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還有後代存世嗎?如果遇到這4個姓,有可能是秦始皇后人

2022-06-24   楓葉談古今

原標題:秦始皇還有後代存世嗎?如果遇到這4個姓,有可能是秦始皇后人

歷史上,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變。例如度同制,規定貨幣為金、銅兩種,銅幣作為主要貨幣進行流通;車同軌,車輛的寬度統一,因此一車即可在全國通行。而且秦始皇在位期間繼續開疆擴土,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給後世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他早年的經歷充滿了磨難,年幼的時候便在趙國成為質子。長平之戰之後,由於白起坑殺了四十萬趙人,因此趙人對於秦人基本沒有好臉色,所以秦始皇在趙國受盡白眼,這也使得他從小就心性成熟,性格也變得更加的堅韌。

在趙國的這段時間,秦始皇沒有荒廢學業,反而更加的刻苦學習,盼著有一天能夠重新回到秦國。秦始皇十歲的時候,終於被成功的營救回國,二十一歲的時候舉行冠禮,之後他放逐呂不韋,並開始重用李斯等人,大權在握的秦始皇,隨即推行統一六國的戰略。

從公元前230年滅韓開始,到公元前221年滅齊,陸續兼并六國,前後歷時十年之久。秦始皇滅六國之後,覺得王號不足以顯其偉業,於是開創了帝制,他也因此被稱之為秦始皇。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東巡的時候突然崩卒,使得大秦的運祚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據《史記》記載:「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秦始皇沒有料到,他的突然離世,會使得隨行的胡亥繼承皇位;在趙高和李斯的密謀之下,他們假傳詔書逼得扶蘇自盡,胡亥登基之後,對於自己眾多的兄弟姐妹,大部分人都死於非命。那麼,秦始皇還有後代存世嗎?

據相關史料記載,胡亥的手足大多被他處死,或是被逼得自盡,只有一個人死的比較體面。這個人便是公子高,他見到自己的兄弟姐妹,一個個的先後都被胡亥迫害致死,公子高覺得自己也終將難以倖免,為了給自己的族人留一條生路,他決定犧牲自己。

於是,公子高向胡亥請命,說自己願意給秦始皇殉葬,胡亥聽了以後很高興,准許了他的請求,並且還賜給他十萬錢,公子高一族也因此幸免於難。以此為據,我們可以認為秦始皇還有後代存世,但是也有人並不認同,提出疑問:為什麼我們身邊難覓「贏」姓的人呢?

俗語說得好:「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所以有人對此都抱有疑惑,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雖然古人不輕易改姓,但是我們追溯中國的姓氏史,還是可以發現一些改姓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國滅、避禍、賜姓、出嫁、入贅、簡化這六種情況。

胡亥(前230年-前207年),他在位期間,由於心裡只想著享樂,所以秦朝在他手裡日益衰敗,存續了三年左右的時間就隨之覆滅。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候,可以說是得罪了不少的人,秦朝不復存在以後,他的後代自然也就失去庇護,所以他們為了避禍,不得不改姓以求平安。

因此,我們也就很難在生活中找到「贏」姓的人了。下面的相關猜測僅供參考,雖然有一定的依據,但是並沒有得到過證實。有學者指出,據《新撰姓氏錄》等古籍記載,秦始皇的後代有一部分渡海來到了東瀛,他們在九州落腳,由於有著先進的文化,並且掌握著各項發達的技術,這些人很快就成了九州的大族,並且衍生出大秦公、秦連等家族。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選擇遠渡重洋,還有很多的秦始皇后代,就地隱遁山林改名換姓;而為了避難而改姓的人,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相近的讀音作姓氏,為了不忘記自己的根本。據此進行相關的推測,如果遇到這4個姓,有可能是秦始皇后人,即秦、嬴、銀、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