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這幾個字,被很多人當成了一種安慰。但女人的衣服不在此列,舊的不去,新的還是一樣來。
對於別人的衣帽間比你家客廳還大的存在,這樣的煩惱,說出來好像很有氣勢。
但對於平時花錢磕磕巴巴,買頂百八十的帽子都要琢磨劃不划算的女生來說,這種煩惱就真的是煩惱了。
所以,今天的話題,確實是錢不夠多的女人的難題。
畢竟,大部分的人屬於「想著明天要不還穿這一件「的人,而非」想著明天到底穿哪一件「的人。
就我個人而言,並不支持為了配一件衣服再買一堆衣服的衝動消費行為,也不支持低至1-3折的品牌撿漏。
前者,你們可能會經常性的餘額不足。後者,你們偶爾會挑到幾件滿意的,但更多的是幫人家清庫存,拎著大包小包3年5年前的款式回家,然後陷入「明天要不還穿這件,買來買去卻總沒有衣服穿「的惡性循環中。
那怎麼做到,既買的經濟實惠,又能保證合適不出錯呢?
如果有標準答案,也請不要相信。時尚博主不是神,只能說把出錯的機率降到更低。本篇會從3個角度來分析:哪些衣服打死不能買?怎麼判斷它適合不適合你?以及買哪些衣服不會吃虧?
怎麼避免衣櫥看似被塞滿了,但超過一大半都打入冷宮,不願臨幸的事實?最好的方法就是理性購物,不說買對穿對,至少別瞎買/浪費式的買。(春夏款的跳過,直接說秋冬的)
1:緞面西裝/棒球服
源頭要從跟睡衣長得一模一樣的緞面襯衫說起,尤其是前兩年的「緞面吹「,什麼時尚界新寵,什麼打敗白襯衫,聽著確實挺唬人的。
後來,設計師們大概也覺得和睡衣一點兒區別也沒有,有點說不過去,就把包邊的設計給去掉了。於是「緞面吹「又來了,什麼比絲絨還復古,什麼比真絲還垂順,感覺不買一件就像在犯罪。
當然,我不否認緞面襯衫穿對了確實挺有模有樣的。
但是,某寶總是能順其自然的把它變成了老阿姨風,或者外圍風。我不是吐槽誰,而是吐槽排序的機制,多翻幾頁還是有收穫的。
只是,這些都不是我嫌棄它的關鍵。緞面作為一種垂墜性較好/有一定重量感的面料,它能很完美的體現女性身體線條和高雅大方的氣質,但它最大的BUG就是嬌氣,容易皺。而且它的面料屬性,決定它不適合走可愛清新路線。
有人可能會說,皺的問題並不大,出門前熨燙下就好了,最多花點時間。
但這樣想的人,還是太年輕了。緞面是那種,稍微有一點點褶皺都會顯得廉價的面料,它必須像鏡子那樣保持光滑,而且你也不能隨時隨地把襯衫脫下來熨燙吧!就像維密去年新晉的九頭身超模Lorena Rae,她出門前會忘了打理?
緞面這東西,真心容不下任何一點的褶皺。
更可怕的是,那些設計師「禍害「完襯衫後,又開始盯上西裝和棒球夾克了。
然後我就更想不明白了……緞面的那點飄逸垂墜的勁兒,用在襯衫/闊腿褲/裙子上我也認了,可這緞面西裝是怎麼回事?或者是恕我無知,難道褶皺現在也成了一種時尚了嗎?
最後是緞面夾克,剛穿的時候是這樣的。
幾天後就成了這樣。如果上學時,你前面的人恰好喜歡這個調,相信看過她穿緞面夾克的背影后,就真的再也不會想買了。
退一萬步說,如果你確確實實喜歡緞面的光澤感,可以買這種拼接款。
2:兔毛毛衣
我之前一直不明白兔毛這麼不穩定的面料,為什麼會用在毛衣等衣料里?
直到有天遇到了某個行家,她告訴我兩個道理,徹底說服了我。
第一,她問我兔毛這種溫柔軟糯的質地,直直的/毛絨絨的外觀,但凡有女生站在它面前,有誰能不被迷得走不動路?
第二,她告訴我兔子的繁殖能力,不是那些山羊/綿羊能比的,兔毛又好取,價格又便宜,商家和買家都喜歡啊!
但即便說服了我又能怎樣呢?
因為,我永遠不會忘記上學時的經歷。那天,不知怎麼腦抽買了件兔毛毛衣,然後一走進教室就發現要壞事,簡直自帶飛毛特效啊!我同桌一直在那嘆氣:咦?這些毛是哪裡來的,煩死了!剩下我坐在位置上一動也不敢動。
然後我就度娘怎麼讓兔毛毛衣不掉毛,有說把它放冰箱裡凍個三四天後,就不怎麼掉了。有說放在米醋里泡泡,也可以防止它掉毛。
我只想說:你們這些坑貨,有多遠gun多遠。我親試幾次後,毛毛依然粘的到處都是,掉的瘋狂,穿一天滿屋子都是。
如果你們不幸也入手了,不捨得扔的,就穿到它毛掉完為止吧!
3:超高腰外套
在解釋前,先來認識這個英文名詞:Empire Waist,一般翻譯成帝國式高腰或帝政風格高腰服,是法國拿破崙時期流行的女裝風格。
有點看不懂,對不對?我把它簡單譯成超高腰,就通俗易懂的多了。(PS:超高腰只是便於閱讀翻譯的,並不準確)
這種剪裁的特點是:腰線上移的非常高,一般就在胸線下方,這種設計可以突出上半身的優勢,讓視線更多集中在肩頸和鎖骨上,從而遮住你真實的腰腹曲線。
通常來說,帝政剪裁大部分出現在婚紗或連衣裙上,很少用在外套設計上。或者換一句話說,一件外套可以沒有腰線,但絕對不能有超高腰線。
原因就是,超高腰剪裁對於上半身比較豐滿的女生來說,會加劇視覺上的膨脹和臃腫感。同時對於平胸的女生來說,又會突顯身材的短板。
兩頭都不討好的東西,實用性可想而知。
4:顏色錯誤的褲襪
有人說褲襪的世界沒有絲滑,只有無盡的自我拉扯。這裡不說掉襠/爆襠這樣的問題,因為質量好的褲襪並不會導致這種尷尬。但有3種褲襪,甭管有多好穿,都儘早Pass掉。
首先,有一種褲襪叫做不是肉色的肉色褲襪。讀起來雖然有點拗口,但真實買過這種或偏黃或偏白或偏青的肉色褲襪的女生,一定對此深有體會。
這種褲襪最大的問題,就是容易顯得low,怎麼搭配都招架不住。
其次,是帶有神奇反光效果的褲襪。腿短腿不細的女生穿,好像別人不知道你腿粗似的,惹眼的讓你刻骨銘心。
最後是顏色不均勻的黑色褲襪,這種褲襪單靠肉眼是分辨不出來的,只有套在腳上才能後知後覺。
一般來說,越輕薄的黑色褲襪,中獎的機率會更大。
在我分享買衣服的訣竅之前,大家不妨先自問下:有多少被你們壓箱底的衣服,是自己真正看好了後才買的?
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覺得好看/便宜就買了,另一種是衝動性購買,比如看直播間或被種草。
記住,購買時有多衝動,被淘汰的速度就有多快。
所以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在更衣室里對住鏡子轉身的第一眼感覺,而在於理性分析和判斷。在你忍不住購買之前,先問自己如下三個問題。
1:我的身材/氣質和它匹配嗎?
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在韓劇中經常見到的鉛筆裙職場造型,看上去優雅又高挑。
但是,稍微改變下面料/長度/顏色,搭配效果完全就不一樣了。
尤其是臀部扁平、小腿短粗的女生,那些顏色鮮艷/彈力貼身的包臀鉛筆裙,穿起來就很尷尬了。
再舉個例子,比如上文提到的超高腰,配合開口很大的領子和收腰設計,對身材的包容效果就變得非常低。上半身體積感明顯/體態不佳的女生,怎麼穿都不好看。
根據我的經驗,在買一件衣服之前,比考慮用什麼衣服來配它更重要的,就是先考慮它和你自身的氣質和身材能不能匹配?
和自己氣質/身材契合率越高的衣服,買錯的可能性就越低。
這種時候,我會語重心長的悄悄告訴你們,選「基本款「就對了。解釋下,不是說只能買基本款,而是基本款大部分時候閉著眼買也不太容易出錯。
2:它過度的設計我能否駕馭?
我們買一件衣服的時候,最大的錯誤是,容易將自己的喜好取代適不適合。一旦偏愛某種風格,就不由自主的把這一類的設計往身上堆。
只是,大部分有設計感但實穿的衣服,風格太強的話就成了元素堆砌的重災區。
比如這件裙子,集合了層疊木耳邊/亮絲雪紡/層疊褶皺/泡泡袖等甜膩元素,難免顯得俗氣。
再比如這款西裝拼接連衣裙,元素和風格相互衝突,沒有重點,很難穿出個人風格。
所以我個人建議,如果你不是長相特別出眾的,衣服上有代表性的設計不要超過3個。
那什麼叫做代表性的設計,比如說扎染/拼接/木耳邊/褶皺/格紋/印花/泡泡袖/挖肩/蝴蝶結等一眼就能看出來的設計。如果一件衣服有超過3個這樣的設計,買之前一定要謹慎再謹慎。
3:當下是否就能穿?
有一種悔恨,叫錯過了,就真的錯過了。這種文藝性的說法,用在買衣服上,是沒什麼道理的。
舉個例子,比如某個大牌正好在打折促銷,剛好你看上一條又美又仙的裙子,但適合你的碼沒了,怎麼辦?
你是不是會欲罷不能的想:我現在好像是真穿不上,但我萬一瘦下來呢?現在不買,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不管了,先買了再說,等瘦下來再穿。
有過這樣經歷的人,請舉個手。
先不說,你到底能不能下決心瘦下來。如果你真的願意為了這條裙子瘦身成功,那當然是雙贏。不過更多的情況是,買完就丟在衣櫃里,然後偶爾拿出來比劃比劃,無奈又丟一旁。等下回再翻出來時,已經皺的不像樣了。
這裡我想忠告大家,如果下次再遇到這種事,不要猶豫,轉頭就走。還有就是喜歡網購的女生,遇到不合身的衣服,能退能換的請趁早,不要妄想將來能用上,否則又壓箱底。
買衣服的正確步驟是先看適不適合,然後再看有沒有風格,這是審美積累的過程。在避免浪費式買錯的基礎上,我們還要嘗試學會分辨這件衣服值不值的買。
1:通過衣服的風格強度去判斷
風格強度和設計過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設計過度上面已經解釋了,指超過3個以上標誌性的元素堆砌。而風格強度,你們可以理解成設計過度的進階版。
什麼意思呢?
我簡單舉個例子,比如說這三件黑色大衣,從左到右看,每一件的設計元素都沒有超過3個。但是,我們還是能清晰的感受這三款大衣風格上的不同之處。
如果按照風格強烈從高到低來排序,自然是右>中>左。
左邊的這款雙排扣長大衣,它的搭配最為便捷,簡單配個內搭,腳上穿個褲襪或緊身褲,套雙馬丁靴或中筒襪靴就可以出門。
中間這款蝴蝶結大衣,想要更精緻一點,就需要在髮型和帽子上花點心思了。右邊的拼接款大衣,它的潮流屬性最強,搭配的套路也越多,看似各種風格都能駕馭,但很考驗你的搭配功力。
所以,當你買單猶豫不決時,可以先區分一件衣服風格的強烈高低,原則上越低越不會出錯。
2:通過衣服的存在感去判斷
一件衣服的存在感越強,就意味著你很難重複去穿它。
這裡我舉個真實的例子,我上學時那會,班上有個女生特別喜歡穿大LOGO的白色帆布鞋,以至於給我們留下一種錯覺,似乎她整個月都在穿同一雙鞋。
哪些衣服的存在感強,就不用我多說了吧,天鵝絨/緞面/拼接/大印花……凡是讓人瞬間就能記住的,都屬於此類。
3:通過衣服的耐穿度和舒適度去判斷
比如說腰部鬆緊太緊的打底褲,別想著多穿穿就能撐大了,或者洗洗就變鬆了。老實和你們說,有些打底褲的鬆緊真的特別頑固,任憑你怎麼折騰,它就是那麼緊,穿一次勒你一次。
再比如說真絲或緞面的衣服,這些嬌嫩精貴的面料,耐穿度基本等於零。還有什麼繡花/釘珠/重工的玩意,真的是有種想把它們供起來穿的心思。
除非你們特別「豪「,錢不夠的女生還是多注重實用性吧!
總結:相信今天寫的東西,很多女生都能感同身受。畢竟對於大部分女生來說,每一次換季,每一次清理衣櫥,換的似乎都不是季,而是實打實的銀子。那麼,當你決定再也不要成為「想著明天要不還穿這一件「的人,一定要學會理性思考和判斷。
聲明:本文由衣在配不在貴原創,圖片來自網絡,抄襲搬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