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渴望談判的信號!普京上任後僅隔一天,澤連斯基便從通緝名單中消失

2024-05-10     瑜說還休

原標題:俄國渴望談判的信號!普京上任後僅隔一天,澤連斯基便從通緝名單中消失

據「央視新聞」報道稱:「當地時間5月9日,據俄羅斯內務部網站顯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和烏克蘭前總統波羅申科從俄羅斯內務部的通緝名單資料庫中消失,原因不明」。

而就在此前的5月7日,普京正式宣誓就職,開啟了其第五個總統任期。

這兩件大事,中間僅間隔了一天——這是一種巧合嗎?如果說是巧合,估計也很可能是一種「歷史性的巧合」!

因為,這很可能是普京再次坐穩位置後,要為目前陷入僵局的俄烏戰爭走向談判解決,留下了可有退路的一把重要梯子——畢竟,總不能去找一個你正在通緝的人說:嘿,來吧,夥計,咱們坐下來談談!

此前,面對總統競選中的普京,顯然會表現出更為強硬的態度,這是其必然要向選民展示的一面——那時,是不可能撤去對「司機」的通緝令,否則,必會對其選票有所影響了。

但現在,已經再獲總統寶座,不會出現簡體中文網上看笑話的「成為『晉涼帝』」後,普京不僅有了又一新的總統任期,甚至還有可能,就此「將總統寶座坐穿」之下,其就此贏得了施展不同手段的空間。

而如何更早地結束這場戰爭,其實,才是決定普京是否能坐穩總統寶座的關鍵了。

輸掉「對烏戰爭」?——顯然,普京和俄羅斯無法面對、難以承受這樣的現實!

就像「普京大腦」、「俄國國師」的亞歷山大-杜金,在剛剛結束的莫斯科勝利紀念日閱兵後,於中國的社交媒體上如此所言:

「在烏克蘭危機延宕的背景下,此次閱兵不僅僅是對過去的一種紀念,更像是對未來的預示。如果俄羅斯在此次軍事行動中失敗,我們將作為一個大國走向滅亡。正因如此,普京將會不惜一切代價戰鬥到底」。

——普京和俄羅斯會不會「不惜一切代價地戰鬥到底」?其實很難說。

畢竟,烏克蘭的背後是北約,而現在戰爭陷入膠著狀態,如果這般延續下去,想一想當年蘇聯侵略阿富汗的結局,俄國人比誰都會心裡跟明鏡一般。

現在,顯然就是俄國更想早日結束戰爭的一方,那麼,方式或就只有一條——先走向談判這一步,然後力求結束爭端。

而普京在其宣誓就任總統時,其中有兩段話,已或明或暗地表明了其想要談判的渴望。

在中國新聞網的中文報道中,普京宣誓的第一句話就稱:「我宣誓,在行使俄羅斯聯邦總統權力時,尊重並保護人類與公民的權利和自由,遵守和捍衛俄羅斯聯邦憲法,捍衛國家主權、獨立、安全和領土完整,忠實地為人民服務」。

注意看,普京說的第一句承諾,就是「尊重並保護人類與公民的權利和自由……」——其言保護「人類」,而非特指的「俄國人民」,如此廣義的「人類」表述,這種「國際主義精神」,難道不也就將烏克蘭人也包括在內了嗎?這或許,就是一種暗示吧?

在宣誓過後,普京還向其國民發表簡短就職演說,其中,他更是非常明確地表示:「俄不拒絕與西方國家對話,包括關於安全和戰略穩定的會談,但只能在平等、尊重彼此利益的基礎上。俄將繼續致力於建立多極世界秩序以及平等和不可分割的安全體系」。

「俄不拒絕與西方國家對話」——這就沒有任何遮遮掩掩了,就是明確在向西方國家釋放出想要和談的信號。

所以,在間隔一天後,澤連斯基總統快速地從俄國內務部的通輯名單庫中「不翼而飛」,這絕非報道中所言的「原因不明」——而應該說,原因大致明確:俄國就是要先自我主動解除談判的這一個障礙,以此釋放出希望和談的信號。

而談判,最重要的基礎,其實就是「妥協」二字!

現在,已開始坐穩新一任期的普京,以及俄國,能有多大退縮、妥協的空間呢?這顯然才是決定性的因素!但目前尚無公開的信息,其更可能會放到私底下的談判中較量。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俄國如果以目前拿下的戰爭結果作為談判底線,則除非其繼續打下去,直到全面打敗烏克蘭,所以,目前來看,普京想要走上談判桌,就要看他的妥協底線在哪兒——且還得看這是不是烏克蘭和北約、美國想要的東西了。

既然杜金都已明說了:「如果俄羅斯在此次軍事行動中失敗,我們將作為一個大國走向滅亡」——那麼,通過談判,就要雙方都做出一定的妥協,才能達成一致的共識,方能避免戰爭無限期耗下去,則就可以避免普京總統位子的不穩,以及其個人歷史地位的相對錨定和俄國國運的持續穩定。

而走向談判之路的關鍵看點,顯然就是普京能對目前吞下的烏克蘭國土,還能願意吐出來多少——並且,是否能與澤連斯基的烏克蘭及北約、美國的底線重合才行。

當然,還有一種設想,就是烏東地區選擇中立性獨立——形成類似於塞爾維亞與科索沃目前的情形,這或許亦非不可能,這樣或可以讓俄烏在談判中,都能各退一步,讓這場戰爭得以都能有「尊嚴」地解套。

普京目前表現得有點急切的談判願望,不知能否很快達到,但是,普京發動的這場戰爭,最終還得主要靠他自己這個系鈴人來解決——而從目前俄國更為渴望談判的心情與表現上看,雙方最終走上談判桌,或許仍是大機率事件。

那麼,對於似乎置身事外、但卻明著暗著與之有著千絲萬縷影響的中國,也應早早做好預案!

像馮玉軍教授對俄烏戰爭的論述,就很有啟發性:「在俄烏衝突延宕的情況下,有關中俄關係『無止境、無禁區、無上限』的說法,淡出了官方的話語體系,『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基本原則重新回歸,中俄關係更加明確地定位於『永久睦鄰友好、全面戰略協作、互利合作共贏』」。

如果最終,俄烏戰爭通過談判和平解決,則俄國既不太可能完全倒向西方,也不會因為失敗而解體,這就不會給有著數千公里相鄰國境的中國,帶來難以預知的局面——因此,對於中國來說,俄烏早日談判結束戰爭,也必然會是中國所希望的結果。

當然,有人或會說,這樣的話,美國不是就能騰出手,專門針對其心目中的頭號對手——中國了嗎?

其實,俄國在此戰過後,其骨子裡的傾向西方思想,就會有較大程度的動搖,則中俄的「背靠背」形勢與深度,只會因此於無形中加深與擴大,這仍然是有利於中國對抗美國的局面。

那麼,在無法自主決定戰爭的結束時間之下,俄國表現出希望走向談判的傾向——在獲得和失去相應的一些利益後妥協,讓其國家保持穩定的局面,不致瓦解和分崩離析,而普京也能平穩走完其歷史使命,顯然,這才是俄國人最想要的結果了。而作為有著交叉利益的中國,顯然對此,也是樂見其成。【原創評論:瑜說還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633cccdf6fca03b918eb74bfa31f9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