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界M9:1000萬內最好,3字頭起售?

2023-09-28     電動湃

「問界M9,將是1000萬內最好的SUV,也是馬路上能看到的最強大SUV!」

在前兩天的發布會上,余承東對該車毫不掩飾其讚美的心情。

有意思的是,相比於問界M9「1000萬級」的定位,同為華為智選車的智界S7在他口中,還只是「超越Model S」的存在。

由此可見,問界作為「華為親生子」的地位之高。

同樣高的還有價格,問界M9以50-60萬元定價開啟預售,似乎有意向理想MEGA發起挑戰。

此前理想曾表示,MEGA將成為「50萬級以上市場銷量第一,不分車型種類、動力形式」。

華為和理想,要第二次迎來正面交鋒了。

在去年粵港澳大灣區車展上,何小鵬揶揄了一下余承東,他說「老余說M7超越百萬豪車的體驗,我想問問他下一款車怎麼說?」

而在問界M9官宣之後,余承東就給出了答案——「1000萬內最好的SUV」。

余承東這樣一番評價,在迎擊理想L9「500萬內最好SUV」的同時,也吐出了華為作為問界「老父親」的期待。

在如此高的定位之下,問界M9在用料選材上盡顯了一番豪氣。

基於全新D級SUV平台,據悉新車有著大型SUV的尺寸,同時採用了全鋁合金底盤,配備後輪隨動轉向,全系標配空氣懸架、CDC減振系統和四驅系統。

與之同時,問界M9還將用上「華為全家桶」,包括鴻蒙4.0座艙、華為ADS 2.0、百萬像素智能大燈等部件。

遙遙領先,這回華為說的真是老實話。

領先,從來都與「首發」相捆綁,於是問界M9就採用上華為不少首發技術。

例如華為宣稱達到業界量產最大畫幅的HUAWEI AR-HUD,可實現等效最大10米遠/96英寸的顯示效果,以給到用戶足夠震撼力。

另外,華為在4月的時候還發布了xMotion技術。

它可以對車的驅動、制動、轉向、懸架進行中央協同控制,讓麋鹿測試的車速提升12%、轉向靈敏度提升20%,同時制動距離、側向衝擊度和前竄加速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照此來看,問界M9是要對你的舒適體感做得服服帖帖。

此外,不久前余承東指出,到今年12月,城區NCA高階智駕功能將「全國都能開」。

留意問界M9官宣12月上市的節點,不排除新車將率先向用戶推送該功能,做到「上市即交付城區NCA」的水平。

對比之前理想說到,今年底將開放100座城的早鳥通勤NOA測試,顯然如今華為已成為國內智駕領域最激進的代表。

不過,這個「全國都能開」實際還是有它的邊界範圍。

華為方面補充說到,「是指全國的城市都能開,但並不是全國所有城市的所有道路都能開。」

再者,近日何小鵬作出抨擊,「拿著一個加強版LCC說全國能用,我們是不認同的。」

在去年被何小鵬揶揄以後,後來余承東拿出了一個「1000萬內最好的SUV」。

不知道這次再被何小鵬說過之後,後者又將如何還擊?

如果說華為跟小鵬的掰手腕,還更多隻停留在口頭階段,那麼面對著理想,余承東大概已到了「咬牙切齒」的地步。

「我們要重新定義1000萬元內的最豪華。」

「冰箱彩電沙發,都是小康水平,不是真正的豪華。」

「那號稱500萬元內最好的SUV,他們是鋼車身,我們是80%鋁車身。」

理想,要接招了。

「問界M7的發布和操盤,直接把理想ONE打殘了。」

今年6月,在李想回顧近年發展歷程的時候曾這樣說到。

不過,李想這番話實際也是給自己找補。

此前理想ONE在生命周期末端的銷量滑坡,是跟理想L8的提前預熱有關。

那時候李想直接表明,「等L8的現階段就別買ONE了。」

再參照過去1年問界M7低迷的銷量,以及近日新款M7起售價降至24.98萬元的做法,顯然問界M7並沒有李想所說那樣強大。

華為在跟理想的首度交鋒里,是落敗了。

正因如此,這回余承東可謂憋足了勁來籌備問界M9。

需要留意的是,問界M9並非要去單挑理想L9,而是理想的超級旗艦——MEGA。

此前理想多次說過,MEGA將成為50萬級以上市場銷量第一,不分車型種類、動力形式。

結合這次問界M9預售50-60萬元的做法,可見余承東是打算「擒賊先擒王」。

據申報信息顯示,問界M9的長寬高分別為5230x1999x1800mm,軸距則為3110mm。

反之MEGA據傳車長在5.3-5.4米之間,軸距則在3.2-3.4米,至於理想L9數據為5218x1998x1800mm,以及3105mm軸距。

從身材上來看,起碼問界M9是要險勝於理想L9。

不過,無論MPV還是SUV,中國從不缺強調性價比的大尺寸產品。

對於理想MEGA,或者問界M9,要想做到50萬級以上市場頭名,座艙場景創新這一環,想必尤其關鍵。

為此,問界M9實現了與MPV同樣的純平地板,三排座椅均無台階,且6個座位都支持電動調節的同時,據悉全車座椅還將支持電動滑軌,由此提供了更靈活的空間調整方式。

另外,按照余承東所說,問界M9可以提供3/4/5/6座的不同座椅模式。

「這款車帶來了真正的大空間,比大更大,比豪華更豪華。」

「無論你要3座、4座,還是5座還是6座,可以任意選擇,每個座位都是頭等艙。」

「我們不僅比大更大,比豪華更豪華,比靈活更靈活,而且我們還是比科技更科技,比智慧更智慧。」

為了實現更科技、更智慧的體驗,問界M9將能最高搭載10塊螢幕,且螢幕大小可以從16英寸,一路擴張到100英寸。

不難預見,在問界M9身上將是「人手一個螢幕」。

有意思的是,針對堆螢幕的做法,過去李斌和何小鵬均公開表示並不認同。

但從市場反響來看,比多數對手多提供了副駕駛螢幕和後排大屏的理想率先突圍。

顯然,這次猛使勁的問界M9是奔著「大勝」目標去的。

換個角度來看,問界M9這樣極致堆砌螢幕,很大程度也是為了給打擊MEGA留出足夠的「彈藥冗餘」。

試想一下,在理想喊出MEGA要成為50萬級以上市場第一之際,這實際也是要求MEGA做到自我顛覆的程度。

在「彩電冰箱大沙發」的三件套之上,不排除MEGA也是將「堆螢幕數」做到極致。

可以確定的是,MEGA和問界M9都要用到「800V」超快充來完成自我革新。

理想已經提出,到2025年計劃建成3000座以上的充電場站。

不過,對於華為或者賽力斯,乃至站在智選車合作模式的角度上看,斥巨資投建大規模的充電場站並非合適之選,此舉或將束縛華為旗下純電車型的攻勢。

在此背景下,預計問界M9仍舊主推增程版本。

新車搭載與M7同款的1.5T增程器,另外配上雙電機,使得系統綜合功率達365kW,至於純電版本同為雙電機組合,最大功率390kW。

對比理想L9的330kW,問界M9是要更勝一籌,就看後者在續航里程上會否有新突破了。

一邊是華為喊著遙遙領先,另一邊是理想市場表現的遙遙領先,這回雙方的再度對決,註定將是一場激戰。

每一次華為推出新車,余承東都起了偏高的調子。

問界M5——「百萬級底盤」。

問界M7——「完全超越豐田埃爾法、雷克薩斯LM等百萬級豪車」。

問界M9——「1000萬內最好的SUV」。

但從成績來看,在去年交付量破7.5萬輛以後,今年問界多個月的成績均出現了同比下滑,這也迫使官方需要推出更多救市政策。

從增設雷射雷達版本,到加入售價更低的新款車型,現時問界M5和M7的起售價已調整同為24.98萬元。

其中新款問界M7對比1年前剛上市時的起步價,更是下探了7萬元之多。

毫無疑問,華為急了。

從市場反響來看,這次新款問界M7的收效不錯,余承東表示該車的日均大定超1500輛,目前大定訂單已超2萬輛。

由此來看,雖說問界不敵30萬級別的理想,但當前者回到25萬級別以後,不少用戶還是願意予以問界更多的重視程度。

但這裡也引出了個問題,現時問界M9預售50萬元起的定價,足足是問界M7的1倍。

「5」和「7」有著相同起售價,而在「7」和「9」之間,真有可能拉開如此大的差價嗎?

不排除問界M9是起了個高調,最終落下個親民價。

事實上,參照近來理想L9的做法,8月官方已經推出了更入門的Pro版本,42.98萬的售價比起Max版低了3萬元。

另外理想還提出了在8月30日-9月30日期間,用戶購買任何1款理想車型,均可享受1萬元保險補貼。

不難看到,理想開始降低售價門檻來對華為施壓。

與之同時,近來李想表示,如果不是零部件產能限制,9月理想就可以過4萬交付量。

而在10月開始擴產以後,他有信心11月交付量肯定能過4萬輛。

再者,在前天華為舉辦發布會當日,理想官宣第50萬輛量產車下線,其中從第40萬輛到第50萬輛量產車的下線,僅用了100天時間。

面對著理想在市場和定價上的兩邊夾擊,問界M9真有可能以50萬元起售來避開鋒芒嗎?

答案大機率是「否定」。

基於現時問界M7已經到達25萬級別,未來M9最有可能的情況是,起售價落到「3」字頭附近。

39.98萬起售?與理想Pro拉開3萬元的距離,M9這一招偷襲是有可能發生的。

至於現時50-60萬元的預售價,不排除是問界M9的3、4座尊屬版本價格,也是華為故意放出來的誘餌。

不過,在當下殘酷的價格戰里,相信也不會有人真的上鉤,因為大家都已做足戰鬥姿態,應戰華為這個最強對手。

在新款小鵬G9上市的時候,外界都有一種感覺,就是「小鵬要把失去的都拿回來」。

反觀華為這邊,如果說問界M7面對著理想L8是遭遇了失利的話,那麼余承東的心情可想而知。

他同樣也要把失去的,都拿回來。

在問界M9都將產品力頂到極致以後,它只需要一個驚爆價來將市場引爆。

類似做法,問界M7已經做了,相信M9亦不例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f0cbd8913321ca09fa360a2c9957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