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船震動!畫面曝光:護欄損壞,碎片飛起,引力一號有多強?

2024-01-12     環球科學貓

原標題:中國大船震動!畫面曝光:護欄損壞,碎片飛起,引力一號有多強?

中國大船震動!護欄損壞,碎片飛起,不得不說,這真的是「炸力」太強了,這是什麼情況?難道事先都沒有預料到嗎?

的確,從公布的視頻畫面來看,還真的出現了這樣的情況,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這其實就是來自全球最大固體運載火箭在我國海域成功發射之下,所釋放出來「威力」引發的現象,下面就一步一步來看看。

畫面曝光:護欄損壞,碎片飛起!

沒錯,在全球最大固體運載火箭、中國運力最大民商運載火箭——引力一號首次發射成功之後,它的視頻畫面曝光出來了,萬萬沒有想到,這威力真的是太強,視頻畫面清晰地顯示出來了碎片飛起,而過後進行對發射船的查看畫面來看,也是護欄損壞。

可以說引力一號的威力真的太強了,不愧是「全球最大」的固體運載火箭,當然,它的成功也意味著中國開創了新航天的「階梯」,標誌著我國商業運載火箭自主創新取得重大進展,在研究過程之中,的確也是創下了多個記錄(上面也提到了)。

所以,再次祝賀中國引力一號首次發射就成功。當然,接下來引力一號還將繼續進行研究,還將突破自我。

按照三個階段進行發展。

第一階段、就是引力一號的發射,達到商業化的需求,支持一箭多星的「補網」需求,

第二階段、引力二號,創造性價比之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預計在2025年完成。

第三階段、引力三號,創造極致能力,達到國際一流的水平。

所以,這一次成功發射,也算是進入了第二階段了。

而且在這一次發射的時候,雖然是一箭三星的發射,但這並不是終點,只是一個小起點,並且首發進行測試,為了保證後續問題,的確也沒有必要執行太多的載荷。

但在發射之後,也公開說明了——它不僅可以支持百公斤級衛星的「一箭30星」,助力星座組網工作的高效推進,還可以發射三四噸重量的小型貨運飛船、超大型衛星等。

所以,這實力是必然的,在後面肯定會變得更強。

而且,這一次太空發射,也是引發了美國太空部隊的關注,並且進行了對中國任何有效載荷的跟蹤,根據美國太空部隊太空域感知系統顯示,這一次任務也是完全跟蹤到了。

並且指出了這一次任務的軌道傾角為 478 × 499 公里,傾角為 49.99 度,是通過中國的Defu-15002 移動海上平台升空的,也說明了世界都比較在意中國的本次發射任務。

護欄損壞,碎片飛起!該火箭到底有多強?

的確,該火箭竟然被稱之為全球最大固體運載火箭,實力必然也是不會太差的。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引力一號中型運載火箭為全固體捆綁式的三級半構型,火箭高30米,頂部配備了直徑4.2米、高9.3米的整流罩,芯級直徑和助推器直徑同為2.65米,起飛重量405噸,起飛推力600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6.5噸,5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4.2噸。

它相比國際上現役推力最大的固體火箭——歐空局研製的四級固體運載火箭「織女星-C」,引力一號的起飛質量高出195噸、起飛推力高出141噸。

所以,創下了 中國的新高度,也創下了世界的新高度,是可滿足中低軌衛星批量組網發射和中大型航天載荷快速響應發射需求。

而且,引力一號的響應機制也非常強,本次發射成功,也是構建並驗證引力一號「一站式」發射服務體系,在大幅縮短髮射準備周期、具備發射工位擴展潛力的優勢下,未來將實現引力一號「一周一次」的發射支持能力。

其次,結合「一站式」發射體系優勢,引力一號作為全固體運載火箭,可採用「半整箭貯存」方式形成能力儲備,最快可在24小時內實現快速應急發射。

所以,無論是在發射,還是在新裝配之下,都很強。回到上面,你說這樣的火箭在海上發射,那是不是威力相當可怕?的確是,所以,看到護欄損壞,碎片飛起,也完全正常的。

而這裡有必要說明一下的是,這個「碎片」可能固定裝置的一部分,以抵禦猛烈的火箭燃料衝擊力,因為在火箭發射的時候,強烈的推力會衝擊船上的發射平台。

然而,很意外地是沒有固定住,還是被衝擊掉了,並且包括旁邊的護欄,這也說明了其火箭實力較強。

所幸,沒有帶來對本次任務的影響,看來後面的工程師們需要努力加固一下了,在下一次發射的時候,不要出現這些現象了,這也是反向證明了引力一號的實力真的太強了。

2024年中國商業航天或迎來爆發

沒錯,在引力一號之後,我國的民企發射任務還將進入新階段,可以說非常的多。

比如:天龍三號,國內首型獵鷹九級別的可復用液體箭,將在2024年6月進行發射。

還有智神星一號,天星雲一號,朱雀二號改型,星際榮耀雙曲線二號Y海上回收驗證箭等等,都說明了2024年中國商業航天或迎來爆發。

不少的火箭發射在成功之後,都將開啟自己的新階段,所以,2024年中國的火箭發射次數大機率將再破記錄。

只是說,雖然中國的航天發射還有非常多的不足,但是隨著中國航天不斷突破,那中國遲早也會走向一個新階段。

這些年中國的航天發展角度可以說讓世界不少國家都是「聞風喪膽」,在航天發射過程之中的進步是非常快。

同時,深空探索也進入來一個新階段,什麼月球工程,火星工程,空間站工程等等,都是爆發增強,這也是為什麼不少國家尋求與中國航天的合作,這樣的實力不想也不行。

所以,中國也是打開大門,允許世界其他國家與中國合作,但需要滿足中國航天的需求,並不是說任何國家,任何項目都可以進行合作,這點我相信大家也是知道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265a1f42f82cde9f8d07e6877fe4e5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