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PP淘金熱退去,下一個野花盛開的時代是什麼?

2019-12-20   商業力智庫

它們就像是寒冷、孤寂的小行星帶,感受不到你的注意力如太陽光般的明亮和溫暖。在這場關於注意力時間的權力遊戲中,不僅每一類別的APP你可能只保留了一個;而且,像社交、遊戲、電商這樣的大類別應用甚至已經搶奪了許多小類別的用戶時間。


流量紅利結束、APP淘金熱退去,讓我們看到了裸泳者,也讓許多開發者和投資者空囊而回。現如今,對於那些仍想在移動應用領域畫餅的人,投資者應該會捂緊錢袋了。


在此,有必要反思一下,是什麼導致應用程式世界繁花墜落,以及哪些剩者將繼續為王。正如主文最後所言:用戶體驗很重要,但要記住,用戶「在哪裡」才能有如此體驗。否則,任何好的APP都像是被扔進數字荒漠。


年是iPhone誕生10周年。

10年之間,與iPhone相伴而生的App Store更是催生了一個龐大的應用生態系統。

移動數據分析公司Flurry年初的一份報告顯示,該行業現已成熟,並達到了飽和的臨界狀態。雖然仍有增長的勢頭——APP的使用率比去年增長了11%,但增速卻正在放緩。許多APP目前是通過犧牲其他APP為代價來實現自身的增長,而在此之前,所有類別的APP都在同步增長。


這表明APP已經在占用有限資源即用戶時間上達到了最大極限。換言之,一個新的APP想要吸引關注,意味著它必須從其他的APP那裡奪取用戶。這對於新的APP而言可能會成為一個的問題,它們將與目前的行業領跑者相較量,比如Facebook、Messenger、Gmail、Instagram等。


APP淘金熱可能已消退

毫無懸念的是,對於社交網絡和消息類APP來說,2016年是一個大好年頭,其使用量的增長率比2015年攀升了44%,使用時間同比猛增了394%。


增長歸功於以下幾種因素:智能設備的普及、更快速的移動寬頻、支持語音和視頻呼叫的新功能、支持集通信和娛樂於一身的組合、直播實況內容的添加和「I一代」(指智慧型手機面世時仍是小孩而現在則擁有移動設備的青少年)成長等等。


然而,社交網絡和消息類APP的增長是以犧牲其他類別APP的利益為代價的。


例如,個性化類別的APP已失去最大的增長動力,使用率下降了46%。


遊戲類APP的使用時間也減少了4%——這個下跌雖然微小,卻道破了它們的短暫性。


在2016年實現增長的其他類別APP還包括商業和金融,用戶使用時間增加了43%;購物類增長了32%;體育類增長了25%。


總體而言,APP使用率增長的放緩,標誌著淘金時代的結束和市場的成熟。新APP將更難獲得用戶,更多的創業公司不得不使出各式花招,例如按用戶通訊錄來發送垃圾信息以推動使用率的增長。或許這一領域將出現更多併購,而依賴風險投資支持的APP則將在耗盡資金之後關門大吉。


蘋果、谷歌、微軟等都在尋找下一個開發者平台。有望脫穎而出的是那些針對可穿戴設備、聯網電視、媒體播放器、機器人的APP,最具前景的下一個前沿領域似乎是語音交互,2017年,亞馬遜很可能將會憑藉其Alexa語音助手及許多附加組件在「應用程式」生態系統中一展身手。


擊垮APP世界的並非下一代計算

有人說,現如今市面上的APP將逐漸被虛擬機器人所代替。「正如客戶端已被網站所取代一樣,移動APP很快也會被聊天機器人所代替」,TechCrunch在2015年度報告中這樣說。


但其實,將虛擬機器人和APP兩者對立起來的做法毫無意義。虛擬機器人不能夠解決如今APP的問題,反之亦然。真相是,下載量的縮減是因為市面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垃圾APP。


人們真正需要的是可以解決問題的APP,可以讓生活更便利,可以提供無縫對接的服務,可以讓生活更豐富多彩。然而,人們卻對許多APP的體驗感表現出極其失望和不滿,這才是APP下載量下降的原因。


用戶並非要遠離移動設備,而是希望其體驗更加深入。美國網際網路公司Dscout稱,用戶平均每天點擊手機的次數為2617次。Gartner預測,全新的數字體驗將通過VR、AR以及混合現實(MR)將人們帶入無休無止的虛擬互動中。


或許更重要的是,用戶將相當多的時間花在了他們最常使用的APP上。那麼,那些新的APP該如何突出重圍,贏取用戶的青睞?


垃圾APP好比毒藥

現如今,市面上幾乎所有的APP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缺陷,而這些缺點並不都是顯而易見的。每個應用都沒有將重點放在為用戶創造令人驚嘆的用戶體驗上,並沒有在那些極細微的互動設計上注入更多的精力與時間。


《設計心理學》一書作者唐納德•諾曼(Don Norman)認為,「用戶體驗包含了終端用戶與一個企業、它的服務以及它的產品交互的所有方面」。


這話聽起來有些荒謬,但是,要在用戶體驗設計上達到心理學中「正念」的標準是至關重要的。可惜的是,正如諸多科技流行語一樣,人們完全誤用以及濫用了用戶體驗這一詞彙,甚至混淆了它與用戶介面的概念,造成很多麻煩。


就像一輛汽車,華麗內飾好比用戶介面。而用戶體驗的根本在於,操作介面的位置要合理,汽車不僅能開動,而且還讓駕駛者感受到無窮樂趣,這才是精髓所在。


那些粗製濫造的APP對整個移動生態系統都產生了消極影響。在應用商店裡,一個4.5分的應用和4.3分的應用看起來差距不大,但其中的利潤之差卻是相當驚人的。


在哪裡創造用戶體驗?

App革命已死?事實上,數年前就已沉寂。


而今,一種全新的運動正在取代它的位置——體驗革命。


市面上有如此多的APP,但真正能改變遊戲規則的,是那些超越設備層面、影響你的日常體驗的應用。以Uber為例,其APP雖然不能改變遊戲規則,但在影響用戶打車體驗上的強大力量,足以給整個計程車行業造成震盪。現在,可穿戴設備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


可穿戴設備已經將體驗革命推入高速,但是有一點對體驗革命甚至更重要,開發者一定要牢記於心:體驗的效果在於你在什麼地方進行體驗。你是否曾經試圖用iPad在強光下讀電子書籍?如果是,你就知道我在說什麼。


把「在哪裡體驗一款APP」作為基本開發原則,是幾年前我在肯亞時領悟到的。當時,我和同事參觀了一處貧民窟,一家公司正在致力於把生態廁所帶給當地居民,每個生態廁所都有一家特許店來管理和經營,它們需要跟蹤使用情況,以安排合理的廁所分配和廢物清除時間表。但它們都是用筆和紙來記錄。


於是,我建議應該開發一款移動APP來提高效率。這時,夥伴提醒我,這是在肯亞的貧民窟,你的移動設備被搶劫的速度比你說「iPhone」這幾個字還要快。


是的,我可以寫出世界上最好的應用程式,給用戶帶來無與倫比的用戶體驗,但是,我忘記了「在哪裡」用戶才能有如此的體驗。忘記這一點,就註定會將任何好的APP扔進數字荒漠。


如何樹立驅動成功的核心價值觀

你把公司建立於怎樣的價值觀之上,世界就會知道你覺得什麼重要,以及你能為世界帶來什麼——

  • 初創公司應該早早就確立價值觀,而不是等到賺錢後再「追認」。
  • 美國LeadPages網站統計稱,「公司簡介」一般是四個最常被訪問的公司網站頁面之一。遺憾的是,這卻是企業最不夠重視的頁面,而浪費了創造、表達和傳播公司核心價值觀的最佳介面。
  • 讓團隊共同表達和分享公司價值觀,有助於產生更強大的團隊文化和協同效果。
  • 有利於闡明你的USP(獨特銷售主張)和競爭優勢。產品的價格和銷售產品的能力與消費者對你價值觀的看法有直接關係。
  • 有利於吸引人才。你想要的並不是一堆唯唯諾諾的員工,肯定是與你價值觀類似的人。那就在招聘需求中列入——物以類聚。
  • 最重要的是,與你的客戶及合作夥伴分享,用一種深刻的方式表達價值觀將能夠加深你與現有人脈之間的紐帶。


真正領導者的9種行為特質

  • 先聆聽後行動。
  • 不會意氣用事,不會在情緒失控時做決定。
  • 深知自己的「盲區」。
  • 從不會希望自己是團隊里最聰明的人。尋找眾多有識之士為其效力。領導要做的只是「統領全局」。
  • 過程與結果並重。深知傑出並非一蹴而就。
  • 給出的反饋是有建設性的,而不是負面消極的。
  • 勇於承擔。說出「這不歸我管」的人不值得我們效仿。
  • 積極的文化觀。追求業績固然重要,但催生業績的公司文化必須是健康向上的,而非血汗工廠式的。
  • 自有妙計。而不會說「這不可能,我們做不到嘛」。

打造個人品牌,或許你正在犯下的四個錯誤

  • 過於以自我為中心。事實上,建立關係比一味集贊和吸引粉絲更重要。
  • 刷粉刷量。人們很快就會知道你與粉絲並沒緊密接觸,將削弱你希望建立的任何信譽。
  • 想憑藉頭銜脫穎而出。比如「XX專家」、「無與倫比」、「一流」。但事實上,公眾會覺得你虛偽、不可靠,甚至把你當作招搖撞騙者。對策?讓事實說話,在每一篇博客、視頻中證明你的專業知識是長期積累的結果。比起自吹自擂,這樣人們會更容易相信你。
  • 標題黨。那些流行的標題秘笈會給你帶來成百上千的點擊量,但卻會讓你變得得意忘形,逐漸成為騙點擊者,最終傷害到人們對你的信任。

企業家們好,我司聯合國內上百家天使和風投機構尋找項目股權投融資合作。

1:農業(種植、養殖、養老)重點關注。 2: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

3:連鎖餐飲、商貿、化妝品業。 4:網際網路、物聯網、APP行業。

5:醫療設備、生物醫藥、健康行業。 6:文化、教育產業。

7:商業、旅遊、礦產、地產 8:創新型傳統行業。

9:汽車產業鏈。 10:高利潤、高成長性及國家支持等

  • 營業額500萬以上!
  • 合作對象是企業最大股東,非決策人勿擾!

有需要做股權融資,對接投資人請點擊左下角連結填寫項目信息!會有專業人員聯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