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三十六佛、十八菩薩、十八伽藍分別是哪些?建議收藏!

2024-09-27     千秋文化

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原名悉達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凈飯王之子。因其是釋迦族人,所以取法號「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聖人」。據傳在29歲時出家修行,在6年苦行中,他遍訪名師,與社會各個階層人民接觸、交流,形成了一整套宗教哲理觀點,最終修得正果。釋迦牟尼80歲時在娑羅雙樹下逝世,目前佛教已傳播到世界各大洲。

佛教里有許多至高的佛陀、菩薩、伽藍,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佛教中的三十六佛、十八菩薩、十九伽藍分別是哪些。

三十六佛

「佛」一詞是從古印度的梵語(buddha)翻譯過來的,原來的意思是「覺者」,也就是有「覺悟的人」。「佛」的定義是對有大智大慧的人的一種尊稱。在古漢語裡「佛」是個形聲字,從人從聲部弗。弗,是個副詞,解釋為「不」的意思。佛也可以解釋為是,不一般的人了。

佛教中的三十六佛分別是:南無燃燈上古佛、南無藥師琉璃光王佛、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過去未來現在佛、南無清凈喜佛、南無寶光佛、南無慧炬照佛、南無海德光明佛、南無大慈光佛、南無慈力王佛、南無賢善首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廣主嚴佛、南無寶幢王佛、南無彌勒尊佛、南無無量壽佛、南無接引歸真佛、南無金剛不壞佛。

南無毗盧屍佛、南無龍尊王佛、南無精進善佛、南無寶月光佛、南無智慧勝佛、南無世靜光佛、南無日月光佛、南無日月珠光佛、南無現無愚佛、南無婆留那佛、南無那羅延佛、南無功德華佛、南無才功德佛、南無如手團善游步佛、南無旃檀光佛、南無摩尼幢佛、南無金華光佛、南無才光明佛。

十八菩薩

菩薩是"菩提薩埵"之略稱,意即求道求大覺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提」是覺、智、道之意,「薩埵」是眾生、有情之意。與聲聞、緣覺合稱三乘,又為十界之一。世間用泥塑、木雕等進行菩薩像的塑造,便是將菩薩的精神形象化。

佛教中的十八菩薩分別是:文殊菩薩、准提菩薩、虛空藏菩薩、金剛手菩薩、金剛拳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日光菩薩、月光菩薩、彌勒菩薩(未來佛)、地藏王菩薩、除蓋障菩薩、藥上菩薩、救脫菩薩、寶檀華菩薩、無盡意菩薩、藥王菩薩。

十八伽藍

「伽藍」是梵語「僧伽藍摩」的簡稱,原意是指僧眾共住的園林(即寺院),同時也是佛教寺院守護者的通稱。「伽藍」又作伽藍十八善神、護伽藍神、守伽藍神、寺神。狹義指伽藍守護神,廣義泛指所有擁護佛法之諸天善神。

十八伽藍之分別為:美音、梵音、天鼓、嘆妙、嘆美、摩妙、雷音、師子音、妙嘆、梵響、人音、佛奴、頌德、廣目、妙眼、徹聽、徹視、遍視。

十八伽藍都是古印度神話中的神祇,後增加了關羽,成為了十九伽藍。

寫到最後

佛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於印度,生根於中國。佛教的傳入,不僅對中國本土文化帶來衝擊,同時也對本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佛教的傳播也對人類文化交流、和睦相處具有極大的意義,對整個世界文明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促進作用。歷史上許多高僧、學者及佛弟子,都曾對此作出過卓越貢獻。

大家如果還有別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進行留言和討論,同時也歡迎收藏和轉發。(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5cffa7074bfbce71c090594238418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