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作者:軍武菌
伊爾76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型軍用運輸機,儘管已經年過半百,但伊爾76至今仍是俄空軍乃至是多國空軍的主力運輸機,截至1997年時,就已生產950餘架,出口100餘架。
伊爾76是在1967年由蘇聯伊留申設計局開發的,當時蘇軍急需載重量更大、航程更遠的大型軍用運輸機,以替代力不從心的安12。
伊爾76的研發任務由此而來,各項性能對標美軍當時最新的C141運輸機。要求可以運載超過40噸的貨物,在6小時內飛行超過5000公里。
伊爾78M
伊爾76誕生之後,不僅滿足了基本的設計要求,還具備適應蘇聯境內部分地區惡劣天氣的飛行能力,比如西伯利亞的嚴寒、高加索地區多變的湍流。
基本上,地球上沒有伊爾76去不了的地方,即便是目的地沒有正經跑道都沒關係,伊爾76具備在未鋪砌的簡易跑道上快速起降的能力,別說是土路了,即便是南極洲的冰面都沒問題。
伊爾76降落在南極洲冰面
在阿富汗戰爭期間,近9成的蘇聯軍隊(79萬人)和超過7成的貨物(32萬噸),都是通過伊爾76運送的,而且在這共計1.47萬次的飛行中,伊爾76幾乎沒有什麼損失。
這就是因為伊爾76不僅不挑跑道,常常在阿富汗的各種土路跑道上揚著沙塵起飛,而且所採用的全金屬半硬殼式結構有很強的抗擊打能力。
伊爾76降落在未鋪砌道路
在阿富汗戰爭中,由於伊爾76一路在高空飛行,缺乏戰機的阿富汗反抗武裝大多選擇在機場蹲草埋伏,扛著飛彈或是架起大口徑機槍,等伊爾76起降的時候來上一發。
但皮糙肉厚的伊爾76經常在受損的情況下正常起飛,甚至曾有一次,一架伊爾76在7500米高空,被一枚飛彈在機身上炸開了一個2米的洞,但依然繼續飛行了200公里,還成功降落在目的地。
在土路上也穩穩降落
吸取了蘇軍經驗的加拿大軍隊,直接調來了一批民用的伊爾76飛機,略加改裝也用來向阿富汗空運人員裝備,發現效果甚佳。
抗擊打能力再強,伊爾76也就是個運輸機,為了讓它在碰上追擊的戰鬥機時有一定的自衛能力,伊留申設計局在伊爾76的尾部設計了一個炮塔。
尾炮上是炮手操作室,再上方是火控雷達
這個尾部炮塔裝有兩門雙聯裝的23毫米機炮(也就是一共4根炮管),可由一名獨立的炮手,在「氪星」火控雷達的幫助下進行射擊。
但實際上這個尾部炮塔的作用很有限,真碰上戰機攔截,沒有戰機護航的伊爾76也只能乖乖聽話了。
在1995年,阿富汗塔利班就曾用一架米格21攔截了一架伊爾76,機上7名俄羅斯人(伊爾76常規機組人數就是7人)只能在塔利班的要求下降落在了坎大哈。
7名俄羅斯人駕駛一架民用伊爾76往阿富汗運軍資
但這7名俄羅斯人可以說是藝高人膽大,剛剛湊齊機組人數就從阿爾巴尼亞起飛,準備向阿富汗總統布爾漢努丁·拉巴尼運送30噸武器裝備。
這架伊爾76被迫降落在坎大哈後,成了阿富汗和俄羅斯換囚談判的籌碼,但俄羅斯宣稱從未關押任何阿富汗公民,導致談判一直僵持了一年多。
這一年多里,這7名俄羅斯人也沒閒著,一直計劃著逃跑,而且打算怎麼來的就怎麼回去,也就是準備開著那架伊爾76逃出阿富汗。
塔利班得到了一架伊爾76自然也不會讓它吃灰,反倒是讓這7人定期進行維護,只不過派了6名塔利班在一旁看守。
基輔航空博物館的伊爾76
1996年8月16日,機會來了,6名塔利班裡有一半人去禱告了,於是這7名俄羅斯人就幹掉了剩下3人。同時快速啟動了這架伊爾76進入了跑道滑行,等到塔利班反應過來,飛機已經上天了。
這架伊爾76起飛之後徑直進入了阿聯的空域,並且聯繫上了俄羅斯政府,時任俄羅斯總統葉爾欽親自打電話給這7名機組人員,祝賀他們成功逃脫,並派專機將他們接回了俄羅斯,而這架成功逃出的伊爾76至今仍在運行。
2021年這架伊爾76還到過北京
伊爾76的總設計師諾沃日洛夫曾說:我們製造的伊爾76飛機,每一種型別都有較大的改進潛力。
確實,像伊爾76這樣的大飛機,往往不會只作為運輸機使用,而是會作為一系列大型飛機的載機平台,而這也是伊爾76歷經半個世紀,仍在全球各地服役的原因。
俄軍擁有大量的伊爾76
基於伊爾76,發展出了空中移動醫院伊爾-76MD Skal'pel-MT、空中加油機伊爾-78、海上搜救飛機伊爾-84、空中預警機A50/A100,還有用於消防的伊爾-76-Firebomber、用於機載雷射武器試驗的Beriev A-60、用於太空人零重力訓練的伊爾-76K、用於發動機試驗的伊爾-76LL,還有各種五花八門的民用版改型。
A50U
作為空中加油機的伊爾78基本不用進行較大的改動,在貨艙內可放置兩個重達14噸的油箱,加上自身的燃油,總燃油量可達92.8噸,可為1000公里內的受油機提供至少65噸的加油量(改進型伊爾78M可在1800公里內提供至少65噸的加油量)。
第203近衛加油團的伊爾78
原本伊爾-76MD上的尾炮在伊爾78上被拆除,變成了空中加油操作員的觀察窗,分別在兩側機翼外側、機身左側裝備了三台UPAZ-1型空中加油吊艙,在空中可同時為三架受油機加油。
印度空軍伊爾-78為兩架幻影2000戰鬥機提供空中加油
不過,軍用運輸機伊爾76M依然是伊爾76的主要型號,後又推出改進型的伊爾76MD,目前最新的就是改換PS-90A發動機的伊爾-76MD-90A,相較於之前使用的D-30KP發動機,單發最大推力從12噸上升到15噸,最大載重也從40噸增大到了52噸。
伊爾-76MD-90A
甚至,在必要的時候,伊爾76還能充當一下轟炸機。不僅其尾炮可以在低空低速飛行時進行對地面目標進行掃射。
伊爾76的尾炮
其兩側發動機的外側還可加裝4個UBD-3DA通用掛架,最大可以攜帶500公斤的無制導航彈。並由位於機首導航艙內的導航員使用手動操作的NKBP-7轟炸瞄準具投彈。
伊爾76可安裝無制導航炮
我國也曾大批進口伊爾76,在塔什干航空工廠於1997年前生產的950餘架中,就有14架是為中國生產的。這14架伊爾76最初掛在中國聯航的名下,在2002年則全部轉隸中國空軍。
中國空軍的伊爾76
2004年,中國空軍又曾向俄羅斯採購34架伊爾76MD和4架伊爾78加油機,但最終由於塔什干飛機製造廠的倒閉而不得不終結合同,只好在世界各地找二手的伊爾76,只要升級到伊爾76MD標準咱就收,但到2015年也才弄到了10架。
在運20服役之前,伊爾76是我國空軍運輸力量的絕對主力。
我軍的伊爾76機群
2010年4月14日玉樹大地震,空軍兩架伊爾76大型運輸機,運送第一批中國國際救援隊隊員於當日20時到達災區,火速開展救援任務。
2011年2月,利比亞危機,中國空軍動用4架伊爾76,從烏魯木齊起飛,中途在喀拉蚩、喀土穆加油後,飛抵利比亞撤離我國公民。
2020年2月2日,8架伊爾76MD運輸機輾轉全國各地,將分散在各地的795名人民軍隊醫務者和58噸物資運抵武漢。
伊爾76運送醫務人員抵達武漢
不過,伊爾76畢竟依賴進口,而且塔什干飛機廠已經倒閉,使用伊爾76不是長久之計,所以在我們國產的運20大量服役後,就接替了伊爾76的主力地位。
中國空軍運20
2020年8月,我軍受邀參加俄軍「高加索2020」戰區級戰略演習,全部參演部隊均搭乘空軍的運-20,從中國境內出發直抵預定演習場,而這也是我軍首次使用運-20戰略運輸機實施跨境整建制、重型裝備運輸任務。
2022年4月9日-11日,三批各6架次運-20向塞爾維亞交付其購買的FK-3防空飛彈,創下了運-20赴海外執行任務的數量記錄。
我國真正意義上的首款預警機空警2000,使用的也是伊爾76平台,並且原型機就是以俄軍的A50預警機為基礎進行研製的,在我們前面提到的中國空軍訂購的14架伊爾76中,就有4架後來變成了空警2000的載機平台。
空警2000預警指揮機
預警指揮機的各項關鍵技術我國早已突破,我國也是世界上少數擁有獨立研製預警機能力的國家,只不過一直受制於載機平台上,只能進口伊爾76進行改裝。
未來,相信基於運20平台的國產預警機、加油機都會出現,但就目前來看,伊爾76仍不失為一款優秀的運輸機,不僅俄軍還會繼續使用,我國空軍中的現役伊爾76也還有很大的使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