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常見、多發、伴隨終身,但可控制的疾病。糖尿病患者居家血糖管理要注意「三忌」與「三慎」。
1
「三忌」
1
忌熬夜加餐
中醫認為,正常作息是人體陰陽消長與自然界變化相適應的重要方式。研究顯示,睡眠質量欠佳的人患糖尿病的機率比睡眠正常的人高6倍。睡眠太少、晚餐吃得太晚會使人體內糖脂代謝的「工廠」加夜班,導致體重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
2
忌思慮過度
情志失調是引起臟腑功能異常和導致疾病發生的主要內在因素。當查出患有糖尿病或出現糖尿病併發症時,不少患者產生恐懼、擔憂、焦慮等不良情緒,甚至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這會導致血糖控制越來越差,病情快速發展。需要注意的是,低血糖發生時,患者也會伴有情緒變化,如急躁易怒、焦慮等。
3
忌久坐不動
久坐不動,脾氣呆滯,胃氣漸傷,痰濕內生,日久化熱,可導致糖尿病發生。糖尿病患者可結合自己的工作環境與生活條件,以及興趣愛好、實際病情、體力狀況等,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2
「三慎」
糖尿病屬中醫「消渴」範疇。唐代醫家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調養消渴的「三慎」觀點,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
慎飲酒
過量、長期飲酒可損傷脾胃,導致脾胃運化失職,積熱內蘊,化燥傷津,消谷耗液,從而導致糖尿病的發生。
就糖尿病的治療而言,長期過量飲酒會直接損害患者的肝臟和胰腺功能,而且不利於藥物發揮作用。另外,酒精還可使腎血流量減少,損傷腎功能,同時增加心臟負擔。
2
慎房事
糖尿病患者在血糖升高或確診糖尿病時,多見腎精虧虛、肺燥胃熱的表現。房勞過度會進一步耗傷陰精,導致陰虛火旺,使病情加重,男性患者多伴有勃起功能障礙,女性患者則表現為月經紊亂伴性慾減退。合併腎病、心臟病的糖尿病患者,精虛氣弱,更需靜心休養,避免勞傷過度。
3
慎鹹食及面
中醫認為,「鹽者勝血」,若鹽攝入過多,會耗傷體內津液,日久傷陰、傷腎,導致消渴發生。此外,鹽者性寒,食鹽過多可導致寒凝血瘀,血脈凝滯。糖尿病患者攝入過多食鹽,除了會增加食慾,不利於飲食控制,還給血壓的控制增加了不必要的難度。
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減少食鹽的攝入量,包括少食咸麵包、咸餅乾等食品。限制麵食,一方面是由於麵食能量較高,另一方面是由於不發酵的麵食中植酸含量很高,長期食用可能影響人體對鋅的吸收。鋅不但是胰島素的組成成分,而且參與人體內多種生化代謝活動。糖尿病患者平時可用粗雜糧代替部分細糧,有助於控制血糖。
來源:健康報、慢性病防控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