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試不第的韓愈,最後是如何登上仕途的?後來這麼樣了?

2020-06-25     衛星說娛樂

原標題:屢試不第的韓愈,最後是如何登上仕途的?後來這麼樣了?

唐朝是一個十分繁榮的時代,在這個時代當中,誕生了無數的文人墨客。

歷史上曾經就這個時代對文化做出重要貢獻的人,評出一個唐宋八大家。

唐朝的韓愈,就是其中一個。

他由兄嫂撫養長大,雖環境艱苦,但志氣不滅。

他曾經立志要寫作古文、發揚儒家道統。

他七歲開始讀書,十三歲能寫文章,自言"千古之興亡,未嘗不經於心;當世之得失,未嘗不留於意也。"

在這樣的條件下,他十分刻苦的學習。

但是命運好像和他開了一個玩笑,他接連考了好多次,都沒有考上。

其實,韓愈落榜不是因為他寫的文章不夠好,而是不合當時潮流。

當時流行的是講究聲律對仗、忽視內容的駢體文,與韓愈推崇的先秦兩漢散文傳統格格不入。

對他"發言真率,無所畏避"的創作風格,一般的考官也難以認同,所以韓愈落榜倒也不足為怪。

韓愈第四次進士科應試是在親朋反覆勸說下才參加的,沒想到他的運氣不錯,這次的主考官是陸贄,是一位欣賞古文創作的大文豪。

他把韓愈卷子一看,嘆服不已,就把韓愈錄取了。

韓愈從此走上了仕途之路。

任監察御史時,關中大旱,庶民貧困不已、怨聲載道。

深受德宗恩寵的京兆尹李實,卻為諂媚皇帝,照樣橫徵暴斂。

韓愈憤然上書《御史台上論天旱人飢狀》

然而,韓愈卻因此得罪李實,遂被貶到千里之外的陽山當縣令。

貞元二十一年,唐德宗去世,唐順宗即位,韓愈因大赦而被召回朝廷。

韓愈極力提倡儒家的思想,以繼承儒家的道統作為己任,堅決排斥佛教的思想。

公元819年,作為刑部的侍郎韓愈上疏勸諫,他請求憲宗將佛骨投入水火之中,不要迷信佛教。

但是皇帝聽到他的主張之後非常憤怒,想把韓愈處死,當時有許多人去替韓愈求情,所以韓愈最後卻降職到潮州去了。

韓愈到潮州以後,探詢民間疾苦,廢除奴隸買賣。

他不僅解除了民患,還改善了百姓的窮苦生活,並把文化的種子埋在潮州。

潮州人感念他的德政,遂建韓文公廟供奉祭祀,一時香火鼎盛。

綜合來看,韓愈的一生,可以說是命途多舛,但是正像那句詩所說。"文章憎命達"。

經歷了種種宦海風波的韓愈,反而孕育出了不一般的文章,成為了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Aa963IBnkjnB-0zen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