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有「野人」的神農架,堪稱武漢人的避暑勝地,且擁有國際慢城

2022-08-15     蘇丹卿

原標題:相傳有「野人」的神農架,堪稱武漢人的避暑勝地,且擁有國際慢城

提到神農架,你會想到什麼?

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中國天然氧吧?盛夏避暑勝地?還是頗為神秘的「野人傳說」、古老深厚的「神農」歷史?

神農架因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在此架木為梯,采嘗百草,救民疾夭,教民稼穡而得名。神農架林區是中國唯一以「林區」命名的行政區劃,並由湖北省直轄,也是湖北省第1處世界自然遺產。

這裡充滿古老、神秘的原野氣息,處處都是原生態的風貌,萬物煥發生機。由於神農架林區的獨特位置,而又成為武漢人的夏日避暑勝地。

它位於鄂西北邊陲,地跨東經109°56′~110°58′,北緯31°15′~31°75′,又處在武當山、長江三峽組成的旅遊帶上。因此,這裡不僅氣候舒爽,動植物資源豐富,地道風物也十分可人,每年夏季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度假避暑,其中以武漢人居多。

神農架的木魚鎮遊人如織,幾乎每一個第一次去神農架旅遊的人都不會錯過這裡。但另一個古老而又美麗的小鎮,也是神農架之旅不容忽視的勝地之一:松柏鎮。

松柏鎮位於神農架林區的東北部,地處大巴山東延余脈,境內最高山峰送郎山的海拔2134米,最低點位於兩河口,海拔550米。

在湖北人或神農架林區的人眼裡,松柏鎮為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駐地,而非木魚鎮一般是個旅遊勝地。然而,2018年6月22日在世界慢城聯盟法國年會上,松柏鎮被正式授牌成為國際慢城家庭成員。

這是湖北省首個、中國第9個國際慢城,也是神農架林區繼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等殊榮後,斬獲的又一張世界級名片。

如果說去木魚鎮是旅遊,那麼度假就去「慢城」松柏鎮吧。

山林生活、原野人家,松柏鎮的「慢」不止是一個狀態,也是無法抗拒的「游」。

山水相依、人文穿梭,歷史與自然融為一體,境內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包括有神農架自然博物館、巴桃園景區、五峰山道觀、送郎山、古水野趣,還有街頭文化周藝術表演、蘇維埃紅色基地、殘創中心·根雕基地等。

由於篇幅有限,這裡就重點介紹個人認為值得去的景點、景區(等全部素材整理完畢,再逐一單篇分享)。

神農架自然博物館:12萬年前的犀牛是什麼樣子

自古以來,神農架始終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罕見的自然環境,這裡的生物資源之豐富,歷來是無數動植物專家所嚮往的地方。

作為華中地區僅此一家的區域性自然博物館,神農架自然博物館是初步了解神農架生物資源不可錯過的博物館。

館藏大量動物和植物標本以及各類奇石,珍藏有2000多種、1.2萬號植物標本和400多種、1000多號動物標本,堪稱是神農架林區綠色寶庫的縮影。

全館共分植物館和動物館兩大部分,植物館內收集有2000多種植物,包括有珙桐、香果、銀杏、連香、篦子杉等60餘種孓遺物種,這些在生物學界皆被稱為「活化石」。此外還有一些神農架特有的珍稀藥材。

動物館內陳列著400多種動物標本,包括有華南虎、白熊、飛鼠、青鼬等標本,鳥類有金雕、白鶴、禿鷲、紅腹錦雞等標本。其中最惹人注目的還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白化動物和金絲猴標本。

金絲猴的主要分區就在神農架林區,通常棲息在海拔1700—3100 米之間的針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之一。

館內的「鎮館之寶」是一副古犀牛化石。據專家介紹,該化石距今約有12萬年,由神農架林區一位農民早年在當地某山洞中發現,後由科考專家組精心修復。

巴桃園景區:在這裡呼吸一天相當於喧鬧城市一年

巴桃園相傳是炎帝果園,因現存大量核桃原種——巴核桃而得名。

巴桃園景區面積約8平方公里,現有「靈水神韻」、「林海拾趣」、「神農之家」、「漫步識溪」、「杉後祈福」、「神農嘗菊」、「紅樺流響」、「香蜜留芳」等景點。其中,最核心位置就在自駕露營基地。

基地依山傍水,杉林如海,湖泊如翡翠明珠,可謂是風光無限,美不勝收。在這樣好的環境里,自然是有更好的旅遊和度假體驗。

依山建有一排獨棟小木屋,像是童話世界一般。傍水支起帳篷和天幕,湖畔還有皮划艇、遊船、山地自行車等。

同時,遊客還能進行垂釣、野外自助燒烤,真是有一種遠離塵世的「桃源」之感,好玩又好看,恰好與景區之名「桃園」不謀而合。

值得一提的是,景區內還有一棵神聖、神奇、神秘的千年秦嶺冷杉,相傳為炎帝妻子聽訞親手栽種,當地人稱之「九龍神杉」或「杉後」,是人們祈求子嗣、祈求財運、祈求福壽、祈求平安的必到之地。

在其周邊,各種野生花卉五彩紛呈,千百種名貴中草藥靜躺在山間林下。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米達27萬個,是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清新空氣負氧離子標準濃度的270倍。

當地人說,在這裡呼吸一天相當於喧鬧城市一年,堪稱「理想的養生長壽之地」。難怪每年來松柏鎮旅居、度假的遊客也非常多。

五峰山道觀:已有兩百多年歷史

提到道教聖地五峰山,很多人可能會最先想到的是山東濟南的五峰山。殊不知,在湖北省的神農架林區也有一座五峰山,山腳、山間皆有道觀建築,俗稱「五峰山道觀」。

五峰山位於神農架林區松柏鎮堂房村東面,因一處山樑上排列著五座山峰而得名。

在中間山峰的下面,還有一座海拔1480米的小山峰。峰頂建有一座祖師廟(金頂),這是五峰山道觀最早的建築之一,始於清嘉慶二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相傳,當年的武當山祖師爺雲遊四方時,曾在五峰山落腳歇息。後來,當地人為紀念他,於是就建了一座祖師廟,以求祈福消災。

道觀的建築規模不大,整體依山而建,從山腳至峰頂的祖師廟,徒步約30分鐘左右。依次建有山門、玉皇殿、觀音殿、財神殿、祖師廟(金頂)。

據聞道觀十分靈驗,有求必應。我一路爬到峰頂,只覺世界豁然開朗,神清氣爽。至於許願這件事,早已拋到九霄雲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2741cefbe0dae05a57cae1c916bed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