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只能搖竹筏到達的地方,不會這兩件事情的女孩是嫁不出去的

2019-12-10   百家旅遊媒體聯盟

當2003年,很多報紙雜誌上出現了兩個字:壩美。由於和陶淵明描寫得桃花源驚人得相似,被人們稱之為「最後的世外桃源」。越來越多的人聞風而來,來釋放自己的桃花源情結。

從此,壩美被拉入了世俗的時間與地域裡。其實,我很羨慕第一個發現壩美的外地人,他肯定似武陵漁人一樣,驚嘆於這裡的簡單與純粹。

地人都知道,壩美是只能搖著竹筏從村前村後的兩個溶洞進出方可到達的一個地方。那裡的壯族人們里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整座山谷就是他們開墾出的風景。

春天,桃花掩映綠水,金燦燦的油菜花搖曳著春風。人們毫不避諱地在河裡洗澡嬉戲,孩子們捉蝦摸魚,從小就有很好的水性。農閒時,人們喜歡在村子裡最大的榕樹下面嘮嘮家常、講講過往的故事。

在壩美,不會幹兩件事情的女人是嫁不出去的,一件是織布做衣服、另一件就是唱情歌。壯族女人很愛漂亮,心靈手巧,身上穿著的衣服全部自己縫製。

平日的打扮為黑頭帕、花頭巾,青、藍、黑、白色圓領、寬袖、寬腰、左斜襟圓擺衣,黑色長褲,繡花布鞋;盛裝時為黑底花格帕角包頭,黑、藍、紫色圓領、窄袖、窄腰、左斜襟鳥翅形圓擺衣,黑色百褶和長褲,腳穿繡花布鞋。

  壯族山歌的「么妹調」、「迎客調」、「敬酒調」等婉轉動人,聽說壩美村村長在大榕樹下用老輩人教的老調子,硬是把村裡的黃家美女對山歌對到了家中。

【貼士】

地址:位於雲南省文山州廣南縣北部八達鄉和阿科鄉交界處。村子四面環山,不通公路,進出寨子主要靠村前村後兩個天然的石灰溶岩水洞,村民們要摸著岩壁趟水、撐竹筏、劃獨木舟、坐小船,經過幾公里長的幽暗的水洞才能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