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十倍火力,1000門大炮猛轟,雙城之戰關鍵時刻,烏軍罕見認輸

2022-06-25     佐羅軍事

原標題:俄軍十倍火力,1000門大炮猛轟,雙城之戰關鍵時刻,烏軍罕見認輸

俄軍十倍火力,1000門大炮猛轟,雙城之戰關鍵時刻,烏軍罕見認輸

6月25日,俄烏戰爭進入了第122天。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伊戈爾·科納申科夫在6月24日下午時發布了最新的作戰簡報。戰報顯示,俄軍在頓巴斯戰役中取得了較大的成功,英國媒體說俄軍近幾天推進的縱深達到了驚人5公里。

科納申科夫中將說,從2月24日開戰以來,俄方武裝力量已摧毀了烏軍的3769輛坦克、步兵戰車和裝甲車輛,3002門牽引或自行式身管火炮(包括迫擊炮)。摧毀659門多管火箭炮,消滅350套防空飛彈系統,擊毀了3835輛特種軍用車輛。

此外,俄軍通過空中打擊或地面打擊,擊落或摧毀了烏軍的213架飛機、132架直升機和1334架無人機。俄軍戰果說明,俄軍已經把開戰前的原烏克蘭軍隊消滅了一遍,開戰初期的烏克蘭軍隊的技術裝備規模,就跟目前俄方通報的擊毀數字差不多。

俄軍實現了對利西昌斯克的側翼突破,包圍了利西昌斯克西南部左洛托耶和戈爾斯科耶的大約2000名烏軍,這些烏克蘭部隊突圍和有序撤退都希望渺茫,俄軍接下來可能繼續擴大北頓涅茨克-利西昌斯克包圍圈,但這些都還只能算是戰術勝利,尚不能上升到戰役勝利級別。

據烏克蘭盧甘斯克軍政管理局負責人海帶透露,由於劣勢和損失越來越大,烏軍將從北頓涅茨克「戰略性」撤退。

俄軍在激戰中前進,正在從外線展開包圍,也就是取道卡梅舍瓦哈,佐洛托耶方向。俄軍打算從南面迫近北頓涅茨克,就像在頓巴斯方向對付阿夫傑耶夫卡、馬林卡、戈爾洛夫卡一樣。目前整個利西昌斯克都在俄軍的火力打擊範圍之內,俄軍說在未來兩三天裡能夠徹底包圍利西昌斯克。

英國天空新聞台的戰地記者拍攝了來自利西昌斯克和北頓涅茨克的鏡頭。在北頓涅茨克的烏克蘭武裝部隊與主力部隊的供應被切斷目前,北頓涅茨河上的幾座橋樑都已被俄軍摧毀。

早在6月12日,北頓涅茨河上的最後一座能夠同行車輛的「無產階級大橋」已經被炸斷。利西昌斯克和北頓涅茨克之間目前唯一的陸路聯繫就是位於南部的「列寧橋」,但由於俄軍炮火破壞,這座橋只能走人,無法通行重裝備。因此利西昌斯克和北頓涅茨克的聯繫和大宗補給已經被切斷。烏克蘭軍隊只能利用橡皮艇和繩索過河,進行少量的補給和人員補充。

烏克蘭女副防長認為,頓巴斯已經到了決戰的時刻。或早或晚,北頓涅茨克都會被俄軍攻占,接下來是利西昌斯克,最後是整個盧甘斯克州。北頓涅茨克地區正在進行決戰,這是決定性的戰鬥。俄軍作戰任務是在6月末攻占盧甘斯克地區全境。

烏克蘭國防部副部長安娜·馬利亞爾稱,烏克蘭軍隊正在為烏克蘭的每一寸土地而戰,我們摧毀了大量敵人的部隊及裝備,敵人的損失非常嚴重。

馬利亞爾說:目前,俄羅斯軍隊已經在頓巴斯投入了幾乎所有的部隊和手段,侵略者試圖突破防禦,並試圖對利西昌斯克和北頓涅茨克的突出部實施包圍。俄羅斯方面制定的作戰任務計劃,大概是在6月末到達盧甘斯克州的行政邊界。

據烏克蘭方面描述,俄軍的炮火太猛烈了,在北頓涅茨克作戰方向,俄軍集中了100多個炮兵連,近千門火炮。俄軍在重型火炮和兵力方面擁有絕對優勢。

為了宣傳上氣勢不落後於俄軍,烏軍方面剛剛放出來一段M142「海馬斯」高機動火箭炮發射的視頻,2門「海馬斯」火箭炮在夜間齊射了12枚遠程火箭彈。

美國向烏克蘭提供的M142「海馬斯」火箭炮配備兩種彈藥:一是普通的M-26型火箭彈,射程為42公里,配備多用途子母彈戰鬥部。二是M30式GMLRS增程制導火箭彈,射程為70公里,採用慣性+GPS的聯合制導體制,末端打擊精度為米級。

不過,儘管烏克蘭方面從西方獲得了一些先進火炮,由於數量較少,並不能從整體上影響戰局。

由於俄軍在頓巴斯地區的大規模火力戰,導致烏軍近兩個月的損失暴增,目前在戰鬥中每天要有100到200名烏軍士兵陣亡,400到500人受傷。受過系統軍事訓練的烏軍不斷折損,有作戰經驗的老兵越來越少。

烏克蘭軍隊似乎是嚴重缺乏機槍,目前戰場上充斥著各種新舊各種式樣的機槍。這個番號100+的炮灰旅(國土防禦動員旅)的戰士,大盤雞機槍都端上來了。

這是一名烏克蘭國土防禦軍的士兵,趴在散兵坑裡睡覺。看上去,國土防禦軍的裝備和訓練都比較缺乏,在戰鬥中會導致大量傷亡,典型的炮灰部隊。

目前,烏克蘭不得不把大量缺乏基本軍事裝備和訓練的動員兵推向前線,這些菜鳥的傷亡極大。缺乏訓練、缺乏裝備、空有人數,這樣的部隊唯一的作用就是給殘存的正規軍當肉盾。

烏軍罕見地承認這一失敗,引發了關於烏軍真實損失以及能否頂住俄軍進攻的猜想。烏克蘭這一次撤軍暴露了真實戰況:烏軍已經抵擋不住俄軍前進的腳步。

不過,即使俄軍取得了北頓涅茨克的勝利。從4月中旬發動頓巴斯戰役到現在的2個月時間,南北兩路的俄軍部隊也只是向前推進了不到15公里。由於烏軍依託在頓巴斯經營了8年永備工事體系,層層設防,俄軍即便拿下了一個戰略地點,但隨著部隊的推進,又會受到烏軍下一個阻擊點的反抗,所以只能埋頭再打。

因此俄軍下一步也不會有強攻烏方堅固築壘地域的行動,而是繼續使用似乎無究無盡的炮擊和轟炸。顯然,烏軍對俄方的這種「笨拙但堅定」的戰術束手無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ff6e0a6ee855f2265fead9395112c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