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慧
圖/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春節,是全家團圓的時節,即便年味越來越淡的當下,也抵擋不住大家返鄉的熱情。
平日裡忙忙碌碌,很難大團圓,尤其是對於那些常年在外奔波,亦或者嫁到外地,和家人久未相見的人,對於春節的期待更甚,對於團圓二字有著更深的感悟。
網絡縱然便捷,可以隨時隨地聊天,可以視頻通話。但是終究難以替代線下見面的酣暢淋漓,交通固然便利,卻也很難經常相見。
距離不是問題,卻也是問題。
原本過年理應是喜樂的事情,但是對於有些異地夫妻來說,卻也成為矛盾的爆發點。
一到春節,就涉及到要回誰家過年的問題,若是雙方都不願意讓步,勢必要發生一場爭執。
當然,對於有些異地夫妻來說,是不存在這樣的問題的,papi醬曾說她和老公每年過年都是各回各家,因為她覺得,在雙方父母眼裡,自己的孩子更重要,所以先去陪各自的父母比較好。
這也不失為一種好的解決方案,重要的是夫妻雙方都認同,又沒有雙方父母的干預,便皆大歡喜。
之所以有些異地夫妻去哪一方過年,會成為問題,原因無外乎這幾點。
有些夫妻在外地打拚,和雙方父母都不在一座城市,平日裡忙於工作,難得有和父母團聚的時間。
到了過年時節,自然而然都想要乘著假期回家和自己的父母團聚,這是人之常情。
面對這樣的情況,其實有多種解決方案,可以和papi醬一樣,各回各家,或者今年回男方家,明年回女方家。或者初一在婆家,初二回娘家,在娘家住幾天走完親戚再回到婆家。
只要雙方都能夠協商一致,無論哪一種都是好的,倘若夫妻雙方都能夠適當地做出讓步,那麼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
之所以會成為問題,就是在於雙方都太執拗,固執己見,接收不到對方的訊息。
看上去是回誰家的問題,其實背後反映出了夫妻雙方的相處模式。這樣的夫妻關係,大機率不會太和諧,雙方都太過於自我的婚姻,盲目自然會更多一些。
前幾天在知乎剛剛看到一個新聞,男方答應女方回娘家過年,結果變卦,在高速上轉變方向車開往婆家,女方多次溝通無果,於是搶奪方向盤,做出了偏激的行為。
這個男人就是典型的自私,只顧著自己的感受,只顧著達成自己的目的,全然忽略了女方,忽略了他對她做出的承諾。
生活當中這樣自私的男人比比皆是,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
女生遠嫁之後,從來沒有回娘家過年,原因就是男人不同意,男人覺得既然結了婚,已是他們家的人,理應在婆家過年,回娘家過年,會被人笑掉大牙。
都已經什麼年代了,還有一些人墨守成規,極度迂腐,這背後反映的就是一個人的自私屬性。
說到底他就是在意自己的面子,在意自己的父母,在意自己的家庭,唯獨忽略了妻子的感受。
但凡有一個人自私到只考慮自己,回哪過年,自然成為問題。
有很多夫妻之間,一旦涉及到決策性的事情,一定會爆發矛盾,原因和父母有關。
總有一些父母,喜歡插手子女間的事情,小到一日三餐,大到回哪過年,兒媳的花費習慣,孫子的教育問題,都要橫插一腳。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其實大多數人都是很開明的,關於回哪過年,覺得無關緊要。
但是有一些老人,是很難跟上時代的潮流的,思想還比較陳舊。
有一些老人就覺得當然要在婆家過年,覺得兒媳就是胡攪蠻纏,當然也會有一些老人,見不到女兒,就盼著過年能回來,一定要女兒帶著女婿回娘家過年的。
一旦父母從中干涉,一定會干擾到夫妻的決斷,一邊是父母,一邊是另一半,難以顧及周全,很有可能就會爆發矛盾。
關於異地夫妻去哪一方過年這個問題,其實背後反映出了大家對於團圓的嚮往,這或許就是過年最大的意義。
年味再淡,親情不會淡,距離不會沖刷我們對回家的渴望,對親情的祈盼。
去哪過年會成為問題,一方面說明了夫妻雙方的孝順,同時也反映出了他們之間的相處問題,暴露出了婚姻的真相。
那就是一旦夫妻雙方都不願意讓步,一旦愛情裡面摻雜進了自私的成分,一旦雙方父母干涉太多,婚姻很難和諧。
為何對一些夫妻來說,不會成為問題?是因為相互理解,相互體諒,會顧及到對方的感受,能夠平心氣和地討論出一個解決方案。
婚姻不易,一點小事都有可能會摧毀一段情,唯有多一點理解和包容,如此,才能夠得到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