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主要特徵

2019-07-20   大汶口文化研學

大汶口文化是分布於黃河下游和江淮地區的一種原始文化。因發現於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山東省、江蘇省及淮北地區。包括北辛文化和龍山文化。主要分布區是山東、蘇北、皖北和豫東的汶河、泗河、沂河、淄河、淮河下游的廣大地區。是新石器時代中期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文化。已發掘的典型遺址有泰安大汶口、滕縣崗上、曲阜西夏侯、鄒縣野店、兗州王因、邳縣劉林、大墩子、諸城縣呈子、日照縣東海峪和膠縣三里河等遺址。

汶河北岸、京滬鐵路旁大汶口文化遺址標誌碑

大汶口文化以農業經濟為主,種植物以粟為主,粟比較適合黃河流域的地理氣候條件。在大汶口文化時期,人們已經開始使用石鏟、鹿角鋤等農業生產工具,而且開始製作和使用木質農具,如耒、耜等。考古學家在三河裡遺址中發現了貯藏用的窖穴,說明當時的人們已經學會儲藏剩餘的糧食。大汶口文化時期的飼養業也比較發達,飼養豬、狗、牛、羊、雞等動物非常普遍。漁獵業也在經濟中占有一定的比重,骨鏃、角質魚鏢、網墜等遺物的發現表明當時的人們已經具有完善的狩獵和捕魚工具。當時的人們還發明了一種特有的獐牙刃勾狀器具,用鹿角作為手柄,可用來捕魚和切割,是一種典型的多用途復合工具。

最值得一提的是大汶口文化時期的制陶工藝。大汶口文化早期的陶器以紅陶為主,形狀簡單,伴有火候不足所造成的一器多色的現象。到了中期, 以灰陶為主,陶製品的種類也有了明顯增加。晚期則以黑皮陶為主,陶胎為棕紅色,少數為純黑色。輪制技術的廣泛應用,使陶器製作獲得了長足的進步, 晚期還出現了快輪制陶工藝以及使用新的制陶原料,制出了一種質地堅硬、胎薄而均勻、色澤明快的白色、黃色和粉紅色陶器,統稱為「白陶」。大汶口文化時期制陶工藝的最高水平是以薄胎高柄杯為代表,其造型優美、色澤鮮明,集實用性和觀賞性於一身,成為龍山時代蛋殼黑陶的祖先。

1959年泰安大汶口遺址出土

1959年泰安大汶口遺址出土

制石、制玉、制骨等手工業在大汶口文化時期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石質工具多為磨製,並穿孔,出現了管穿法和鑿穿法;玉質飾品有璜、玦、管等, 大敦子遺址中出土了軟玉製成的環刃小刀和硬度很高的碧玉鏟。這些都表明大汶口文化時期手工業是十分發達的。

大汶口文化時期的房屋建築水平也有了長足的發展。房屋有圓形半地穴式,屋頂為木質的原始梁架結構,屋頂呈圓錐形;還有方形平地起建式,牆基挖溝槽,溝內填黃土立木柱砌建而成。當時的房屋大多都是結構簡單、面積不大的,雖然如此,這在當時也體現了人們的極高建築創造能力。

再來談談大汶口文化時期的墓葬。大汶口時期,墓葬已經形成墓群文化, 墓與墓之間排列整齊,頭的朝向基本是一致的。墓葬的集中和疏散排列,反映出氏族成員之間的親疏關係。墓的形制多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形式。中晚期後盛行木結構的葬具,有長方形槨,井字形槨和長方形木框上再套一個框。男女合葬墓的比重越到後期越大,這說明一夫一妻制逐漸得到確立;還有一種厚葬墓專門為保護氏族利益而死的人使用。隨葬品的多少越到後期越是懸殊,而且男人多為生產工具,女人多為紡輪,這說明男女的分工已經明確, 男性從事農業生產勞動,女性從事家務勞動。隨葬豬下顎骨也成為當時的風尚,豬顎骨的數量成為衡量財富占有量的標尺。隨葬的獐牙勾形器則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這充分說明,大汶口文化晚期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貧富分化, 原始氏族社會已經逐漸走向私有制。

大汶口文化時期的民俗中盛行枕骨人工變形和青春期拔除一對側上門齒,有的長期口含小石球或陶球,造成頜骨內縮變形。另外,還流行在死者腰部放穿孔龜甲,死者手握獐牙或獐牙鉤形器。這些習俗是中國其他史前文化所罕見的。大汶口文化時期,已經出現了早期的漢字,在陶器上的一些刻符就是最好的證據。

今年是大汶口文化遺址發現60周年。

大汶口文化的發現,使黃河下游原始文化的歷史,由 4000 多年前的龍山文化向前推進了 2000 多年。同時,證明山東龍山文化是繼承大汶口文化發展而來,它不僅為山東龍山文化找到了淵源,為黃、淮流域及山東、江浙沿海地區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線索,且對研究史前時期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學者們認為,大汶口文化時期是以太昊伏羲氏為首的東夷文明時期,是泰山封禪祭祀文化和曲阜孔孟聖人文化的主導文化;是齊魯文化之源,中華文明主導文化之一。它全面系統地記錄和展示了中華民族由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原始公有制向私有制、無文字歷史的史前文明向有文字歷史的文明社會、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由部落到國家轉變的人類社會文明發展進程。而且大汶口文化與泰山也有著密切的關係,從一定意義上講,是 " 大汶口人 " 創造了泰山的早期文化,否則就不會有泰山成為今日之世界自然文化遺產。

汶水湯湯,逝者如斯,大汶河孕育和見證了中華文明 6000 多年的時代變遷。如今大汶河北岸的太陽部落主題公園新建設的史前文化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將文化與傳承,科研、教育等功能融入其中,已形成獨特的研學實踐教育資源體系,為全市及至全國的中小學生了解大汶口文化提供了場所,更歡迎社會上對史前文化、大汶口文化有研究的有識之士前來參觀指導,並提出寶貴意見。

太陽部落史前文化研學基地

本文圖片及文字大部分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