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姑陳挑選公道杯的7點技巧,對照看看,你的公道杯買對了嗎?

2023-10-05     小陳茶事

原標題:村姑陳挑選公道杯的7點技巧,對照看看,你的公道杯買對了嗎?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身邊有位朋友,不久前剛入了一塊硯石茶盤。

新茶器剛買到手,便興致盎然擺上茶具,開始泡茶。

結果沒想到,那天在泡茶時翻車了。

因為新茶盤的硬度比較高,屬於石材。

沖泡期間,剛泡出一衝茶。

照例拿起公道杯,習慣性迎著光看了下湯色。

再放下時,不小心力度稍微重了些,結果公道杯的底部直接裂了。

拍照發圖,分享日常,曬到了朋友圈內。

「又報廢一個公杯……」

見狀,也有人評論。

「公道杯就是容易壞,我家去年也被小孩打翻弄碎了好幾個,還好玻璃公杯的價格不貴。」

然後,朋友默默回復,說這是他自己最喜歡,並且也是家裡最貴的一個公道杯,買的時候要八百多……

講真,玻璃公道杯的價格,高低不等。

便宜的,只要個位數到十幾塊。

中等的,幾十塊到百元左右。

高端的,大幾百上千,甚至大幾千上萬,不一而足。

不過,茶友們在選擇時,沒必要只盯著那些貴的品牌與名家出品。

雖然,貴的玻璃公道杯也沒其它毛病,透亮度更高,設計感更好,風格更獨具一格。

但如果單純為了輔助泡茶,倒茶分湯的話,選基礎平價的公道杯,也能滿足泡茶所需。

面對市面上花樣繁多的公道杯,如果你陷入了「選擇糾結症」,不妨看一下,這7點專門整理出來的選購重點。

《2》

一、玻璃公道杯是當今主流。

蓋碗,一般選白瓷的。

但「蓋碗搭檔」公道杯,選玻璃的更常見。

玻璃公道杯,基礎款入手價不貴。

個位數的杯子,或許容易存在沒質感、透亮度不高、經不起驟冷驟熱等毛病。

但市面上大幾十的公道杯里,完全能選到出湯利落、採用高硼矽玻璃為材質,哪怕放進冰箱冷凍後再倒入沸水也能保持穩定不變的實用款玻璃公道杯。

玻璃材質緊密,不存在吸附茶香的問題。

清洗的時候,細緻擦拭乾凈後,哪怕用再久,也能做到在洗乾淨後恢復「光亮如新」的狀態。

透亮透明的玻璃杯身,利於觀察湯色,茶湯是清澈還是渾濁,一眼掃去,就能知道答案。

二、沒把手的公道杯其實不燙手。

這些年茶圈內流行的玻璃公道杯款式,大多數沒把手的。

杯身線條流暢,設計更簡潔大氣。

無把手的設計,不會導致倒茶分湯時燙手。

不過前提是,茶湯別倒太滿。

通常,用蓋碗泡出一衝茶,不足公道杯容量的1/2滿。

伸手直接拿在上方,絲毫不會燙。

考慮標準白瓷蓋碗的容量是110毫升,與之配套的玻璃公道杯,容量選300毫升左右足矣。

三、高聚香,矮散熱。

公道杯的器型,分高矮胖瘦。

有細高的,有矮胖的。

有圓形的,有方形的。

葫蘆形、側扁形、花瓣形、樹根形、菱形等,不一而足。

如果為了省事,方便清洗,選杯身「直來直往」的簡約款更實用。

要是為了突出個性化,更兼具審美屬性,選異形的杯子作為搭配也無妨。

從大方向看,選高一些的公道杯,更有利聚香。

倒進茶湯後,裊裊茶香被圈在杯子內,不會輕易散開。

寬口矮胖的設計,利於滾燙熱茶散熱,天氣比較熱的時候,用上這樣的杯子盛茶,稍微晾一會,立馬就能喝上溫度適口的茶湯。

四、公道杯的出水與斷水要利落。

一個公道杯到底好不好用?有一個法子能快速自測。

即,模仿倒茶。

往杯子裡倒入適量清水後,再照常倒出。

這時,重點觀察出水效果。

要是倒水期間,水流沒法順利連成優美弧線,經常卡頓。

當你嘗試著調整傾倒角度,控制水流大小時,還是容易出現一不小心倒太快,整杯茶都溢出來。

要是倒茶結束後,公道杯的出水口會有多餘茶水流淌,甚至沿著外壁倒流……

出現以上缺陷的公道杯,一概屬於出湯斷水不順,不建議買入。

五、出水斷水乾淨利落和把手一點關係都沒有。

或許有部分茶友會覺得,帶把手的公道杯,更方便調節水流倒出,出水效果更利落。

但這是兩碼事,帶把手只是方便把握與拿捏,利於拿起與放下。

而出水利落與否,關鍵點是「出水口」設計。

通常,鷹嘴出湯口的設計,更利於茶湯引流。

出水口太過扁平,會導致出水不暢。

至於模仿茶壺設計,專門添上一段壺嘴,的確能確保出湯利落。

但這種封閉壺嘴設計,會導致內壁難以清洗。

透明玻璃公道杯的壺嘴,如果沒有及時用吸管刷清洗,一旦留下茶漬會很顯眼。

六、公道杯的容量不需「求大」。

見過很多茶席布置,整體氛圍挺好的。

古香古韻,布置得很有韻味。

但轉眼看到茶桌上的茶具,頓時有些出戲。

因為,茶盤裡面的蓋碗與公道杯不搭。

蓋碗的容量偏小,不到100毫升。

但一旁搭配了容量500毫升的彩色側把玻璃公道杯。

這未免有些頭重腳輕。

買公道杯,要和自己常用的蓋碗容量配套,300毫升左右基本合適。

當然,如果是煮茶所需,情況另說。

煮一壺茶的容量,少說也有400毫升,提前準備一個大容量的公道杯晾茶,才能完美兼容。

七、無把手的公道杯,要考慮握手感。

公道杯的本身,有圓、有方、有寬、有扁。

這時,選擇適合自己手型的公杯很重要。

伸出一手,大拇指長開,其餘手指與掌心併攏。

單手拿起,試一試握感。

適合自己手型的公道杯器型設計,能做到與自己的手掌、掌心完美貼合,更利於穩穩拿起。

如果整個杯子設計得太寬太圓,拿起來圓滾滾的,虎口處沒法受力。

這樣的杯子,就容易出現拿不穩的情況。

倒湯結束,放回原處。

在「放下」時,萬一像開篇那樣,稍微用力沒控制到位。

啪的一聲,碗底裂開,那就太尷尬了。

日常使用玻璃公道杯時,為了避免弄碎,除了要注意輕拿輕放外。

還要考慮使用期間的手感,利於穩當拿起。

最後,往硬質茶盤上加上絲瓜墊、棕櫚墊承接過渡。

也能避免磕裂損耗,對茶具加以保護。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257e2b9ba8e5b42a57a4b6557c205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