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認為火星將是人類邁出地球、實現星際漫遊的第一站,荒涼的火星在給我們帶來壯美、也帶來恐懼,更激起了人類的無限嚮往。
2018年5月5日,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宇宙神5號的點火照亮整個發射場,耀眼的火流伴隨著排山倒海般的聲浪撕開暗黑的長空,它搭載著「洞察者」探測器衝進雲層,轟鳴而去,這是地球人的又一次啟程:目標火星!
火星,神秘的紅色星球,它點燃了人們星際航行的無限想像和激情。這種探險精神也啟發了「奇駿勇闖無人區」的思路,在經歷了穿越敦煌戈壁、林海雪原、天山極境、蒼天聖地、藏北冰川的驚險體驗後,「奇駿勇闖無人區Ⅵ」將目的地最終鎖定在地球上最接近火星地貌的青海俄博梁地區,這絕對不是什麼自駕游,而是充滿挑戰的穿越之旅。
本屆穿越的主題為「探索宇宙邊緣」,活動環節的設定非常科幻,包括「能源危機」、「星際迷航」、「尋找失落的秘鑰」、「重啟奇駿星空塔」四項任務。我們駕駛著2019款奇駿從海西州州府德令哈出發,在3天的時間裡馳騁1000餘公里,在茫茫的戈壁荒漠打卡、完成各項任務,這應該是歷屆活動中最具有挑戰的一次了,我們不但再次感受到奇駿挑戰艱險的硬核實力,更在精神層面上得到了久違的洗禮。
遭遇能源危機
如果有一天人類殖民火星,其中一個原因必然是能源,它是所有星際文明發展的動力。我們所謂「能源危機」實際上是一次節油挑戰賽,我們被告知,從德令哈基地攜帶能量棒出發,首先前往220公里外的大柴旦N37°星空營地,沿途節油駕駛,所有車輛按照平均油耗進行打分,油耗最低者取勝,超時者會被認定此項任務失敗。
戈壁高速直的像是一條射線,看不到盡頭,這裡是考察奇駿高速行駛燃油經濟性的好地方。奇駿搭載的2.5升QR25發動機,配合XTRONIC CVT無級變速器,動力水準一如既往,即便是途徑海拔3800米的高原路段,依舊澎湃有力。奇駿的油耗表現我是領教過的,上一屆挑戰無人區我們曾開出5.3升/百公里的紀錄。所以這一次我也沒有猶豫糾結,打開ECO節能模式,巡航速度設定80公里/小時、打開空調、聽著歌,一路向西。沿途經過外星人遺址、可魯克湖、托素湖、敦德冰蓋、小柴旦湖……眼前是一望無際的戈壁、遠方有帶著雪蓋的高山、有顏色變換的翠湖,開闊的景色讓人放鬆愉悅,久居城市的我們由衷地感嘆大自然的治癒和美妙。
我們此次的試駕車是2019款奇駿頂配,搭載了IRC智能行駛舒適控制、ITC智能循跡控制、iEB智能發動機制動、ECO DRIVE節能駕駛助手等智能行駛輔助系統,在帶來穩定、流暢的行車體驗同時,油耗的表現也再次沒有令我失望。經過近2.5小時的車程,傍晚時分,我們駕車抵達大柴旦的N37°星空營地,最終平均油耗為6.0升/百公里。車輛滿載、全程空調+音響、還是高原道路,我們對自己的成績是再滿意不過了。但讓我們大跌眼鏡的是,這個成績竟然沒有進前三!第一名竟然開出了5.3升/百公里的油耗,小夥伴們也太拼了。
N37°星空營地,一排排白色「太空球」整齊地排列著,這是我們的住處,看起來酷似外星人的基地,這裡或是我們奔赴火星途中與外星文明的一次偶遇。夜幕降臨,這些太空球三三兩兩地亮起來;抬頭仰望,漫天星斗,隱約中感覺這些太空球和自己也一併漂浮起來,越飄越高,飛向陌生漆黑的宇宙,那一刻的孤獨感和荒涼感叫人心頭一震,我不禁想起了北島的詩:比事故更陌生,比廢墟更完整,說出你的名字,它將永遠棄你而去……
破解星際迷航&尋找失落的秘鑰
因為公轉軌道的不同,火星距離地球的最近距離也有5600萬公里,而人類目前還沒有任何飛行推進器強大到可以讓火箭沿著最近距離直接飛往火星。事實上,我們必須藉助地球的公轉速度將飛船「甩」到火星,軌道的一端與地球軌道相切,另一端與火星軌道相切,總里程大約是4億多公里,「洞察者」探測器就是這樣花了7個多月的時間才到達火星的。如此遙遠的穿越,其技術難度可想而知。
同樣,我們的無人區穿越也充滿挑戰,將未知變成已知,也是我們這次勇闖無人區的任務。如果說第一天只是熱身熟悉車輛,那麼第二天才是穿越的開始。我們第一步是在南八仙雅丹入口集結,進入雅丹前,不要忘記給輪胎放氣,把胎壓降到1.5個大氣壓,可以提高沙漠的通過能力。按照GPS坐標指引,我們駛離公路進入雅丹,這裡完全沒有路,我們手中只有一個GPS,按照裡面是設定好的坐標前行;硬化的鹽鹼地顛簸起伏,並且還有許多坑洞,細沙堆積的長坡、陡坡和沙梁也相繼出現,這對奇駿的4X4-i智能四驅和動力總成是一次真正的考驗。
開啟奇駿的4X4-i智能全模式四驅Lock模式是最穩妥的選擇,此時前後輪的扭力分配大約是50:50,可以為車輛脫困提供充足的動力。在柔軟的沙地上駕駛,必須保持好車輛的油門開度,勻速前進。遭遇沙梁時,一定要提前加速(這裡劃重點),要用一定的初速度去配合動力系統,一氣呵成沖坡而過。如果車輪在沙地中打滑,可快速地左右打方向盤來增加輪胎附著力,試著脫困;上坡途中陷車也無需緊張,可以先退回到坡底,選擇好行進路線再重新沖坡,不要在坡中反覆加油,這樣只會越陷越深。除了奇駿的4X4-i智能四驅,2.5升發動機隨叫隨到的充沛動力也給我們翻越沙梁增添了信心。
經過與沙漠的較量,我們順利地在沙海中找到了打卡點,「修復了信號塔」,為我們下一步的「宇宙航行」指明了方向。唯一遺憾的是,這一路緊張的駕駛讓我們無心顧及周圍的險峻奇景,從後來看到的航拍視頻中,我們才了解到這段無人區穿越之路是多麼狂野。走出沙漠,沿著顛簸起伏的戈壁路繼續前進,奇駿帶穩定杆的前、後獨立懸掛,可以過濾掉細碎震動,再加上210毫米的離地間隙,那些坑窪路面也無需擔憂;奇駿的「日產大沙發」也能緩解長途駕駛的疲勞,坐在後排的小夥伴竟然睡著了……
正午的陽光十分強烈,我們在茫茫戈壁中找到了補給點。在補充體力後,我們攜帶無線電測向機和金屬探測器去「尋找失落的秘鑰」,這是先前科學家遺失的秘鑰,找到它可以開啟通向火星的神秘通道,大大縮短我們到達火星時間……當然這些有趣的環節都是我們這次穿越活動的小插曲。
重啟奇駿星空塔
火星是人類最感興趣的行星,沒有之一,地球人前前後後向火星發射了40多個探測器,其中最著名的是NASA的好奇號,它於2012年8月6日在火星的蓋爾隕石坑著陸。好奇號的探索成果包括:發現火星古河床,證明火星曾有湖泊,證明火星上有水的存在,發現火星存在有機物,拍攝到火星日食……好奇號原計劃執行為期兩年的火星探測任務,可它已經斷斷續續地一直工作到今年。
黃昏時分,車輛的左前方遠遠地出現了一排排耀眼的橙紅色「高牆」,「那就是俄博梁,」隨行的教練告訴我們,這片極具神秘感的地標似乎在列隊歡迎我們的到來,那溫暖的色彩緩解了我們的疲憊。整整一天的駕駛,我們就在俄博梁旁的「火星基地」安扎休息,感覺像當年「好奇號」降落在火星上一樣。小夥伴們把各自攜帶的能量棒整齊地置入「奇駿空間塔」,隨著奇駿空間塔光標再度開啟,宣告本次「探索宇宙邊緣」任務勝利完成,而此時星空再次在蒼穹降臨,這是一次難忘的穿越之旅。
同樣難忘的還有火星營地之夜,
我和小夥伴們都睡在幾平米的「太空艙」內,
完全沒有私人空間,
大夥都是一個公共區域聊天、
寫稿、玩兒遊戲。
行走在狹長的六邊形通道內,
眼前穿著統一服裝的人來來往往,
再看看整齊排列的「太空艙」,
我真有一種置身太空站的錯覺。
第二天,我們集合車隊向終極目標俄博梁雅丹群進發。俄博梁,亞洲最大雅丹地貌群,位於柴達木盆地的西北部。幾千萬年前,這裡的湖泊沉積物被抬高而脫離水體,後被西北風雕琢成狂野的雅丹群,地貌酷似火星,滿目荒涼。在俄博梁雅丹中穿梭,成為我們此次「探索宇宙邊緣」活動最好的獎賞,雖然,風沙最終會抹去我們來過的痕跡,但是我們既然來過,足矣。
人類探索宇宙的原動力,是對未知的恐懼與好奇,是對未來的渴望。經過7個月的漫長飛行,NASA的火星探測器「洞察者」號已經在去年11月抵達火星,目前給我們帶來的最新消息是捕捉到了火星的地震信號。奇駿勇闖無人區正是這種探索精神的延伸,平凡的我們藉助奇駿強大的四驅系統去突破自我、釋放激情,同時也見證了奇駿與時俱進的發展進化。我相信在二三十年內人類將登陸火星,一些人類先驅將在火星上開始新生活,他們在火星上開著什麼樣的車呢?還有,下一屆奇駿勇闖無人區活動會去哪裡呢?哪裡還能安放桀驁不馴的奇駿?對此我們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