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故事 我有酒」 帶上你的故事跟我走

2023-05-12   王喜慶

原標題:」你有故事 我有酒」 帶上你的故事跟我走

最近突然想追究一句有意思的話「你有故事我有酒」的出處在哪裡?一查百度發現有點亂:大部分解釋說是一句歌詞「帶上你的故事 我這裡有酒 三言兩語碰著杯……「;也有說是一句詩」 你有故事我有酒,杯無餘滴話無多。」還有說是出自電視劇康熙微服私訪,其實這些都不足為憑.

而我感覺這句話似乎是旅遊興起後才出現的,因為只有旅遊的人才會有這樣的感觸.也只有人生閱歷豐富的人才有資歷去換酒喝.這讓我想起來在黔東南的牛頭宴上,苗家姑娘的勸酒歌和」高山流水」」五湖四海」的敬酒中,把個漢子喝的醉了一周;也讓我想起在遼寧赫圖哈拉村努爾哈赤家的炕頭上,吃著火鍋喝著啤酒,一出屋就」醉」倒了兩個姑娘,後來才發現是二氧化碳中毒.這些故事並不是換來的,而是喝出來的.

中國人無論是歷史文化還是食文化都離不開酒文化.比如」酒逢知己千杯少」」朋友來了有好酒」」青梅煮酒論英雄」」一曲新詞酒一杯」等等、等等.酒似乎是大腦思維的發泡劑,以至於李白斗酒詩百篇.可見酒在中國文化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位置.

近日參加了第五屆印象·衡水老白乾酒文化節三大論壇之一的《衡水老白乾文化戰略發展論壇》,其中的一些研究和觀點令人耳目一新: 早在史前時期,我國釀酒已出現,新石器時代北方的龍山、紅山文化,南方的河姆渡、良渚文化等都有原始酒文化的實證。三代時期,夏人善飲酒,爵是夏朝的酒器;商代盛行飲酒,殷商甲骨多有記載,所謂「酒池」形容貴族飲酒之盛;周代出現「酒祭文化」「酒儀文化」,並納入「周禮」,立法管理。從商周至春秋,釀酒、酒具製作技藝明顯提高,飲酒方法也更加講究。

老白乾酒的歷史發展脈絡更是清晰: 始於漢、盛於唐,於明朝的時候被列為國宴用酒,並出現了 「古桃城雖不大,燒鍋卻有十八家的盛況」, 1915年老白乾參加巴拿馬萬國物品博覽會,獲得了當時的最高獎項——甲等大獎,而京杭大運河則把衡水老白乾運往了大河上下、大江南北,使之享譽神州、名揚海外。

老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其實酒也是如此.歷史上位於華北大平原的衡水也是魚米之鄉,富饒的土地讓這裡有了自己的美酒.並且在制酒工藝上形成了獨特並且無法效仿的工藝,比如它的桃花粬、地缸發酵、以及續茬配料混蒸混燒老五甑工藝等等.

說到這裡我想起了不久前的一次團聚.我們中學同學高中畢業於1972年,而後分散在天南地北,甚至有的還去了大洋彼岸.去年大家醞釀要來一次盛大的畢業50周年聚會.大家在聯繫好了母校、選定了五星級酒店、定好了菜單後在喝什麼酒上發了愁,有的同學提出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名酒來招待大家.這時老班長站出來說:咱們當時學農也好下鄉也好,在老鄉家裡過年喝的是老白乾,這次咱們老同學聚會,就喝老白乾!由此可見,酒似乎是一顆鉚釘,把人的記憶牢牢的釘在了歷史的某一個時刻.

你有故事我有酒,促膝把盞靜靜聽.來吧——斟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