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是當代人每天都需要進行的清潔工作,一口堅實瓷白的好牙不僅是形象整潔的基礎,也是飲食順暢的保障。不過,很多人即便每日早晚刷牙,卻依舊發現自己不知不覺中出現了齲齒、蛀牙、口臭等諸多病症情況,並為此深感煩惱。
其實,如不注意刷牙的方式方法,您的努力很可能是在做「無用功」,如果您在刷牙時常有這5個誤區,可要小心口腔病症不期而至。
1.刷牙時喜歡先把牙膏沾水
不少人在刷牙的時候都習慣性地把擠了牙膏的牙刷在杯中沾一下,然後再開始刷牙。這樣做似乎有助於快速形成泡沫,繼而給人心理上的慰藉。
不過,提前沾水之後或許會導致牙膏和牙齒之間形成較大的空隙,這不利於牙膏中具有磨砂作用的鹽分發揮作用,可能會使得牙垢、牙菌清理效果大打折扣。
而且,即便不沾水,口腔內分泌的唾液也能夠幫助泡沫形成以及刷牙順暢。因此,養成「干刷」的習慣或許更好。
2.圖方便冷水刷牙
早起之後,人們可能會因為趕時間或是為了快速清醒而選擇用冷水刷牙,但這種做法也在為牙齒健康埋下安全隱患。冷水刷牙有可能導致泡沫產生不均勻,無法達到完全清潔口腔和牙齒的效果。而且過低的水溫還容易誘發牙齒痙攣,並且提高牙齦炎症的發病機率。
所以,平常不妨養成用溫水刷牙的習慣。
3.刷牙太過大力
很多朋友在刷牙時,似乎恨不得把牙刷毛給搓掉,仿佛這樣能夠把牙齒打理得更乾淨。但是,刷牙時太過用力卻可能會傷害到牙釉質和牙本質,倘若本身就有牙齦敏感問題的朋友,還可能因此出現牙齦萎縮症狀,對牙齒健康危害較大。
所以,刷牙的時候請儘量保持力度適中,並更換更為細密、柔和的刷頭來清洗牙齒,這樣或許對牙齒保護有幫助。
4.刷牙時間過短
不少朋友可能因為時間安排不合理的緣故,洗臉刷牙都顯得匆匆忙忙,而過短的刷牙時間,對清潔口腔是沒有多大效果的。
特別是含有藥物成分的牙膏,如果幾十秒就完成牙齒清潔的話,可能無法讓此類產品發揮藥效。
因此,在刷牙時請保證3分鐘以上的清潔時間,這樣更有益於清潔與健康。
5.僅僅刷牙齒
其實,清理口腔不僅是要刷牙齒,而是應該維持整個口腔的清潔與衛生。
像是舌苔上、上顎粘膜、牙齦牙溝等部位,也應該進行適度清理,這樣才能更好地抑制口腔內部的菌落生長與斑塊形成。
所以在選擇牙刷時,不妨挑選具有磨砂面設計的品類,這類產品在清理口腔表皮時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
總之,牙口健康對每個人而言都頗為重要,做好口腔清潔,理應刻不容緩。
【本圖文由「本草世界」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棉花,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