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大決戰?北約援烏豹2A4坦克,將與俄軍T-80BVM爭奪王者榮耀
又起波瀾!西班牙或向烏克蘭提供豹2A4坦克,對俄威脅尚待觀察。據參考消息網援引西班牙《國家報》消息6月6日報道稱,西班牙國防部近期對外表態稱,將計劃向烏克蘭提供隸下豹2A4主戰坦克。
倘若該計劃得到西班牙政府批准,將創下西方陣營自俄烏戰爭以來,首次向烏克蘭提供現代化主戰坦克的先例。至於具體數量與計劃進展,西班牙國防部並沒有做出詳細說明,這對時下正處於戰事劣勢中的烏克蘭來說,無疑又是一劑強心針。此外,有關外媒稱豹2A4主戰坦克的到來,將使俄軍面臨勁敵,目前而言還有待觀察。
隨著俄烏戰爭的持續深入,進而使得西方國家對烏軍援的力度也相應加碼,裝備範圍、輸送總數均呈高速增長態勢,短期內絕無降低的可能性。當然,雖名為「對烏軍援」,可天下終究沒有免費的午餐,烏克蘭肯定要在日後摺合市場價(大機率是親情價),或是通過變賣國家核心利益予以報銷。與此同時,在大批軍援源源不斷抵達烏克蘭的同時,相關國家也從中嗅到了商機。如北約體系內首開對烏提供坦克先河的捷克,以及緊隨其後的斯洛伐克,乃至於是提供總量截至目前最多的波蘭等國。
促使他們如此慷慨大方的背後,絕不是所謂的道義與責任,而是借著對烏軍援的名頭,藉機清掉本國大量老舊蘇式坦克庫存,從而再向別國以此作為討要的資本。比如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等國的主戰坦克缺口,將由德國兜底保障,目前僅有捷克獲得15輛豹2A4坦克。除了這批中東歐「倒爺」,其他西方國家則在此事上始終保持謹慎態度,比如至今都因對烏軍援態度消極,從而飽受譏諷與質疑的德國。
按照計劃,德國將向烏克蘭提供數量可觀的「黃鼠狼」步兵戰車與「豹1」主戰坦克,到截至目前,該計劃仍處於「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狀態中,惹得烏克蘭方面大為不悅。
總之,對烏軍援看似進行的如火如荼,相關國家表面鐵板一塊,但實際上卻是各有盤算。如波蘭、捷克等國只想從中分得一杯羹,外加實現拖垮俄羅斯的階段性目標;德法等國雖看似表態強硬,但真心不想讓戰爭擴大化,從而導致當下局勢徹底失控。
西班牙擁有整個西歐最強大的裝甲力量,是北約在西歐的大救星。西班牙陸軍目前擁有4個坦克營,6個裝甲騎兵大隊。西班牙的坦克營和德國國防軍編制一樣,都是重型坦克營,編有44輛坦克。而裝甲騎兵大隊是坦克和步戰車的合成營,下轄一個9輛坦克的坦克中隊。
西班牙陸軍共有現役266輛主戰坦克,其中包括212輛豹2E坦克(豹2A6的改進型)和54輛豹2A4坦克(還有54輛庫存坦克),規模之大,頂得上德國國防軍或者英國全軍了,是當之無愧的西歐裝甲部隊第一強國。
早在1994年3月,西班牙國防部為提升現有裝甲部隊戰鬥力,提出「裝甲2000計劃」,該計劃將為彼時服役在西班牙陸軍中的美製M47、M48、法制AMX-30E等坦克尋求出一款替代裝備。前兩型坦克誕生於上世紀50年代,後者則在70年代問世,儘管挺過了最嚴峻的冷戰時代,但在即將到來的21世紀,西班牙陸軍手中若無幾件稱手的傢伙什兒,實在是說不過去。
在經過詳細考察後,西班牙最終攜手與德國合作,並於1995年6月達成採購協議,總數達308輛。除在一年後由德國交付到位的108輛豹2A4坦克外,剩餘批次則由西班牙聖塔芭芭拉系統公司獲准授權生產,並接受一系列現代化升級改進,隨後統一命名為「豹2E」。因此此番西班牙對烏提供的豹2A4坦克,就是上述於1996年到貨的那批,截至目前已有26個年頭。
豹2A4主戰坦克屬於第6、7生產批次,全車長9.66米(炮向前)、車寬3.7米(帶側裙板)、車高2.48米(至炮塔頂)、戰鬥全重55.15噸,車組乘員4人。駕駛員位於車體前部右側、車長及炮長同樣位於炮塔右側,裝填手則分布在左側。
火力方面,豹2A4裝備有一門由萊茵金屬公司開發的44倍口徑120毫米滑膛炮,適配彈種由曳光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DM13型)與曳光多用途破甲彈組成(DM12型)兩種組成,在使用DM13型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炮口初速為1650米/秒,最大有效射程達3500米,可對有效射程內的裝甲目標給予致命一擊。彈藥基數42發,其中,27發放置在駕駛員左側,剩餘15發則存放在炮塔尾艙左側。除此以外,豹2A4還在裝填手艙口處安置有一挺MG3型7.62毫米高射機槍,備彈量2000發。
防護方面可謂是豹2A4的重頭戲,其車體與炮塔均採用間隙復合裝甲,由此一來,便能使得豹2A4在很好的抵禦動能穿甲彈殺傷的基礎上,同時也能抵禦化學能彈藥(包括RPG和反坦克飛彈)的攻擊。在防彈外形上,德國軍工人員原先也準備將炮塔前部的裝甲設計採用傾斜形狀,但礙於陶瓷等新型材料難以進行曲面加工,因此只好退而求其次,轉而採用垂直面設計。
與此同時,豹2A4又採用了加厚的側裙板,車體兩側前部布置有三個可起裙板作用的工具箱,進一步提高了豹2A4正面弧形區的防護能力,此外,豹2A4還配備有集體三防裝置及滅火抑爆系統等。
動力系統方面,豹2A4裝備有一台由MTU公司研製生產的MB873 Ka-501 V型水冷12缸4衝程柴油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達1500馬力,具有低速扭矩特性好、燃油經濟性高、起動性好等特點。傳動裝置則採用由倫克公司開發的HSWL-354型自動變速箱,有4個前進檔和2個倒檔,由此一來,使得豹2A4的最大公路速度達72千米/小時、最大行程達550千米。
火控系統方面,主要由PERI-R17型車長穩像式周視潛望鏡、EMES-15型炮長雙倍率穩定瞄準鏡、雷射測距儀、火控計算機等組成。得益先進尖端精密的火控系統,使得豹2A4具有很高的行進間對運動目標的射擊命中率。
作為戰後德國坦克工業的一款集大成之作,豹2A4主戰坦克的總體性能不容小覷,僅從出口總量及裝備國家就可見一斑,但正所謂「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
在2016年8月下旬起,由土耳其發起的「幼發拉底河盾牌」行動中,土耳其陸軍裝甲部隊所裝備的多輛豹2A4主戰坦克,就頻頻折損在庫爾德武裝利用反坦克飛彈實施的襲擊行動中。由此可見,豹2A4的總體防護能力還有待提升,並不像此前如承包商克勞斯.瑪菲.韋格曼(KMW)公司所宣傳的那般盡善盡美、達到近乎無懈可擊的地步。
此番由西班牙領銜做起這個「弄潮兒」,背後的用意恐怕也是該國動起了「以物易物」的歪心思,即對烏提供一定數量的豹2A4主戰坦克,後續出現的主戰坦克缺口繼續由德國來兜底保障。
但照目前的態勢而言,西班牙對烏提供的豹2A4坦克數量恐怕極為有限,姑且不談這批坦克的總體妥善率,德國想不想全部兜底、彌補多少缺口份額也充滿較大變數。參考當下的波蘭可知,當該國將大量T-72系列主戰坦克及BWP-1步兵戰車送達烏克蘭後,並沒有得到德國此前若承諾的那樣,即由德國補足相關缺口。
因此這就註定西班牙政府必須要謹慎對待,以免落到如波蘭一般的尷尬境地。而且,這批豹2A4坦克對俄軍的威脅程度,實際可以用微乎不計來形容,畢竟如今的俄烏戰事主動權,已徹底落入俄軍的手中。
在此情景下,烏軍拿到這批數量有限的豹2A4坦克所能發揮的實際效用,恐怕更多地會體現在士氣方面。按照俄軍目前對烏境內的相關目標打擊行動進展及力度來看,倘若這批豹2A4主戰坦克如期抵達烏克蘭後,不排除很快會變成一堆廢鐵的可能性。
如果豹2A4坦克投入戰場被俄國坦克暴打。未來北約沒準會向烏克蘭提供更先進的豹IIA5/A6坦克,以便讓烏軍在地面戰場上能夠與俄羅斯的先進坦克抗衡。
在烏克蘭廣闊的大平原上,會出現烏軍豹2A4坦克和俄軍T-80BVM坦克的對轟嗎?很期待!腦補一下豹IIA6坦克和T-80BVM坦克在烏克蘭平原上進行坦克大決戰的情景,想想都很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