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寶寶含飯的因素很多,家長可以參考以下內容一一對應,進行調整:
調整寶寶食物的性狀
寶寶不適應當前的食物性狀,是造成含飯的主要原因。
7~9 月齡的寶寶食物性狀,應該從泥糊狀過渡到顆粒狀,10 月齡起可以嘗試較軟的手抓食物,12 月齡時可嘗試較硬的手抓食物。不同月齡需要選擇相應性狀的食物。
準備種類豐富的輔食
如果食物種類單一重複,無法引起寶寶的食慾。建議家長可以準備種類豐富的輔食,讓寶寶能夠挑選。
另外,也可以藉助不同種類食物多樣的色彩,搭配出繽紛亮眼的輔食;還可以藉助不同的模具,給輔食塑造出有趣的造型,如花朵、小熊、星星等,從而喚起寶寶的食慾。
創造專注的吃飯環境
周圍有趣的事情太多,會分散寶寶的注意力,讓他忘記嘴巴動作。
建議家長給寶寶創造一個專注吃飯的環境,規範就餐時間,固定餐桌餐位,不出現無關物品,如玩具、電視等,提示寶寶這是專門吃飯的時間地點,避免過多干擾。
準備適量的食物
準備的食物量太多,寶寶已經吃飽了但家長還在喂,寶寶吃不下時也會含飯,最後剩下的部分食物可以不用全部吃下。
出牙或口腔咽喉有異常
如果寶寶突然發生含飯行為,要注意他是否正在出牙,或者口腔、咽喉等部位是否有異常,並採取相應措施,緩解不適。
本文專家
周麗
合作專家
國家註冊營養師
張海英
審核專家
註冊營養師
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公共衛生碩士
策劃製作
監製:美麗
排版:月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295820a706efe3e00c84bdabfedef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