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國際社會講好新時代中國廉潔故事

2020-04-07     寶雞檢察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厲行全面從嚴治黨,從2015年的「膠著狀態」到2016年「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從2017年的「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並鞏固發展」到2018年「取得壓倒性勝利」,再到2019年「鞏固發展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中國反腐敗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共產黨是如何領導中國人民蹚過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和挑戰的未知水域取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成功做法,成為全球熱議的話題。在新時代,向世界展現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社會主義中國,有必要系統總結反腐敗鬥爭的中國經驗,講好廉潔中國的生動故事。

  「金色名片」永不褪色

  永葆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是貫穿中國廉潔故事的主線。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是書寫新時代中國廉潔故事的起點。作為長期有效的鐵規矩、硬槓槓,中央八項規定重塑了黨的形象,打掉了黨員幹部與人民群眾的隔心牆,清除了黨密切聯繫群眾的攔路虎,成為中國式反腐的一張「金色名片」。

  在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七年多時間裡,中央領導同志在深入基層、廣泛調研,艱苦樸素、精簡接待,檢視問題、自我批評等方面,始終走在前列、率先垂範,築實了風清氣正聚民心的根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是對中央八項規定的進一步深化與拓展。以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為基本要求,中國共產黨刮骨療毒,解決老問題、察覺新問題,解決顯性問題、警惕隱形變異,解決表層問題、開展深層治理,將反「四風」不斷引向深入。

  2020年1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首次向社會公開發布四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查處數據,進一步聚焦黨群關係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釋放出黨中央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持續加強作風建設的鮮明信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弊病也將在常態化的作風建設中進一步得到根除。中國共產黨的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統一的。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決定了中國的立場始終是人民立場,中國要維護的利益始終是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講好新時代中國廉潔故事,要深刻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主線,確保「金色名片」永不褪色。

  「制度鐵籠」全面覆蓋

  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是豐富中國廉潔故事的關鍵。梳理不同組織機構和專家學者對腐敗的闡釋可以發現,權力和利益是理解腐敗的兩個關鍵詞。如何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強化對權力的監督制約,是新時代觀察中國反腐敗的一個重要切入點。

  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鄭重強調「黨規黨紀嚴於國家法律」,明確提出「必須以規範和約束公權力為重點,加大監督力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必追究」。

  以此為指導,黨內先後出台和修訂了《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一大批標誌性、關鍵性、引領性的黨內法規,形成了以黨章為核心,以準則、條例等為主幹,以各領域和各層級黨內法規共同組成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成為制約和監督權力的有力武器。

  為防止「制度空轉」,黨內不僅建立健全了主體責任傳導、責任追究倒逼和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等監督機制,而且創新監督手段,推動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等黨內監督,同國家機關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等黨外監督深度融合,有效遏制了「破窗效應」。

  此外,聚焦突出問題和典型案件,強化權力監督的一些好經驗和有效做法得到凝練,並以《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等黨內法規的形式成為制度,法規的執行力大大提高。講好新時代中國廉潔故事,要全面認識監督權力這個關鍵抓手,不斷豐富內涵、深化途徑,確保「制度鐵籠」全面覆蓋。

  「紅色細胞」鮮活有力

  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共產黨員是傳播新時代中國廉潔故事的載體。一名共產黨員就是一面鮮艷的旗幟。新時代中國廉潔故事,最終主要展現在共產黨員身上。

  據最新黨內統計公報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員人數已經突破9000萬名,80後、90後黨員已經超過黨員總數的三分之一,且黨的十八大以來,平均每年約有390萬人遞交入黨申請書,每年新增黨員數量穩定在200萬人上下。這顯示著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影響力、吸引力、凝聚力在不斷增強。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等系列黨內集中教育活動中,全黨理想信念更加堅定、組織體系更具活力、黨的肌體更為健康、執政根基更加鞏固,為講述中國廉潔故事提供了廣闊空間和強大力量。

  與此同時,伴隨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新部署的全面推進,青年共產黨員在再造中國廉潔形象中的引領示範作用進一步凸顯。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大批80後、90後青年黨員深入扶貧一線,了解民情、傾聽訴求、關心疾苦,成長為熟悉中國國情、黨情、民情的先鋒隊,成為助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堅強有生力量;為戰勝新冠肺炎疫情,一群90後、00後年輕黨員脫掉稚氣、衝鋒在前,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責任、擔當、奉獻扛在肩上,他們的形象和力量讓世界驚嘆。在信息爆炸的大數據時代,集結青春力量,利用青年黨員獨有的政治敏銳性強、思維靈活度高、輿論引領性快等優勢,能夠有力展現中國反腐敗的力量和優勢。講好新時代中國廉潔故事,要充分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確保「紅色細胞」鮮活有力。

  「中國智慧」立體傳播

  多維呈現出反腐倡廉的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是對新時代中國廉潔故事價值的最好詮釋。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全面從嚴治黨的歷史性、開創性成效,顯示著中國反腐敗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的深刻變化。反腐敗是一個世界性課題。國際上,在點贊中國反腐敗行動迅速、持續高壓、決心堅定,羨慕中國有一個「中紀委」的褒獎聲中,也不乏一些中國反腐敗「力度越來越弱」「影響經濟發展」「導致為官不為」的誤解。因此,新時代生動傳播反腐敗的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要打破單向式、平面式、固定式的思維模式,讓中國反腐敗好聲音更加立體。向國際社會講好新時代中國廉潔故事,要有用「典」的智慧,善於把反腐敗道理和意義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結合起來,用中國話語講述中國故事;要有用「事」的智慧,克服自說自話傾向,在把握全球治理腐敗動態的基礎上擺事實、講道理,提高中國故事的可信性和可讀性;要有用「人」的智慧,中國故事不僅要通過中國人民、中國平台發出聲音,還要聚集與中國密切合作、關係友好的國家、人民的力量,利用多種形式、多種語言、多種渠道全面展現。在立體之聲的環繞下,新時代中國廉潔故事才能傳得更遠、播得更響。

  (作者王蒙系中共重慶市委黨校黨建教研部講師,黃紅平系南通廉政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本文為南通廉政研究中心課題「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廉潔形象建設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8YB02)

[責任編輯:楊曉]

來源:正義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nK6VXEBnkjnB-0zb75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