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半年服務費+200億扶助貸款,扶持商家,阿里就這麼乾了

2020-02-11     電商報

2月11日,全國仍然在繼續抗擊疫情。最新數據顯示,湖北以外的新增病例已經連續第7日呈下降態勢,這意味著各地的病例新增或將在未來幾日出現拐點,全國的疫情控制也有望在近期迎來突破。

儘管目前關於新冠病毒的一切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但可以確定的是,在全國人民的努力之下,疫情終將會過去。而另一個可以肯定的是,如何消除疫情對商業、經濟領域所造成的影響,將會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各大企業和市場的首要任務。

在這方面,近段時間不斷刷屏的阿里巴巴再次作出了表率。

扶持商家,阿里就這麼乾了!

1月25日是大年初一,阿里巴巴動作迅速,以一則「馳援武漢,就這麼乾了!」的公開信獲得了各路網友的點贊,點燃了大家共同抗擊疫情的信心。這並不是因為這封公開信的文采有多好,而是阿里即將採取的行動震撼到了所有民眾。

10億元醫療物資供給專項基金、盡一切方法在電商平台加大緊缺物資的供應、盒馬鮮生以及餓了麼外賣不停業不漲價的承諾、在線義診服務的火速上線、強大的菜鳥網絡為捐贈物資開通的綠色通道,這些措施和行動無一不在此次疫情抗擊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阿里旗下所有產業一齊出動,不惜一切代價抗擊疫情的態度,讓人感受到了這一家企業的責任心,阿里這種「熱血」抗擊疫情的精神迅速成為了企業和人們的標杆。

文字並沒有色彩,但是行動卻可以賦予文字以色彩。聯繫阿里的實際行動,「就這麼乾了」這幾個原本普普通通的字,此刻也擁有著熱血的氣息。

而在不惜一切代價抗擊疫情大半個月之後,眼看疫情得到控制已經指日可待,阿里巴巴再次將眼光放到了消除疫情影響、早日恢復生產上面。這是一場由疫情而引發的經濟戰。

為了打贏這場經濟戰,阿里巴巴決定為受到疫情影響而處境艱難的商家提供幫助。就像上一次為了抗擊疫情義不容辭的出手一樣,阿里此次的扶持政策也相當有誠意,簡而言之就是:「就這麼乾了!」

在阿里巴巴2月10日公開發布的「告商家書」中,阿里宣布將減免商家經營費用,其中包括對所有天貓商家免去2020年上半年的服務費、對所有淘寶、天貓商家免費提供網店裝修必用的工具,以及為部分商家提供免費代運營服務、對部分商家提供2個月倉租減免、對部分商家免除商品佣金。

以上,主要是為了給商家「減負」,主要目的在於降低商家的運營成本。這當然還不夠,因為還有諸多商家因為長時間沒有訂單而沒有進帳,因此陷入資金鍊緊張的困境。

這些商家也不用擔心,阿里螞蟻金服旗下的網上銀行為商家提供了低息免息貸款。其中阿里為註冊在湖北的商家提供總額為100億、為期12個月的特別扶持金,前三個月利息全免、後九個月利率八折。

這100個億是針對湖北地區的,其他地區的呢?別急,全國其他地區也有100億、為期12個月的特別扶持金,貸款利率八折。加上為湖北商家提供的100億資金,阿里總共為全國的商家提供了200個億的貸款資金!

還有,為了縮短商家資金回籠時間,發貨之後無需等待消費者確認,商家就可以收到由網商銀行墊付的貨款。

這還沒完,那些只是阿里巴巴扶持商家政策的一部分。還有淘寶天貓聯合菜鳥設立用於補貼供應鏈和物流的10億元專項資金,還有針對快遞員提供的攬收補貼和免費保險,還有在全國掀起新風潮的「人才共享」計劃,還有……

可能有些人看了這麼多,對於阿里巴巴的這些扶持政策到底有多良心還沒有概念。這麼說吧,假如將阿里巴巴的電商平台比喻為一個大商場,商家便是其中的一間間店鋪。在疫情的影響之下,大商場門可羅雀,很多店鋪顆粒無收,資金難以周轉,處境危急。

在這種情況下,大商場不僅給這些店鋪提供了免了半年租金、免費運營、倉庫減租、免除抽傭的服務;還針對部分資金已經無法周轉的店鋪提供了低息甚至免息的貸款;甚至要為無法開店卻要支付員工工資的店鋪支付員工工資。

總而言之,不僅在抗擊疫情上不遺餘力,在扶持商家上阿里也是全力以赴。而阿里為什麼要這麼做,正是因為入駐阿里巴巴的這些商家,是阿里的「初戀」。

阿里巴巴的「初戀」

阿里在抗擊疫情過程中作出的貢獻大家都有目共睹,這是阿里巴巴回報社會、回報國家的一種方式,這就像成年的兒女長大之後回報父母。

而如果社會和國家是孕育阿里的父母,那入駐阿里巴巴各平台的商家就是阿里的「初戀」。

成立20年來,阿里巴巴一直將「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當做自己的使命。做生意的群體是什麼?就是那些在阿里巴巴電商平台開店的商戶。

阿里巴巴當初建立全國最大電商平台的初衷,也是為入駐平台的商家找到生意夥伴,而不是為了給普通的用戶創造網購的通道。那時候,馬雲煩惱的並不是沒有網購的顧客,而是平台上沒有足夠豐富的商家。

時間回到20年前,「網上開店」仍然是常人難以理解的經營模式,所以當馬雲帶著他的電商之夢去求融資,找各路商家入駐他的電商平台、通過網際網路去尋找客戶之時,大家都覺得馬雲說的一切就像「阿里巴巴」的名字,來自於「天方夜譚」。

直到杭州望湖賓館成為阿里巴巴電商平台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並通過平台收穫了來自於網際網路另一端的訂單。大家才發現,原來馬雲說的是真的,原來真的可以在網際網路上開店,原來網際網路開店真的可以找到客戶,原來網際網路開店一樣可以賺錢。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越來越多的商家在阿里巴巴平台找到了貿易夥伴和客戶,越來越多的商家通過阿里巴巴實現了新的突破,越來越多的網上購物需求,也讓阿里巴巴先後開發了淘寶、天貓這樣的全球性電商平台,改變了全國人民的消費方式。

在20年後的今天,幾乎所有的商家和品牌都必須開發線上銷售渠道,否則便是「跟不上時代」。這其中的轉變,正是阿里巴巴20年來不斷努力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阿里巴巴的B2B業務還是B2C業務,商戶都永遠是阿里巴巴的「重心」。

因為時至今日,雖然阿里巴巴的體量已經如此龐大、涉及的領域如此多,其收入來源仍然大部分來自於電商產業,而電商產業的收入,則大部分來自於向商戶收取的服務費、廣告費和佣金等。

所以大家知道為了扶持商家,阿里給商家進行的各種減免政策意味著什麼嗎?意味著阿里巴巴將自己大部分的收入來源切斷了!

如果這還不是愛!那什麼是愛?付出如此代價,除了要儘快恢復生產,恢復供應、消除疫情影響之外,還因為平台,商戶,用戶,這三者的關係並不是雞蛋與雞的關係,而是牙齒與嘴唇的關係。

先有平台,後有商戶,再有網購的用戶,這是有明確主次關係的一個循環。而對於天貓、淘寶這種電商平台來說,商戶才是他們對接的第一個環節。

簡而言之,商戶如果熬不過去,那平台也很難熬過去。這也是為什麼阿里冒著切斷自身收入來源的風險,也要讓平台的商家活下去!因為只有活下去才有未來。

當然,唇亡齒寒的道理不止有阿里巴巴懂,為了讓平台的商家活下去,京東、拼多多也在近期針對商家發布了多項利好措施,相信在這些企業的共同努力之下,疫情對國內經濟及商業市場的影響很快就能消弭於無形,甚至比先前更上一層樓!

作者:電商報 風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M2zNnABgx9BqZZIsn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