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遊樂業,天坑絕壁上的馬蜂洞,探洞攻略

2023-12-06     樂玩日誌

原標題:冬遊樂業,天坑絕壁上的馬蜂洞,探洞攻略

冬遊樂業|天坑絕壁上的馬蜂洞,探洞攻略

樂業縣在百色市西部,這裡是地下暗河和明流相互交織頻繁之地,整個區域內目前發現主要地質遺蹟有天坑27個,其中超大型天坑2個,大型天坑7個,為世界第一天坑群。

冬季來樂業縣旅遊,可以看看世界最大的蓮花盆王,和國內罕見的天生橋,有深達365m的冒氣洞天窗;作為三次到訪大石圍天坑的旅遊者,樂玩君這次深入探秘天坑絕壁上的馬蜂洞洞穴內,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打卡攻略吧。

地點:廣西百色樂業大石圍天坑景區

主題:絕美的喀斯特溶洞景觀

關於馬蜂洞:

大石圍天坑絕壁上的馬蜂洞洞口,洞壁上發育有多達5層的典型水平邊槽,與河床相沉積層形成鮮明對比。

馬蜂洞沉積剖面厚14.1米,具水平層理和由粗-細的韻律層,其中富含植物孢粉化石,沉積環境為河流相,形成於2500萬年前。

馬蜂洞為一穿洞,北洞口位於窪地一側,標高1372米,南洞口位於天坑絕壁,標高1289米,洞長215米。

口有一大廳,面積1225平方米,中段發育較豐富的鐘乳石,下段有古近紀河流湖沼相地層剖面,證實該洞開於古近紀。

中洞洞口巨大,比馬蜂洞絕壁洞口低65米,兩洞壁相距僅1.5米。中洞為一盲洞,長155米,寬35-42米,22-45米,其末端與羅家天坑底部的垂直距離約30米,斜距只有41米。

地下河地質遺址

大約在2300萬年---2500萬年之間,大石圍天坑群地區由於受地殼運動和地質結構作用影響,地下暗河河床改道,河水逐漸消退,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看到奇特地下河地質景觀。地下河與天坑、溶洞、古生物化石等地質遺址景觀交相映輝,構成了一幅風光旖旎的山川畫廊。地下河地質遺址地層剖面,對研究該地區地質演變的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煉硝池🪷

馬蜂洞和中洞洞內,科考人員發現了人工過濾坑,爐心等一些人工製品的文物證據。考古學家認為,這裡可能是明朝早期煉硝的證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43d2e158b1434057396c73cff3dc6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