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丨2016年雷霆VS馬刺G4,威少完成關鍵改變,雷霆借勢直上雲霄

2020-04-15     雲風談體育

由於NBA比賽在短時間很難恢復,我們也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去回顧回顧一下最近幾個賽季的那些經典比賽。在回看的過程當中,或許會有新的感受和認識。當然,可供回看的比賽很多,不過2015-2016賽季季後賽的西部第二輪馬刺隊對陣雷霆隊的系列賽,就值得我們一起去看看。在那輪系列賽當中,馬刺隊是和雷霆隊狹路相逢。馬刺隊依然靠著年邁的GDP組合,而雷霆隊這邊也還有著杜威二少的存在,在當時那個賽季這組對決還是頗具看點的。

整個系列賽都處於一個比較焦灼的狀態,其中幾場比賽的分差甚至都是在5分之內,其激烈程度可見一斑。最終,經過六場的鏖戰,雷霆隊以4-2的大比分取得了系列賽的勝利,挺進到了西部決賽當中。而雷霆隊可以在1-2落後的局面之下連勝三場的原因就在於威少的改變,威少的突然覺醒,改變了整個系列賽的走勢。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威少的改變到底在哪些方面。

低效率的威少,放手也是一種改變

我們都知道,在當時雷霆的陣中,杜蘭特和威少都是球隊的兩大絕對核心,他們兩個人也是球隊得分的主要貢獻者。不過,威少在那個系列賽卻顯得有些飄忽不定,雖然他系列賽場均有25.2分6.5籃板10.5助攻,從得分上來看還是可以的,但是他的命中率實在是不敢恭維,整個系列賽他的命中率僅僅只有37.6%,三分球更是只有可憐的28.6%。儘管場均得分依然排在隊內的第二位,但是極低的得分效率讓他的球權占比和球場貢獻顯得並不是特別匹配。

同時,那輪系列賽前三場比賽下來,威少場均出手25次,命中率僅有34.6%,而場均9次助攻也只是威少的日常操作。但是後三場比賽,情況發生了改變,威少場均出手次數下降到了22次,同時命中率上升到了40.9%,助攻也上升到了場均12次。這樣的變化,說明威少放手了,出手更合理了,也更注重組織進攻了!而這一切,都源於系列賽第四場威少的突然覺醒,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首先,我們可以看一下威少系列賽第一場和第四場的一個對比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兩場比賽,威少從數據來看是多麼的低效。第一場比賽的投籃命中率不到三成,真實命中率只有33.7%,這樣的數據完全是不符合球隊二當家的定位的。而球隊也是不出意外地以大比分慘敗給對手。第四場威少似乎又和第一場一樣,陷入了低迷當中,但是球隊居然最終戰勝了對手,將總比分扳成了2-2平,這也為他們後面連續取勝奠定了一個基礎。威少到底做了什麼,讓球隊可以發生巨大的改變?

其實簡單來說,就是放手!在前三場比賽當中,威少的持球占比是要略高於自己最佳拍檔杜蘭特的,這也就意味著威少更多的進攻是由自己持球發起。雖然這是威少的打法,但是效果非常有限,被針對得也是非常嚴重。第四場比賽的開始階段,威少也是沒有做出任何的改變,結果效果依然非常差,這也導致雷霆隊一直被馬刺隊壓制。但是,威少似乎是在比賽中意識到了什麼,他在發現自己的手感和狀態不佳之後,他減少了自己的持球占比,很多時候自己會利用自己跑位和拉開來為自己的隊友製造更多的得分機會,還會利用自己的突破能力吸引防守之後冷靜地找到位置更好的隊友。

受益最大的當然就是杜蘭特,在第一場比賽中,威少基本就是在自己和自己較勁,也嚴重影響了杜蘭特的發揮,全場比賽杜威二少兩人的得分都沒有達到20分。而第四場比賽則是完全改變了,威少更多地為杜蘭特創造機會,儘管自己的得分和效率依然不高,但是威少利用自己的傳球,將整個球隊串聯了起來,而這也是球隊可以取勝的重要保證。在第四場比賽中威少送出了15次助攻,刷新了自己季後賽助攻的記錄。現在,我們通過下面的幾個進攻回合,來具體分析一下威少的改變。

我們先來看上圖這個進攻回合,威少在右側的45度區域和亞當斯進行了一個擋拆,擋拆之後亞當斯直接順下朝著禁區去,迅速吸引了對手兩名球員的防守注意力,而威少自己也是遭遇到了上線的一個大範圍的包夾。杜蘭特則是趁對手不注意的時候進行底線的反跑,藉以尋找機會。最終,威少助飛杜蘭特,完成了一次精彩的空中接力暴扣!從這個球我們可以看出,威少把對方的防守站位閱讀得非常仔細,而這個也是威少最關鍵的改變,那就是仔細閱讀場上形勢,為隊友創造最佳進攻機會!

接著,我們再看上圖另外的一個進攻回合。這一進攻回合把威少的改變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這一進攻回合,威少依然是和亞當斯做了擋拆,隨後他利用自己的速度優勢選擇強行的突破。我們可以看到,馬刺隊的五名球員的防守注意力全部都在威少的身上,這讓雷霆隊其他的四名球員幾乎都是處於空位位置之上。威少在第四場之後是經常利用這個突分戰術來為球隊獲得分數,而且可以說是屢試不爽。

一方面,威少是減少了自己的投籃出手次數,另外他也更加願意傳球讓更多的隊友參與到進攻中來,找到好的狀態。而最受益的當然就是杜蘭特了,僅僅拿第四場做一個例子。杜蘭特全場比賽是一共是25投14中,狂拿41分,還有5籃板4助攻入帳,可謂是釋放了進攻天性。這也是雷霆隊能夠最終贏下系列賽的最重要原因,球員各司其職地完成自己的任務。

而威少則是中間關鍵的串聯點,他的轉變,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自己的隊友。所以有的時候,威少的放手其實才是球隊真正前進的動力。

雙少擋拆發威,杜蘭特彰顯殺手本色,威少甘當綠葉

如果說雷霆隊威少的放手是雷霆能夠晉級的第一個原因,那麼第二個原因就是杜威二少擋拆的變化。雷霆隊當時隊中有亞當斯存在,所以球隊整體的擋拆質量還是非常高的。但是,在前三場比賽當中,他們的擋拆卻並沒有發揮出太多的威力。主要原因就是,擋拆出來的人很容易就陷入到對方的包夾當中,單向的擋拆往往是起不到太好的效果。尤其是馬刺隊還有倫納德的存在,對於杜蘭特的進攻還是有著很大的影響的。

但是,在第四場雷霆隊的擋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們的擋拆經常會跑出來兩個人,讓對手的防守注意力發生改變。而這也主要取決於這兩個人的進攻威脅,讓對手經常會顧此失彼。這兩個人就是杜蘭特和威少。雖然威少的狀態一般,但是絕對不會有人會忽視他的得分和進攻能力。下面,我們就通過下幾個進攻回合來具體看一看當年的杜威二少是如何進行擋拆配合的!

上面這個進攻回合非常具有代表性,我們看到亞當斯在右側做擋拆,這個時候可以看到威少是在向右側的45度位置開始移動,對手的防守很明顯沒有跟過來。而我們在看另一側,杜蘭特迅速反跑提到左側的位置,馬刺隊的防守依然沒有跟上。這次進攻,雷霆隊通過這樣的一個擋拆就製造出了兩個位置的機會,這就比一個進攻機會更具有得分的穩定性。馬刺隊則是出現了溝通上的問題,倫納德和丹尼-格林沒有交代好自己的防守人,導致防守移動非常呆滯,留給了對手巨大的機會。雷霆隊這樣的擋拆進攻不僅拉開了空間,而也創造了很好的得分機會。

​接著,我們再來看一個雷霆隊的進攻,除了我們剛才說到的擋拆手的變化以外,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擋拆的位置的改變。這個擋拆位置是非常有講究的,影響的是對手防守的到位率和自己隊友是否可以獲得更多的空間。我們可以看到,上圖這個進攻回合中,威少這個時候是在高位持球的,亞當斯在靠近底線的位置給予杜蘭特一個質量很高的擋拆,隨後杜蘭特迅速跑動到底角的位置準備接球,而這個時候防守他的倫納德在哪裡?

其實是完全被亞當斯擋住了,因為倫納德想要走內線去追杜蘭特,結果被亞當斯擋住了,這就消耗了防守時間。因為擋拆的位置靠近底線,如果倫納德想要走外線去防守杜蘭特的話,他就不得不跑更長的距離,效果同樣也不是特別好。而威少最關鍵的就是傳球,他只要把握好傳球時機,杜蘭特就可以輕鬆得分。這也是威少的一個改變,他減少了自己持球的壓力,去利用隊友的跑位來組織進攻,這反而要比自己強行進攻的效率要好得多。那麼,威少又何樂而不為呢?

最後,威少的犧牲其實還是很大的,因為這種轉變很多時候是以犧牲某種東西才能換取的,而威少犧牲的主要就是體能,這個可能是在技術統計中所無法展示出來的。威少通過自己的移動,為隊友創造好的機會,需要的就是他的不斷牽扯,我們可以通過下面這個進攻回合來管中窺豹。

這個進攻和會,其實完全沒有威少的參與,但是他的跑位是牽扯了對手多人的防守注意力。這個進攻回合,威少是從左側位置快速向右側移動,也就是從弱側向強側的一個移動,而他也把丹尼-格林同樣帶到了右側區域,把弱側的位置留給了投手。當然,這個球也要感謝杜蘭特的進攻牽制力,他一個人吸引力兩個人的防守,其實我們看倫納德也放掉了弱側的投手,準備隨時進行包夾。威少沒有在這個進攻當中觸球,但是通過跑位把機會留給了隊友,不得不說威少的犧牲,為球隊換得了更大的利益。

結語

雷霆隊能夠在這輪系列賽中勝出,昂首挺進西部決賽,很大程度都要感謝威少的改變。雖然,雷霆隊在後來的西部決賽中遭到了勇士隊1-3的大逆轉,但是威少那個賽季的季後賽無疑是成功的。通過那輪系列賽,也為威少後來打法的改變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也讓我們看到了現在不一樣的威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fRjjXEBiuFnsJQVEYQ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