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巍:小丑不在殿堂,在尋找「大師」的路上

2023-12-14     劉明寶

原標題:沈巍:小丑不在殿堂,在尋找「大師」的路上

近日「流浪大師」沈巍的個人信息不脛而走,一時間沈巍成為了「名人」,「流浪」也變得不再低等。眾多網紅主播爭相前往他所在的陋室一探究竟。那麼他的身上有哪些閃耀點吸引人呢?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位執著於精神世界的「大師」。

特立獨行的隱士

中國自古都有「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野,大隱隱於世」的說法,這是古代道家所推崇的思想。例如著名的隱士陶淵明,還有未出山前的諸葛亮,甚至金庸小說里的掃地僧,他們都是隱士。

在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高度的傳媒手段讓人和人之間的聯絡變得異常「緊密」。隱士這個詞語好像與現代社會斷絕了關係,而沈巍的出現則在人們腦海中重新掀起了隱士熱,流浪風。隱士自古就是潔身自好的代表,依照佛語;他們的精神境界遠超掙扎在塵世的普通人。所以對於現實社會的「另類」大眾自然,是空前的好奇。

名利亦非其所好

沈巍在自己的世界裡活的很洒脫,如果從個人幸福感上來說,他比大多數人活的要充實、幸福。無欲則剛這個成語誕生了這麼久終於終於在現代社會,找到了它最合適的主人。放棄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包括生來就有的慾望和責任。還要在何時何地都迎接著世人的不解和偏見,這是一種莫大的勇氣。

沈巍他恰巧就是能做到這一境界的人,在近二十多年前就從事著令人羨慕的公務員職業,按照當時的標準來看,他是一名成功的人士。然而即便這樣,他還是因為種種原因選擇去流浪。這是他特立獨行的人生,是一種真正敢於遊戲世間的隱士。

沈巍非常愛好讀書,並且還在他撿來的紙板上寫滿了毛筆字。這也使得他在大眾眼中有著神秘的色彩,然而其實他也是個普通人。他說他以前的夢想也是做官,學而優則仕,這是很多讀書人夢想。他還說自己並非學問有多高,只是那些這樣說他的網紅主播沒學問罷了。

身處陋室,心向光明

在大文豪魯迅的筆下有著一個和沈巍非常有共鳴的角色,那就是孔乙己。他們的相同之處在於都滿腹經綸,並且擁有著自己的精神世界。然而孔乙己的精神世界裡爬滿了封建蛀蟲對他的啃噬,而沈巍的精神世界則是一簇散發著微弱的光,就像永遠也不會熄滅的精神火焰,照亮他流浪的街頭和巷尾。

不同之處在於孔乙己是一種被殘害的無奈,沈巍則是自己一種跟隨內心的選擇。時至今日孔乙己依然被無情的嘲諷成書呆子,而沈巍正好相反。在他好讀書的倡導下又何嘗沒讓急功近利者、善走捷徑者暴露無遺。

那些所謂的網紅主播,為了流量像跳樑小丑一樣譁眾取寵,流浪漢本身在他們的眼裡可能是一種微不足道的存在,但是因為有文化又代表著「流量」,就成了稀奇的存在。他們為了找尋熱度用盡心腦,慕名而來也吧,人云亦云、紛沓而至蹭流量也吧。著實讓「流浪大師」受驚,有點像猴。

「大師」在路上

如果說羨慕他,則會是虛偽的表達;

如果說同情他,那也未免太過自大;

如果說想成為他,那真是自己都信的謊話;

只有說喜歡他,才是最真實的想法。

一切都是成見在作祟,對於社會,不應該以他為榜樣。對與個人來說,確實應該要像他一樣純粹。我們從中看到的應該是像「大師」一樣在軒然大波中泰然自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b4a51602b86e1d916184338aced3d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