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啟功、齊白石的書法老師,技藝高超,知道他的人卻很少!

2023-06-08     書法網

原標題:他是啟功、齊白石的書法老師,技藝高超,知道他的人卻很少!

齊白石先生是「人民藝術家」,以畫蝦聞名於世,他的書法也是一絕,本人入選「20世紀十大書法家」;啟功先生的名氣可能比齊白石稍弱一些,但在書界的威望卻不可小視,他長期擔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和西泠印社社長,全國不少地方都有他的題字,屬實是德高望重。

常言道「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齊白石、啟功雖然出名,但如今已經幾乎沒人知道他們的書法老師是誰了,甚至壓根沒人關心這個問題,此人正是張伯英。張伯英,字勺圃,號雲龍山民、勺叟等,清同治十年(1871年)生於徐州。

其實,張伯英比齊白石還小7歲,因此二人屬於亦師亦友的關係,這一點也體現在齊白石寫給張伯英的輓聯上:「寫作妙如神,前身有宿因。空悲先生去,來者復何人?」張伯英不止一次給齊白石指點書法;而啟功就說得更明白了:「聞先祖稱勺圃先生大名,稍長在小學中又從同班學長白志銘兄得聞勺圃先生書法之妙。」

啟功先後受到張伯英與其子張慈宇指點。張伯英家世顯赫,家中藏有不少名家法帖,這也為他的書法啟蒙提供了極大便利。張伯英初學顏真卿、柳公權楷書,進而上至兩漢,下至近代,無不臨習,碑帖雙修,又受當時康有為、何紹基、華世奎影響。

後來,張伯英沉醉於對北魏的臨習,風格也在此時成熟,如啟功所說:「其後洛陽北邙魏志出土益多……勺翁復以素紙臨之,魏志精品,臨寫又若干通。」而且張伯英的臨摹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功閱肆見之,以為新出魏志,展之見款字乃知為勺翁書跡。」

孜孜不倦的努力之後,結果可想而知「北朝書家八法之妙,已融於勺翁指腕間」。張伯英擅長多種字體,篆、隸、楷、行、草皆能,大字榜書行楷尤其精妙。以他的作品為例,筆畫斂鋒,行筆中鋒,用墨酣暢淋漓,方圓兼備。結字朴茂,中宮緊實而不拘謹,端莊渾厚而不失洒脫。

張伯英的行書秀逸自然,得王羲之《十七帖》精髓。他是一位愛國書法家,他家藏《十七帖》拓本,日本侵略者欲以10萬銀元購買,被他斷然拒絕。張伯英行草書中的剛勁之氣,則來自於對碑體的吸收。總的來說,張伯英書法風格就是點畫渾厚古拙,但飛白、調鋒不失洒脫,中宮內斂而又以橫取勢。

在張伯英去世50多年後,啟功還很遺憾地說:「追憶教言,尤有理解未足處,其愚鈍可慚,而求教未足,仰叩未盡為可深惜也……」對於這樣一位書藝高超、氣節凌然的書法家和收藏家,值得我們去細細了解。

大家對張伯英書法有何評價,歡迎評論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dd3195fd5f4b46a4faee7583fc9a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