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的白日夢:讓北約充當反華炮灰,先幹掉俄羅斯,隨後圍堵中國

2022-07-10     佐羅軍事

原標題:拜登的白日夢:讓北約充當反華炮灰,先幹掉俄羅斯,隨後圍堵中國

拜登的白日夢:讓北約充當反華炮灰,先幹掉俄羅斯,隨後圍堵中國

隨著中國軍力的不斷增強,很多美國媒體和學者都認為,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已經不具備對中國的軍事優勢。現如今,美國挑釁中國,不但已喪失區域軍事優勢,同時還輸掉了歷時4年的貿易戰,這讓白宮意識到,靠亞太幾個盟友就想贏得與中國的競爭,那是在痴人說夢話。

所以,美國近期一直尋求將北約盟友都拉到亞太,協助其對付中國。據環球網報道,華盛頓擔心北京在經濟和軍事力量及影響力方面迅速趕上,正試圖擴大該集團成員和範圍,便於華盛頓整合國際盟友的軍事資源,更有效地對付中俄倆個對手。

為此,拜登利用此次北約領導人峰會的場合,大肆兜售其反華戰略,並讓北約在最新版的《戰略概念文件》中,將中國視為北約的「系統性挑戰」。「打擊俄羅斯」作為新重點被納入文件中。北約的上一份安全戰略文件起草於2010年,當時北約的戰略是與俄建立「真正的戰略夥伴關係」。現在則把俄羅斯放在敵人的地位上對待。

美國防部曾在4月份向美國國會提交了機密版的《國防戰略》。有外界推測認為美國將面臨的威脅排序調整為「1+1+3」的架構,我們中國被美方描述為「最重要的戰略競爭對手」,而俄羅斯是「最嚴重威脅」,此外是「包括來自朝鮮、伊朗和極端組織的持續威脅」。

由於俄烏戰爭的爆發,新版《國防戰略》對俄羅斯的看法徹底改變了,美國及其盟友不再試圖與俄羅斯共存合作,而是將積極尋求孤立和削弱俄羅斯作為其長期戰略。從目前美方流露的態度看,俄烏戰爭打美國一個措手不及,美國此前是認真準備把中國作為頭號對手來打擊的,而對俄羅斯則當成次要對手。

俄烏戰爭開始以後,美國人覺著俄羅斯太討厭了,竟然跳出來搶戲。美方不得不大幅度修改《新國家戰略》,提升打擊俄羅斯的重要級別,至少要跟打擊中國差不多。

不過,對歐洲盟友而言,所謂「中國軍事威脅」,與俄羅斯的挑戰實際上就是兩碼事。北約是一個軍事組織,其成立的初衷就是守住歐洲的這一畝三分地,防止當時的蘇聯鐵甲洪流的進攻。冷戰結束後,隨著西方與俄羅斯蜜月期的結束,這個冷戰時期的軍事產物,在美國的包裝下,有成為了對付俄羅斯的軍事機器。

韓國、日本、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亞太盟友參會,說明美國正在試圖將北約變成一個跨區域的超級軍事集團,藉此將歐洲盟友拉到了亞洲對抗中國的「戰場上」,以彌補美國在該地區軍力的缺陷。

現如今,烏克蘭戰爭仍在持續,北約在應對烏克蘭危機方面本來就已經夠夠嗆了,現在美國還試圖將它們拉到亞太去對付中國,這不是勉為其難嗎?美國此舉,就是存心要讓歐洲陷於兩線作戰的困境中:既要應對烏克蘭戰爭隨時有可能擴大的危機,同時還要到亞太開闢一個與自己地緣政治利益毫無關係的新戰場,這可能嗎?

更何況,北約的很多歐洲成員,同時也都是歐盟的成員國。在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歐盟最大貿易夥伴的背景下,這些歐洲國家與中國都保持著千絲萬縷的經貿聯繫。因此,如果它們跟風跑到亞洲去挑釁中國,不但是在安全方面的一種自殘行為,同時更是在給自身經濟利益掘墓。

所以,儘管拜登在北約峰會上說得唾沫橫飛,同時還有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為其背書。不過,香港《南華早報》在報道中卻這樣說:美國試圖讓北約和中國劍拔弩張,以加劇緊張局面,不過,美國的歐洲盟友卻跟它同床異夢。

美國近期利用七國峰會和北約峰會,賣力兜售其反華戰略。不過歐洲盟友從表面上看似乎對美國「言聽計從」,但實際上卻各有各的算盤。所以,德國、比利時和西班牙等北約成員,先後公開拒絕跟風美國反華。原因很簡單,它們無法實現與中國經濟脫鉤,更沒有必要將對付俄羅斯的那一套用於對付中國。

即便是美國在亞太的鐵桿盟友澳大利亞,近期的對華政策風向也開始發生變化。該國防長馬爾斯日前不但批評了前政府不理智的對華政策,還聲稱新政府「不會讓中澳關係繼續退步」。

顯而易見,美國的很多盟友,尤其是歐洲盟友,它們雖然願意死心塌地跟風反俄,但在對付中國方面,出於利益方面的考慮,應該沒有幾個國家像日本那樣的積極。所以說,隨著越來越多盟友的「反水」,拜登拉攏北約盟友反華的企圖,因很多盟友的不配合而淪為一場國際笑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1f4ae389dcf502c6c0954a80c9f80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