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對台釣釣魚的理論一直都感覺很清晰,最近,與兩個平時經常在一起玩的釣友偶然說起台釣靈頓的問題,他們兩個一看我阿盧a21硬尾調5目,說我調太頓了,說應該調靈點,調3目或者2目,我感覺納悶了怎麼調3目比調5目還靈?於是就與他們對台釣的調靈調頓的問題展開了討論,他們都認為調的目數越低越靈,反之越頓,也就是說調5目比調2目頓。我是根本不能接受這種說法的。
他們認為,調得越低,水面上的漂尾越細,剩餘浮力約小,魚吃口時越容易拉動漂,越容易出現頓口,所以靈。
我認為,調得越高,釣組的重量越輕,魚吃餌時改變釣組平衡所需要的力量越小,所以調高靈。
他們沒辦法說服我,我也沒辦法說服他們,但大家都對調釣的目數比值越大越靈沒有歧義,也就是說對調高釣低靈沒有歧義。但對調5釣5和調1釣1到底誰更靈卻嚴重分歧。
於是,我開始在網上查找關於台釣調釣靈敏的理論,重新開始搜索。原本以為他們的觀點肯定是錯誤的,肯定有99%的人會認同調高靈,不認同調低靈。但搜索的結果卻令我驚訝,
網上還的確有調低靈的理論,而且還是出自大師手筆。這個大師就是程寧。在他的競技釣理論中就主張調低靈。台釣傳統理論和競技釣理論在調高靈和調低靈的觀點上截然相反,分歧的焦點就集中在這個問題上,另外,台釣的中間目開始調靈頓和競技釣的歸零點也基本是在說同一個東西。
我個人還是覺得,台釣的傳統理論中的「調高靈」沒錯,因為靈敏的標誌是看在什麼情況下容易看到口,並不是指什麼時候能看到中魚的頓口,說白了,程大師的「調低靈」的理論實際上是指「調低容易中魚」,這個理論饒來饒去其實還是沒逃出台釣基本理論中的釣頓容易中魚,太靈容易出假口的基本觀點。
如果單從靈敏度來看,我還是覺得「調高靈」是對的,「調低靈」中的所謂靈,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靈敏度,而是指有效頓口,如果把靈敏度定義為中魚率,那麼程大師的「調低靈」就是完全正確的了。
這個問題網上爭論得很多,現在好象也還是各說各有理,雖然我也沒查到一個很完美的論述,但通過學習和思考,還是明白了很多以前不太在意的東西,程大師的造詣的確很高,他對「調低靈」的論述也很精彩,但我希望大家不要把程大師這個「靈」理解為傳統台釣理論中的那個靈敏度,否則你就又誤入歧途了。
在回貼中見到還有人沒明白我上面的觀點,所以將觀點進一步總結如下:
所謂"調高靈"與"調低靈"成立的前提不同,這個不同就在於對"靈、頓」的理解不同。
如果你認為口大為靈的話,"調低靈"正確.
如果你認為口快,口多為靈的話,"調高靈"正確.
如果你認為口准為靈的話,調釣"不靈不頓"正確.
根據你對靈頓的理解不同,再決定該怎樣調整漂的狀態,選擇調的方向,就ok了。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