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何時能一舉扭轉乾坤?

2023-10-16     張春林

原標題:市場何時能一舉扭轉乾坤?

春哥祝各位平安吉祥,萬事如意,願山河無恙,眾生皆安。

昨天下午春哥錄製了每周一期的周視頻,已經發布, 還沒有看的同學記得過去回看。周末監管層釋放出系列利好消息,但今天市場對利好並不感冒,仍然我行我素,震盪下行,其中深證成指破萬點,創出本輪調整新低至9889.66點,創業板指數破新低至1949.33點,如果不是尾盤股指上收,全天走勢會比較難看。

今天滬指的絕對跌幅雖然不算太大,但一共有近五百隻個股創出今年新低,其中按市值排名從大到小有:寧德時代、五糧液、海天味業、中國中免、金龍魚、洋河股份、萬科A、中國國航、航發動力、晶科能源、上海機場、TCL中環、愛美客、大全能源等,這些大市值股票創出新低,對市場人氣打擊尤其明顯。

大市值個股的破位下跌,還是與北向資金的流出有一定關係,畢竟近期寧德時代、貴州茅台這些頭部公司,持續被北向資金減持,股價同步震盪回落。

如果再對比今天北向資金和大盤的分時圖,我們發現二者幾乎神同步:

從這個對比當中,我們發現,只要北向資金加速流出,指數基本都是下跌,北向資金停止賣出,指數就獲得了喘息的機會,尾盤北向資金回流,指數出現一波「回勾」走勢。

其實倒不是說北向資金的威力有多大,主要還是市場缺乏增量資金,內資機構沒啥存在感,在市場低迷的時刻,北資就成了關鍵的少數派,對市場發揮了很大的槓桿作用。

從近幾個月歷史表現來看,北向資金單日凈流出50億元的交易日,大盤幾乎就沒有上漲的。

不過,客觀地說,北向資金短線雖然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對盤的負面衝擊其實是在遞減的,換句話說,就是市場對北向資金的持續流出,已經出現了一定的免疫力,同時流出50億,半年前對市場的衝擊力,明顯大於現在對市場的衝擊力,市場對北資的流出,已表現出一定的適應性和抗壓能力。

市場未來的回穩,一方面要看北向資金什麼時候終止這種持續流出的趨勢,而這取決於美聯儲加息的拐點以及國內經濟復甦的進程,另一方面則看資金面上有沒有增量。

這就像多空雙方的拔河比賽,現在雖然還是空頭占優勢,但似乎也沒有壓倒性優勢,雙方都有點人困馬乏,體力不支,如果多軍當中突然出現一隻奇軍增援,就很容易一舉扭轉乾坤。

這就是我一直強調,市場盤面很輕的原因,在這裡稍微有一些風吹草動,股指就容易出現較為劇烈的波動,無論是上漲還是下跌,因為想買的現在可能手裡余錢也不多了,想賣的現在的確也賣不動了,就僵在這裡了。

前期市場出台了不少利好政策,可以說大家想到的沒想到的,幾乎都拉出來了,但市場還是沒有挺起脊樑,難免可能會讓一些人進一步喪失了信心,認為救不起來了。但我們知道,歷史上無論哪一次的政策救市,都不是藥到病除,立竿見影的,都有一定的滯後性,這一次也不會例外。

前面政策更多是立足於修補漏洞,減少做空的壓力,比如提高融券的保證金比例,規範大股市減持等政策,但是在增強多軍方面,除了近期匯金增持四大行外,還需要更多的綜合性手段,最終將會出現一種壓倒北向資金的力量,形成趨勢的真正逆轉。

現在,市場就處於這種積累階段,這個過程當中,投資者心態就是煎熬,股指的表現就是縮量震盪,重心緩慢下行或者盤整,讓很多人熬得沒有了脾氣。

所以,有時候鈍刀子割肉比快刀斬亂麻,更讓人感覺到難受,前者是空間不大但時間挺長,後者是空間大但時間短,你還來不及感受疼痛,就已經結束了。

目前位置上,我依然願意站在多頭陣營,為多頭搖旗吶喊助威!

好了,今天就簡單寫到這裡了。

詳細內容可以看一下周日下午的周視頻分析。

【風險提示:本人執業編號:A0690623040006,本文觀點部分引自國盛證券和華安證券等券商研報以及WIND資訊,不代表所屬機構觀點,僅供參考,文中所列個股案例,不作為具體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6f7b96b1e12e577b8145db37b696e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