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能看見街邊有很多烤鴨店,十里飄香口味也不錯。而且這些街邊店裡的烤鴨都十分便宜,有時候不到30塊就能買到一整隻。
雖然心動,但難免犯嘀咕:
「菜市場活鴨都幾十塊一隻,烤鴨這麼便宜,會不會是病鴨死鴨?」
「這些鴨子是不是打過激素?」
今天小薇就來說說,關於街邊烤鴨的健康安全問題。
先別急著恐慌,
速生鴨≠激素鴨
它不是靠打激素催出來了,
而是品種改良了!
我國80%的肉鴨品種都是白羽肉鴨,根據食品加工用途,又可以分為:
這種品種的鴨子:
不少人要說了:「我看到過很多給鴨子打針的圖和視頻啊!」
可是打針不一定就是打激素,因為鴨子從出欄到銷售,為了保障食用安全,都需要注射疫苗或是在生病時候合理使用的藥物。
更重要的是,國際家禽協會已經明確提出:
添加激素在我國是明令禁止的,可參考《獸藥管理條例》第四十一條規定;
打激素會增加養殖成本,因為激素是很貴的;
激素本身對家禽生長無效,還會增加患病風險,增加死亡率。
因此從生物發育學、遺傳學、育種學等角度考慮,這種品種的速生鴨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也正因為白羽肉鴨生長快的特點,所以飼養成本很低。比如:
雖然飼養成本很低,
但是加上屠宰、燒制、人工等的成本,
那街邊的烤鴨店不還是虧本嗎?
難道商家是傻子?
其實...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街邊的烤鴨,只有鴨肉和骨架。
而裡面的鴨胗、鴨掌、鴨舌、鴨腸、鴨翅、鴨血、鴨心、鴨肝等等食材,都不見了。其實這些都是鴨子值錢的部分,商家都把它們拆分開單獨售賣了!
而被掏心掏肺、斬手斬腳後的純鴨子,其實價值並不大。
根據養殖科學家核算:
所以,路邊的烤鴨店,雖然價格低,但仍有的賺~
注,此成本核算只針對,以小白條鴨為主的街邊烤鴨,而採用大型烤鴨坯的北京烤鴨等,由於從養殖、屠宰分割還是後期加工等各個環節,成本構成都有很大差異,不具有可比性。
總之呢,速成鴨並不存在食用安全問題。只是因為養殖成本低,再加上剔除了很多值錢的部位,所以價格比較低廉,不必戴著有色眼鏡看它們哦~
不過小薇要提醒
雖然烤鴨可以合格地生產出來,
但並不是說所有烤鴨「都是」合格的。
畢竟有時候「人心險惡」
相信大家有看過「黑心烤鴨」的視頻和新聞:用死鴨、病鴨作為原料,甚至用來源不明的肉或碎骨頭代替鴨肉
生產車間衛生堪憂、用非法添加劑給烤鴨上色調味…
(圖片來源:騰訊視頻—NB5新聞綜合)
這些都是不擇手段的黑心作坊為了降低成本的慣用做法。因此要注意鑑別:
當然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到正規門店購買,這樣吃起來就比較放心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現烤的鴨子一般較少出現用冰凍鴨或者劣質材料製作的情況,我們更加要小心的是袋裝烤鴨,這才是造假的重災區。
以最出名的全聚德為例,已經曝光過不少全聚德袋裝烤鴨造假事件,大家一定要細心甄別。
好啦,
街邊烤鴨的「貓膩」都告訴你們啦~
總之呢,
只要適當選擇,
就能吃的美味又省錢。
學到知識,記得點【關注】哦~
版權聲明:本文為健康之路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