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雞在出殼後的第一次進食被稱為開時,開食時要注意時間和方法,以為雛雞在出殼的24小時內,是最為脆弱的時候,這時腸胃器官還為生長成熟。開食過早會對它的腸胃造成傷害,開食過晚又會消耗它的體力,導致它瘦弱,那麼應該在什麼時間進行開食飲水呢?一起來看看吧。
1、提前擺好飲水器,第一次開飲水溫應控制在20-25度,要保證雛雞有充足的飲水,並且1個小時內全部雛雞助飲完為宜,第一次的飲水中可以加入5-10%濃度的糖,給雛雞補充營養。
2、水線高度:水線乳頭和0-7天的雛雞與眼睛持平,7天後乳頭和眼睛呈45度角,成雞乳頭和眼睛呈75度角。
3、初飲3-4小時後,檢查雛雞90%以上嗉囊中有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雛雞有覓食動作時即可開食。
4、雛雞開食時,為了避免雛雞暫時營養性腹瀉,可以每隻雞喂1-2克的小米或碎大米(夠1小時採食完即可),採食完4小時後再喂給飼料可明顯減少「糊屁股」的現象。
5、給雛雞添料時一定要堅持「少喂勤添」的原則,以每次添料剛能覆蓋開食盤底為宜,吃光再添,每天添料次數不能少於8次,決不能讓飼料發霉變質,應每天消毒食盤。
6、新鮮的空氣對雛雞的健康有重要的意義,在保證溫度的前提下,應儘量定時通風換氣。
7、育雛期最好採用地面平養,若採用籠養和地板上育雛,早起應鋪放孔徑較小的塑料網,其他覆蓋物或墊料的方法的方法,以減少腿病的發生。
8、一批雞的好壞決定於前七天,前七天養的好壞決定於雛雞的開口藥(開口樂),對沙門氏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能夠有效預防雛禽白痢,糊肛、卵黃吸收不良等等,是養殖戶選擇開口藥的最佳選擇。
育雛雞的開食飲水非常關鍵,一定要特別注意,在選擇雛禽開口藥時,一定要選擇好的開口藥,如果常見的開口樂、速補21、強效魚肝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