管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和空軍正在快速實現遠征作戰能力的現代化,但美國不應過度誇大中國常規力量投送能力。從作戰平台、軍事理論及作戰經驗方面看,解放軍的遠征作戰能力仍處於萌芽階段,難以有效利用這些新型作戰能力。解放軍海軍的整體力量規劃表明,其無意與實力相當或近乎相當的對手發生遠征作戰並贏得戰爭勝利。此外,解放軍空軍仍在努力改變其戰略運輸機和加油機長期不足的現狀,而且這項工作尚處於早期階段。



其次,至少到2030年前後,中國將優先發展以下能力:一是能夠對進入其周邊或在其周邊自由機動的行為施加難以接受的成本;二是能夠為全球公域行動貢獻力量(即履行一個大國的義務);三是捍衛與「一帶一路」倡議有關的海外經濟利益,包括基礎設施投資與人員等方面。到2030年前,針對中國設施和人員的恐怖活動可能會增加,這或許是解放軍發展遠征作戰能力的主要推動力。


最後,中國目前正在實施的海外維和、非戰鬥人員撤離、亞丁灣護航等遠征軍事行動將為其提供了極其寶貴的作戰經驗,有助於解放軍發展遠征作戰概念及軍事理論。為此,美國應密切監視中國軍力發展目標發生改變的跡象。美國應繼續監視中國遠征特遣部隊的組成,其中解放軍海軍的新型075型兩棲攻擊艦、055型驅逐艦以及901型補給艦的部署都值得關注。解放軍在吉布地後勤基地或任何其他海外後勤節點預置軍事器材,也應被解讀為中國發展遠征作戰力量的重要標誌。隨著中國空軍裝備運-20運輸機數量的增加並越來越多地參與海外軍事行動,中國可能會尋求使用海外民用機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FD4JnEBnkjnB-0znoK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