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小米手機官方微博
「三季度小米的強健增長不是受益於大盤,甚至我們還被大盤拖累。」在11月20日晚的媒體電話會上,小米集團合伙人兼總裁盧偉冰表示。
20日傍晚,小米集團發布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期內收入709億元,同比增長0.6%,是6個季度以來首次同比正增長,經調整凈利潤60億元,同比增長超180%。
小米集團毛利率得到了全面提升,報告期內整體毛利率達到22.7%,智慧型手機業務、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6.6%、17.8%,分別同比提升7.7個百分點、4.3個百分點。
業績「變臉」的背後發生了什麼?這與高端化戰略密切相關,小米集團副總裁兼財務長林世偉在電話會上談到,高端手機占比越來越高,IoT產品毛利率的增長也是受益於高毛利產品所占比例的提高。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小米集團研發支出同比增長22%,研發人員占比也進一步提升至53%以上,該集團正在大規模投入底層核心技術,以打開全新增長空間。
全球手機大盤跌幅收窄
手機仍是小米最重要的業務,今年第三季度智慧型手機業務收入416億元,占總收入的59%。
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同比降幅收窄至1.1%,今年第一、第二季度,同比降幅分別是13.3%、10.1%。
期內,小米集團出貨量為4180萬台,同比環比均實現增長,為近6個季度以來新高,位列全球第三,是前三名中唯一市占率、出貨量同比上漲的廠商。
財報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小米集團在所有主要市場的智慧型手機市占率均實現了環比增長,在歐洲地區、拉美地區、中東地區市占率分別為23.3%、18.3%,17.7%,在非洲地區市占率同比增長4.7個百分點至10.7%。
林世偉說,期內,集團在中國的手機ASP(平均售價)同比是提升的,整體ASP有所下降是受海外市場的影響,是因為美元匯率波動以及ASP較低的新興市場強勁增長,比如在拉美地區的出貨量同比增長了40%。
小米集團智慧型手機業務毛利率已連續三個季度增長,去年第四季度為8.2%,今年前三季度分別是11.2%、13.3%、16.6%。
有分析人士指出,小米集團手機分部穩步疊代的高端化能力正在助推形成可持續優勢。
10月26日,小米集團在中國大陸地區發布了Xiaomi 14系列,發布後在京東平台上好評率超99%,財報數據顯示,Xiaomi 14系列開售5分鐘銷量是Xiaomi 13系列首銷總量的6倍,並助力小米雙11全渠道支付金額超過224億元,創歷年大促新紀錄。
圖源:小米手機官方微博
小米集團方面還披露,在雙11期間,Xiaomi 14系列獲得京東、拼多多4000元-6000元價位段國產手機銷量/銷額雙料冠軍、天貓國產手機銷量冠軍、抖音國產手機銷量/銷額雙料冠軍,創下新紀錄。
「第三季度,中國市場競爭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大家都在觀察小米……應該說Xiaomi 14以極其強勁的業績打消了大家的疑慮。」盧偉冰認為,小米實現了高端化跨越。
談到對接下來的業績預期,林世偉表示,對今年第四季度的手機大盤比較樂觀,預估環比會越來越好,對於2024年大盤則是整體樂觀,「在這個情況底下,我們對自身市場份額也會有一定的提高的訴求。」
高毛利產品推高IoT業績
通過推進「規模與利潤並重」經營策略和高端化戰略,今年第三季度,小米集團實現毛利161億元,同比增長37.4%,環比增長13.8%。
小米集團今年7-9月IoT與生活消費產品實現收入以及毛利率的同比增長,其中收入為207億,同比增長了8.5%。
可以看出,小米集團的IoT業績由下滑轉向了增長。據林世偉所述,這得益於數個毛利率較高品類的業績增長的影響,對於這些新的高增長品類,集團還會持續投入。
期內,小米集團網際網路服務收入78億元,同比增長9.7%,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收入達207億元,同比增長8.5%,這得益於平板以及集團在中國大陸數個毛利率較高品類增長的影響。
據奧維雲網數據,小米電視第三季度在中國大陸地區出貨量排名第一,小米冰箱產品出貨量同比大增超95%,據Canalys數據,小米第三季度全球平板產品出貨量同比大增120%。
截至今年9月底,小米AIoT平台已連接IoT設備(不包括智慧型手機、平板及筆記本電腦)數達6.99億,同比增長約25%。截至目前,小米IoT生態已實現95%以上生活場景覆蓋,有9000+家生態合作夥伴。
在渠道建設方面,小米持續推進線下門店運營效率提升,線下渠道銷售共同助推高端產品銷量增長。財報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小米之家線下門店的月均單店支付金額同比增長超過28%。
「背後也是我們管理紅利的不斷隱現。」 林世偉談到,從2019年開始,小米集團陸續引進了IPD、IPMS、ITR等管理系統,為集團長期發展提供了非常強大的能力底座,以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得益於此,今年第三季度,小米集團整體存貨金額降至十一個季度以來最低水位,同比下降30.5%至368億元,集團現金資源也創歷史新高,截至9月末增至1276億元。
小米集團方面表示,各類跡象表明,集團正重回高速發展之路。
未來5年研發投入超1000億元
在媒體電話會上,盧偉冰表示,小米集團會堅持規模和利潤並重的經營理念,來追求長期持續高質量的增長。其中的內涵不僅是降本增效、改革管理體系,還有對技術的投資。
2023年第三季度,小米集團研發支出達50億元,同比增長22%,研發人員占比也進一步提升至53%以上,一年內累計研發投入達到136億。
會議上,盧偉冰談到了一個數據,即國家統計局初步測算2022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為30870億元,他說,集團研發支出為160億元,占全國研發投入的比重超過了0.5%。
圖源:小米集團
這些投入體現在了產品上,他舉例說,Xiaomi 14 Pro有非常大的幾個技術的突破,包括全等深微曲屏的螢幕形態、龍晶玻璃、支持千級調節的無極可變光圈、鈦金屬板等,這是鈦金屬第一次被用在國產機型上。
在今年10月發布會上,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表示小米迎來了「跨越時刻」,揭示了小米新十年的技術目標:「持續投資底層核心技術,致力成為新一代全球硬核科技引領者」,並承諾5年(2022-2026年)研發投入人民幣超千億。
相應地,小米集團也迎來了戰略升級,將核心戰略從「手機×AIoT」升級為「人車家全生態」,推出澎湃OS全新作業系統,該系統具備底層重構、跨端智聯、主動智能、全域安全、開放生態等五大特性。
「今天的小米是狀態最好的小米,也是蓄勢待發的小米,更是未來可期的小米。」盧偉冰表示。
展望2024年,他談到,小米集團會在2023年的基礎上持續發力,不僅僅是手機,還有可穿戴、平板、筆記本、大家電、生態鏈等業務都會持續成長。他還透露,2024年小米汽車會如期發布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