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居農業:年營收達2.8億元,爭做紅螯螯蝦育繁推一體化領軍企業

2022-07-29     35斗

原標題:福居農業:年營收達2.8億元,爭做紅螯螯蝦育繁推一體化領軍企業

本文來自35斗微信公眾號,作者張玉潔。

2021年7月,農業農村部發布了《2020年全國漁業經濟統計公報》,該公報顯示,2020年我國漁業經濟總產值達2.75萬億元,已穩居世界第一,其中5.12%的苗種領域帶動了近76% 的其他領域發展,激活了近萬億產值的水產養殖行業。

水產種苗是種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同時也是水產漁業戰略性、基礎性的核心產業,現階段我國種苗業務市場空間大,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品種少,行業產能較小,遠不能滿足水產養殖業升級進步的需要。

儘管我國已經是水產養殖大國,但目前還不是水產養殖強國,截至2020年,我國水產新品種共有229個,僅占漁業總產值28.38%的海水養殖新品種多達92個,淡水養殖新品種不但數量較少,且羅非魚、鱉等產業已經處於景氣度下滑階段,因此對於具有高經濟價值的淡水養殖新品種市場需求巨大。

圖1:2020年全國漁業產值占比情況(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千際投行&資產信息網)

現階段我國淡水蝦養殖品種主要包括羅氏沼蝦、青蝦、克氏原螯蝦和南美白對蝦等,自2016年小龍蝦突然走紅,全方位帶動了養殖蝦全產業鏈的增值。據《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22)》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小龍蝦產業總產值為4221.95億元,同比增長22.43%,養殖面積超2000萬畝,隨著消費者對高端蛋白需求的持續增長,小龍蝦市場還在不斷擴大。

浙江福居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居農業」)正式成立於2017年,福居農業以龍蝦育種為產業切點,紮根於淡水養殖領域,主要以生物育種為核心業務,在上游提高種苗品質,擴大種苗育苗體量,下游推廣品種,帶動農戶實現規模化龍蝦養殖。

近期,35斗採訪了福居農業聯合創始人田佳鑫,她為我們系統梳理了福居農業的發展歷程、業務布局與未來規劃,仔細講述了龍蝦育種行業的未來趨勢。

(福居農業聯合創始人:田佳鑫 圖源受訪者)

立足紅螯螯蝦打造產業共富體系,福居農業已占據95%工廠化育苗市場

田佳鑫告訴我們,團隊早在2014年的時候就已經進入了農業行業,但彼時並沒有專業立足於龍蝦育種產業。他們最初是將浙江開化的有機農產品給城市埠做配送,一段時間過後農戶賺了錢,城市消費者也養成了對有機食品的消費習慣。但在此模式下團隊卻發生了不少虧損,因而他們決定要學習網際網路的產業思維,將一個單品做透,立足全產業鏈進行縱向發展。

在經歷了將近兩年的市場調研後,福居農業發現我國龍蝦等高端水產蛋白的市場還有所空缺,且2017年開始小龍蝦市場火爆,彼時的飲食文化,尤其是夜宵文化都離不開爆火的小龍蝦,於是福居農業看準入場時機,從此開啟了龍蝦育苗的旅程。

從2017年發展至今,福居農業的人員規模已達170人,其中技術研發人員占比為13%。公司主要針對紅螯螯蝦(又名:藍龍蝦)做生物育種,它原產於澳大利亞,是目前世界上最名貴的經濟蝦種之一。紅螯螯蝦不同於普通小龍蝦,它的出塘標準規格是1~2兩/只,且出肉率是同規格小龍蝦的1.7~2倍,是普通小龍蝦市場升級的優秀補充品類。

(紅螯螯蝦 圖源受訪者)

當談及為什麼選擇紅螯螯蝦這一品類,田佳鑫表示,首先是我國對紅螯螯蝦的消費需求旺盛,並且該蝦種無法自然越冬,這就決定了養殖端對種苗的需求同樣具有持續穩定的特點;其次紅螯螯蝦具有強適應性、強抗病性、耐低氧和成活率較高等特點,養殖戶接受程度高,具有明顯的經濟價值;最後福居農業探索並建立了一整套紅螯螯蝦養殖標準,在環境友好型的基礎之上也符合國家對養殖過程中的環保和耕地保護的要求。

田佳鑫告訴我們,目前福居農業的商業模式是給養殖戶提供紅螯螯蝦的種苗,待龍蝦成熟時進行回購,並進行統一銷售。在此過程中公司還為養殖戶提供農業保險或銀行信貸等產業服務,打造了一個集地方政府金融機構流通渠道養殖戶於一體的產業共同富裕體系。福居農業以產業園模式共富模式對養殖規模進行輻射和技術支持,在種苗環節,公司已經占據了工廠化育苗95%的市場,在終端環節占有紅螯螯蝦流通領域65% 的市場。在此模式下,福居農業2021年的全年營收達2.8億元,並預計在2024年達到20億元的營收規模。

(養殖基地 圖源受訪者)

福居農業不僅注重下游的市場消費,還注重上游的種苗研發。公司與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聯合布局了全球唯一的紅螯螯蝦種質資源庫,在育種、推廣技術、養殖技術、提取物加工等多個維度進行探索和研究。除此之外,福居農業還與浙江大學、海南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多所高校建立了技術和學術領域的合作,並且建立了福居紅螯螯蝦產業研究院。

目前福居農業的紅螯螯蝦已經入選浙江省科技廳「十四五」農業新品種選育重大科技專項課題、浙江省「十四五」期間水產養殖十大主推品種和浙江省2022年農業「雙強」項目。未來福居農業的科研目標是每年挖掘一個重要性狀關鍵基因每年開發一個重要性狀分子標記每年擴繁新品種蝦苗總量翻番

在生物育種領域持續發力,致力成為紅螯螯蝦育繁推一體化領軍企業

田佳鑫表示,現階段制約我國農業發展的核心問題是沒有大量的社會服務機構參與到農業產業鏈的建設、完善和優化工作中,而阿里、京東等網際網路巨頭進入農業行業,能在傳統模式上重塑一套適合當前農業發展的生態模式和業務模式,融合各方優勢,在金融服務、保險服務、再融資服務、物流運輸和消費需求等各方面加固薄弱環節,幫助各細分賽道打通全產業鏈,緩解當前的發展矛盾。其次,近幾年的新冠疫情對於龍蝦行業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儘管種苗在物流方面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消費者對高端蛋白的需求量有了明顯提升。

田佳鑫告訴我們,紅螯螯蝦是一個新型龍蝦品種,目前市場對專業人才的培養正處於瓶頸期,這是行業痛點之一。另外,相關產業鏈的不成熟、科研端企業的體量較小也是影響行業快速發展的根本問題。針對以上問題,福居農業正在加大科研端的投入力度和專業人員的培訓力度,致力於讓更多的人參與到紅螯螯蝦的行業發展中,一起共赴未來。

(紅螯螯蝦種苗基地 圖源受訪者)

35鬥了解到,截至目前,福居農業的融資總額已達5000萬元,現階段正在準備B輪融資,旨在加大生物育種的研發投入力度和提高商業模式的運營效率。未來福居農業有三個重點發展方向,一是在生物育種領域持續發力,力爭讓中國淡水養殖的生物育種領域走在世界前列;二是響應國家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的政策號召,不斷整合相關產業鏈的社會化服務,實現紅螯螯蝦的規模量產;三是科學地規劃後端品牌流通,致力於讓養殖戶收益最大化。

在採訪的最後,田佳鑫表達了她一直以來的願景,她希望在未來福居農業可以通過科技的力量推動產業發展通過自動化技術提高行業的生產效率通過品牌效應提升產品附加值,在機遇和挑戰並存的時代探索出適合中國市場的淡水養殖模式,成為紅螯螯蝦育繁推一體化領軍企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474b055186d01a650936a8b578db4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