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三次折戟 嘉楠美股開講AI晶片故事

2019-11-22   蜂巢財經News

文|JX kin

編輯|文刀

11月21日北京時間22:30分,張楠賡被簇擁著站在團隊和投資人中間,按下了納斯達克敲鐘儀式的按鈕,金黃的彩帶朝著他們噴洒下來。

這位80後創始人帶著他經營了6年的嘉楠耘智,為IPO努力了3年,遭遇3次失敗後,終在美股市場圓夢。

嘉楠耘智的股票代碼CAN已經在納斯達克上有了曲線,1000萬股、9美元價格公開發行價意味著其總募資規模為9000萬美元。相比招股書上首次公布計劃募資的4億美元,縮減了77.5%。

這家以研發比特幣礦機起家的企業,在2013年以一台阿瓦隆礦機而聞名中外幣圈,他的締造者張楠賡退學研發集成電路ASIC礦機晶片的經歷,至今仍是區塊鏈行業津津樂道的一段往事。

在經歷了2014年至2015年的比特幣熊市後,專注於礦機市場的嘉楠耘智,試圖以傳統資本運作來逃脫幣市波動帶給它的不利影響。此後的3年里,從A股、新三板到港股,嘉楠耘智每年一試,也每年一敗。

中國證券市場從未給任何礦機企業一張入場券,嘉楠無獲,它的同行比特大陸和億邦國際也如此。

如今,手持納斯達克門票的嘉楠耘智被中國的區塊鏈同仁戴上了「區塊鏈第一股」的桂冠,這也意味著張楠賡和他的團隊則將背負股民對他們透明守矩、創造利潤的壓力。這次,他們面向5G風口開講AI晶片的故事,征程剛剛開始。

正式啟程美股 開盤漲40%

距離紐約15000公里外的北京東三環一家酒店裡,近200家中國媒體見證了「全球區塊鏈第一股」CAN開始跳動的股價。北京時間11月21日23點46分,嘉楠耘智(股票代碼CAN)開盤價報12.6美元。

1個小時前,這家礦機商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掛牌,公開發行價為9美元,開盤價較此上漲了40%,為它的IPO之旅開了個不錯的頭。

張楠賡終於拿到了納斯達克的門票,暗紅色領帶配上那件深色西服讓他顯得持重。上次他來納斯達克時只是觀眾,這次,他為自己創立的企業親手按下了敲鐘儀式按鈕。

張楠賡在納斯達克介紹嘉楠耘智

開市前,大螢幕上展示了此次CAN的發行總數為1000萬,這意味此次嘉楠耘智初始募資規模為9000萬美元。支撐這一規模的是嘉楠耘智近3年的營收數據。最新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度、2018年度和截至2019年6月30日,其收益分別為12.965億元、26.427億元和2.795億元。

嘉楠耘智近三年凈收益均為正

招股書上,嘉楠耘智將自己定位為「通過專有的高性能計算ASIC晶片提供超級計算解決方案」的公司。從過去的收入構成看,比特幣採礦機和其他礦機零部件的銷售是該公司的主要營收來源,分別在上述披露年份占到99.6%、99.7%和98.3%。

此次,代表這個品牌登陸美股的主體公司是Canaan Inc.,註冊在蓋曼群島。在國內,大家更熟悉的是杭州嘉楠耘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它以Canaan Inc.全資控股的子公司的身份出現在招股書上。

「嘉楠」二字出自這家公司的兩位初創者的名字,張楠賡把自己的名字放在了第二位,「嘉」取了他創業夥伴李佳軒名字中「佳」的諧音。嘉楠的英文名Canaan是一部日本動畫女主角「少女迦南」的名字,圈裡人都知道,張楠賡是個二次元迷。

看得出,張楠賡喜歡Cannaan這個名字,股票代碼CAN又帶著兩層寓意。

「能力與信心。」嘉楠耘智市場總監在北京的媒體聚會上回顧阿瓦隆晶片6年的疊代史後向台下高喊,「Yes,We can!」他說,2019年,公司的第二代AI晶片面向5G開發,2020年的第三代晶片將適用於邊緣計算和雲計算。

以比特幣礦機晶片起家,上市前的營收數據也主要由礦機銷售貢獻,顯然,此時的張楠賡給嘉楠耘智賦予了更大期待。他將能否「提升社會運行效率和改善人類生活方式」作為評價一個公司是否成功的標準,6年後,當晶片和5G成為衡量一個國家自主智慧財產權能力的標準時,嘉楠耘智也給自己加上了「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AI晶片第一股」的使命。

搶發ASIC礦機 阿瓦隆面世

至少在2015年之前,嘉楠耘智還沒法講AI晶片的故事,怎麼樣讓投入巨大的礦機生意活下去是張楠賡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6年前,一切還不是那麼確定,儘管經歷過洛陽紙貴、一機難求的市場需求,也遭遇過差點運轉不下去的絕境。更早之前,賣礦機根本不能稱之為產業。某種程度上,嘉楠耘智成立、阿瓦隆礦機量產正式開啟了比特幣挖礦這個產業,創造出一個以億元計算的礦機市場。

初識比特幣時,還在北京航天大學讀博的張楠賡覺得,這串代碼改變世界的可能性僅為1%。那時,他學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術業有專攻,順勢研究起靠計算機運算挖掘BTC的礦機,半年後做出了FPGA礦機。

用幣圈早期玩家吳廣庚的話說,FPGA是比特幣挖礦第三階段的第一個產品,「FPGA礦機的出現,對於GPU的比特幣挖礦幾乎也是摧毀一番的降維攻擊。」在這之前,比特幣主要靠電腦運算挖礦,分別經歷了早期的CPU挖礦和GPU挖礦兩個階段。

行業向第四個階段的邁進極具戲劇性張力,張楠賡為這個故事中添加了個人英雄主義色彩。

那是2012年6月,美國「蝴蝶實驗室」宣稱將推出集成電路式的ASIC礦機。比特幣社區擔心,這種礦機的運算能力,將讓「蝴蝶」擁有對比特幣網絡造成51%攻擊的可能性。

社區論壇中,ID為「ngzhang」的張楠賡聲稱,他也要造ASIC礦機,取名「Avalon」 (譯作「阿瓦隆」),如同亞瑟王傳說中由9名仙后守衛的聖島Avalon一樣,成為抗禦算力攻擊的凈土。

11月底,張楠賡在嚮導師休學遭拒後直接退了學。2013年1月,第一台阿瓦隆在北京的車庫咖啡亮相;2個月後,阿瓦隆礦機首批量產300台。什麼概念?吳廣庚在他寫的文章中援引了一位朋友的描述:當時比特幣全網算力一共31.28T,每天全網產出3600 BTC;每台阿瓦隆的算力是60G,那麼每台阿瓦隆礦機每天能產出5至7枚BTC。

按此計算,300台阿瓦隆的日產量至少為1500枚,占據BTC日總產量的42.8%,最高可達58.3%。當時,1BTC價值約260美元,300台礦機挖出的BTC,一天毛收入可達39萬美元。

張楠賡的選擇是一台不留,全球發貨。阿瓦隆礦機在比特幣價格影響下也水漲船高,從9000元上漲到25萬元,比特幣中國創始人楊林科印象中,那時的一台阿瓦隆礦機,可以換一台豐田凱美瑞。

2013年4月9日,張楠賡和他的合伙人李佳軒各出5萬元,在北京註冊了嘉楠耘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阿瓦隆誕生後,張楠賡覺得,比特幣改變世界的可能性增加到了5%。

而ASIC晶片藉由阿瓦隆量產,不僅僅創造了一個嘉楠耘智。那之後,一個以研產礦機為生的產業開始出現,為壯大比特幣網絡提供強力工具的同時,也帶著追求更快運算、更低耗能的礦工們,從用CPU、GPU獲得比特幣獎勵的極客愛好時代,直接跨越到用集成電路晶片挖礦的造富時代。

當然,其中也伴隨著炒作泡沫和浪費能源的批評聲。在比特幣社區里,礦機逐漸成了比拼資本的富人遊戲,普通人再也無法靠電腦挖出比特幣。

這次,他們面向5G風口開講AI晶片的故事,征程剛剛開始。

競對出現 幣價大跌

此後的阿瓦隆在礦機市場上一路高歌,對其形成威脅的「烤貓礦機」只是歷史上的曇花一現。

計算機天才烤貓的消失成為幣圈謎團,也客觀上造成了嘉楠耘智最強對手比特大陸的出現。

被譽為中國「比特幣布道者」的吳忌寒,那時還在投資機構工作。他2012年投資的烤貓公司就那麼消失了。比特幣的重度發燒友吳忌寒遇上了晶片設計師詹克團,2013年11月,ASIC Antminer S1 (螞蟻礦機)問世,比特大陸正式開張。

那時,所有能產ASIC礦機的企業都趕上了好時候,BTC的價格在2013年11月來到了1200美元,礦機晶片也進入納米級技術的比拼時代。阿瓦隆第二代礦機搭載了55nm晶片,一台礦機的每秒算力為150G,期貨市場起拍價為8000元;同樣納米級別的螞蟻1代「雙刀片礦機」,宣稱可供每秒180G算力,價格以萬計。

兩家礦機廠商開始在晶片性能上競爭,誰也沒想到,2014年2月,比特幣最大的交易所Mt.Gox被盜。之後,它的破產成了比特幣市場熊市的導火索,幣價一路跌至200美元,寒冬持續了整整1年。

但礦機生產商的競爭沒有停滯,40nm、28nm,晶片的體積越來越小,礦機的性能越來越高,算力單位逐漸從G向T升級,市場份額也悄然發生變化。

2015年9月至10月,BTC開始從200多美元觸底反彈。阿瓦隆雖然已經在2014年底就更新到了第四代,具備每秒1000G算力的輸出,但同期的螞蟻S5達到了1150GH/S的速度。

吳忌寒曾說,S5讓比特大陸起死回生。比特大陸生產的ASIC晶片一度占據了礦機市場份額的8成。嘉楠耘智江河日下,「2015年下半年,是阿瓦隆最困難的時間。」吳廣庚的文章中引述了當時幣圈早期玩家的回憶,他描述,嘉楠耘智負責礦機銷售的郭一夫已離開團隊,張楠賡把剩餘股份分給了夥伴李佳軒和劉向富,苦苦堅持,同時需要找到新的銷售團隊,消化遺留下來的礦機庫存,「張楠賡甚至同意了大客戶買礦機送股份的提議。」

也是在那時,對比特幣網絡分散算力有過巨大貢獻的張楠賡開始獲得外部資本的援助,董事和股東的名單不斷增加。

企查查顯示,嘉楠耘智歷史股東19位

現任嘉楠耘智董事的孔劍平在2015年4月,通過杭州數芯投資合夥企業投了760萬元,同期,水木澤華250萬元、彼特蒂爾140萬元兩筆融資也來了;之後,盈瀾投資、置瀾投資、華丁暾瀾及姚永傑等機構和個人投資人加入。這一年,嘉楠耘智外部可查的融資金額達到了2850萬元,張楠賡等創始股東又成立了控股公司嘉楠超芯,以30萬元認購了公司14%的股份。

這些外部的融資支持大多來自杭州的資本圈,這也促使張楠賡在2015年9月將公司從北京改遷至杭州。這筆錢和這些人脈資源不僅幫嘉楠耘智度過了難關,也為它向AI晶片的研發過度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戰IPO折戟 美股圓夢

幣圈企業的生死受制於幣市牛熊,這幾乎是大多數幣圈創業者都無法逃脫的魔咒。從2013年到2015年,嘉楠耘智幾乎就是這個魔咒最早的驗證者之一。

那之後,這家礦機商開始尋求更加穩妥的擴張方式。2016年,嘉楠耘智外部融資的進度加快,金額開始以千萬計算,3、4月份可查的公開統計顯示,其先後共計獲得了1.287億元的融資;隨著阿瓦隆16nm ASIC晶片的研發量產,公司的估值也水漲船高。

嘉楠耘智ASIC晶片的疊代歷程

當年6月,嘉楠耘智第一次遇到了向傳統資本市場進軍的機會。但這之後,它在一級市場上的廣受追捧與它在二級市場的四處碰壁,形成了鮮明對比。

當時,A股上市公司魯億通計劃以現金支付 10.61 億元、發行股份支付 19.99 億元的方式,全資收購嘉楠耘智。結果雙方之間的業績對賭引起深交所的注意,魯億通兩次收到問詢函,嘉楠耘智「借殼上市」之路終未成行。

2017年4月,奕甲投資以6120萬元的資金拿下了嘉楠耘智股東嘉楠超芯轉讓的20%的股權。同期,寧波卓賢以約1.5億元的資金認購了嘉楠耘智擴資新股的4.4712%股權。次月,另一筆來自趵朴投資、錦江集團、暾瀾資本等近3億元的融資,將嘉楠耘智的估值推向了33億元。

2017年8月,嘉楠耘智出現在新三板掛牌的申請名單中,財報數據顯示,其在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1至4月營業收入分別為5531.73萬元、3.16億元、2.5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45.53萬元、5806.61萬元、3269.37萬元。

不幸的是,一個月後的9月4日,中國迎來了針對數字貨幣的最強監管,嘉楠耘智和券商公司四次收到股轉公司的問詢,最後不得不在次年3月主動從申請名單中撤牌。

越挫越勇的嘉楠耘智仍不放棄,於2018年5月衝刺港股。當時,老對手比特大陸也有此謀劃。奈何當時的加密貨幣市場又進入了熊市周期,加之政策仍不明朗,投向港交所的招股書終究沒了下文。

3年,在IPO的道路上,嘉楠耘智每年一赴,年年鎩羽而歸。

這家沒發過幣、純做晶片礦機、收入只以法幣計算的實體企業,幾乎是整個區塊鏈行業里最傳統的公司。創始人張楠賡因為「南瓜張礦機」而聞名比特幣社區,但他很少在公開場合露面,相比幣圈各種大佬,他的個人微博僅2000多人關注,打從2016年註冊起就發過7條博文,低調得不像個幣圈人。

這樣一家公司依然無法獲得傳統資本的認可,業內對區塊鏈公司IPO幾乎不抱希望。

2019年10月底,嘉楠耘智申請在納斯達克掛牌的消息傳出。這個消息相比當時比特大陸內鬥的戲碼來說,如同「狼來了」的故事一樣,沒一點新意。

直到最近一周,業內不斷有人曬出見證嘉楠耘智敲鐘的邀請函之後,這家公司將登陸美股的消息得到了確認。

3年前,張楠賡的第一條微博上寫著「今天天氣不錯,又是一個好的開始」。11月21日晚,北京的會場直播畫面里,他被團隊和投資人簇擁著站在敲鐘按鈕前,現場一位女士提醒他「擦擦眼淚」,眼鏡後面的那張圓臉低下又抬起,露出了一臉的笑。

大螢幕上方,除了「全球區塊鏈第一股」之外,另一局話是「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AI晶片第一股」。此後,外界將從嘉楠耘智的定期財報中尋找一家礦機商能否成為晶片專家的答案。

互動時間

你認為嘉楠耘智是否堪當「區塊鏈第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