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雲南省最大的藏傳佛寺之一,被譽為「小布達拉宮」,遊人如織

2023-11-07     蘇丹卿

原標題:它是雲南省最大的藏傳佛寺之一,被譽為「小布達拉宮」,遊人如織

香格里拉之所以被稱之「世外桃源」,不僅是因為它有秘境般的迷人風景,還有古老的寺廟——雪山之下,身著紅袍的僧人、瑪尼堆、轉經筒、白塔及山頂上的經幡讓人心生敬畏和虔誠。

香格里拉大大小小的寺廟,最令我難忘的還是那座有著「小布達拉宮」美譽的噶丹·松贊林寺(又稱歸化寺,以下簡稱松贊林寺)。

作為雲南省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之一,松贊林寺因建築布局奇特被譽為「小布達拉宮」,集藏式建築造型藝術之大成。

依山而建的松贊林寺,遠遠望去像極了拉薩的布達拉宮,它於公元1679年興建,公元1681年竣工,迄今已有300多年歷史。

據說,日出的第一縷光和日落時的最後一縷光都會出現在松贊林寺的山頭上,因此它也被譽為「日光城」(「月光城」為獨克宗古城,二者融合為心中的日月)。陽光下,銅金鎏瓦極為耀眼。

第一眼見到松贊林寺時,我忍不住讚嘆,恍惚間以為看到了布達拉宮。遠望去,整個建築群高矮錯落,層層遞進,立體輪廓分明,充分襯托出了主體建築的高大雄偉。

但一番遊覽下來後,發現松贊林寺最值得一探究竟的還是它的建築藝術之美。

黃白相間的牆體和銅瓦共同勾勒出雪域高原最美的風景之一,尤其是當整個建築群倒映在拉姆央措湖上時,腦海里忍不住湧現出「秘境」二字。

它距離香格里拉市很近,卻有著遠離城市喧囂的寧靜。寺廟背靠神山、面臨聖湖,散發著一股教我不敢靠近的氣息——太莊嚴、太聖潔,以包容和大愛迎接著世間所有。

信步入寺院,一邊著聽著如天籟般的誦經之聲,一邊看烏鴉盤旋寺院之上,我仿佛是感受到了佛學的博大精深與慈悲廣度。

在這樣美妙、神奇的氛圍中,松贊林寺的建築美學頓時映入眼帘。紅色的飛檐、粉白的牆體、金黃色的殿頂,在高原灼烈的陽光照耀下,熠熠發光,奪人眼目。

遠看如城堡,近看如一幅幅局部的畫作,一步一景中慢慢形成一個規模宏大的古寺。

松贊林寺的八大康參、僧舍等建築簇擁拱衛著扎倉、吉康、主康三大主寺。扎倉、吉康、主康建於最高點,居全寺中央。大寺坐北朝南,為五層藏式雕樓建築。主殿上層鍍金銅瓦,殿宇屋角獸吻飛檐,又具漢式寺廟建築風格,下層大殿有108根柱楹。

主建築扎倉,藏語為僧院,是僧眾學習經典、修研教義的地方。置身其間,只見牆上壁畫雕飾精美琳琅,筆法細膩、色彩鮮艷明快。大殿正央和兩側的佛像向我投來陣陣莊嚴之氣息,使我心中摻雜著許多說不出的情愫,有崇敬、有好奇、有讚嘆、有迷戀。

寺內還珍藏豐富的珍品和文物,包括有包金釋迦牟尼佛像、貝葉經、五彩金汁精繪唐卡、黃金及各種精美的鎏金或銀質香爐、萬年燈等,以及《甘珠兒》十部(其中兩部為金汁手書)、《丹珠兒》等兩百餘部。

值得一提的是,1936年夏,賀龍率領紅二方面軍長征經過香格里拉。賀龍、蕭克等親臨松贊林寺,並題贈「興盛番族」錦幛一幅(現存中國軍事博物館)。為支持紅軍北上抗日,松贊林寺不僅為紅軍籌糧 2萬多斤,還派出僧侶為紅軍當嚮導。

這是香格里拉之旅不可錯過的景點之一,也是了解藏族建築藝術文化一定要去的「殿堂」。

其實,世界上沒有哪座寺廟因為蓋得漂亮就被稱作聖地。所有的聖地,都是因為那裡有著足夠的思想和文化作為支撐。思想如同河流一樣在靜靜流淌著,世人沉浸其中,如沐浴陽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14b2e536185d31aeebc12417ea4ab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