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至10次登月基本詮釋了美國重返月球目的,2035年好戲才算開始

2019-09-27     宇宙印象

NASA在2024年重返月球可能有8至10次登月,肯定會大於阿波羅計劃6次。頭條獨家的宇宙印象指出,NASA重返月球規劃中由獵戶座飛船作為中轉平台,登月由專門研發的登月艙執行,整體結構與阿波羅飛船相似。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1098期 NASA在2024年重返月球的計劃正在推進中,只剩下5年左右的時間,從目前準備在進度看,好像一點也沒有起色的樣子,SLS火箭還沒有首飛、獵戶座飛船還沒有第一次試飛、登月艙還在研發,一切都是剛剛起步的樣子,實在是令人揪心。可以肯定的,這次重返月球將使用獵戶座多用途飛船,甚至在火星任務中都要重用獵戶座飛船。在NASA的定位中,獵戶座飛船是多用途的角色,其製造商則是大名鼎鼎的洛馬公司。

在未來50年內,獵戶座飛船將是NASA的進入軌道的主力,也是時隔50年之後NASA再次用載人飛船前往近地軌道。9月23日,NASA與洛馬公司簽訂了六艘獵戶座飛船的製造合同,總數可達到12艘。從中可以看出,NASA在2024年重返月球可能有8至10次登月,肯定會大於阿波羅計劃6次。頭條獨家的宇宙印象指出,NASA重返月球規劃中由獵戶座飛船作為中轉平台,登月由專門研發的登月艙執行,整體結構與阿波羅飛船相似。

從NASA與洛馬簽訂的合同看,這次重返月球任務中登月次數不多,8至10次登月基本詮釋了美國重返月球目的:第一,證明美國科技仍然是全球領先;第二,將月球作為前往火星的跳板。所以2024年的登月,其實是為2035年登陸火星做準備。美國宇航局也決定採用宇宙飛船模式進行登月和登陸火星,獵戶座飛船將承擔這個重任。該飛船概念在2004年就已經提出,目的是取代太空梭,星座計劃讓獵戶座飛船獲得了多用途化發展,最終被NASA確定為前往空間站、月球和火星的核心平台。

根據NASA與洛馬簽訂的合同,獵戶座飛船單價為9億美元,到2022年,美國宇航局還考慮繼續訂購獵戶座飛船。基本上可以確定在未來10年,獵戶座飛船的訂單是非常飽滿的。也說明NASA確實致力於將太空人送到月球上,登月動力方面沒有問題。此外,月球軌道空間站也是獵戶座飛船發展的推動力,批量建造也有助於降低獵戶座飛船的單價。以上分析可以看出,NASA對於獵戶座飛船在2020年代的任務已經有很明確的規劃,除了登月,就是對接月球軌道空間站,將月球作為跳板的意圖是非常明顯的,那麼好戲就在2035年了。

這個時間點是NASA準備登陸火星的時期,重返月球可測試獵戶座飛船深空飛行能力、對接空間站能力,有助於判定其飛往火星的可行性。由此我們也可以得出NASA不會在月球上停留太久,在完成載人登陸火星之前,月球方向仍然以圈地為主,深度開發還需要私人企業才行。宇宙印象為今日頭條獨家,其他均為假冒,轉載均為非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iAUdG0BJleJMoPMGC_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