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溝通說話時,切記不要哪壺不開提哪壺?

2020-05-26     職場趣談

原標題:職場溝通說話時,切記不要哪壺不開提哪壺?

古人曾說「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同樣的道理,身在職場,我們也應該看什麼人說什麼話,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想說什麼說什麼,想怎麼說怎麼說,因為語言稍有不慎,就會犯了別人的「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份、背景,不同的心理需求,因此,在職場溝通中,必須學會順人情、說好話,而不是哪壺不開提哪壺。下面這個故事就說明了這個道理。

朱元璋做了皇帝。有一天,一個朱元璋從前的窮朋友從鄉下趕來,一直跑到南京皇宮大門外面,在他的苦苦哀求下,皇門官進去啟奏說:有舊友求見。朱元璋說傳他進來。他進去見到朱元璋,說:「我主萬歲!當年微臣隨駕為盪蘆州府,打破罐州城,湯元帥在逃,拿住豆將軍,紅孩兒當關,多虧菜將軍。」朱元璋聽他這麼一說,心裡很高興,就封他做了個御林軍總管。

這個消息傳到朱元璋另外一個窮朋友那兒,他心裡想:同樣是兒時的小夥伴,我也要去撈個一官半職。於是他也進見了朱元璋。一見面,他就直通通地說:「我主萬歲!還記得嗎?從前你我都替人家放牛,有一天我們在蘆花盪里,把偷來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還沒等煮熟,大家就搶著吃,結果把罐子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湯都潑在泥地里。你只顧從地上滿把地抓豆子吃,卻不小心連紅草葉子也送進了嘴裡。還是我出的主意叫你用青菜葉放在手上一併吞下去,才把紅草葉子帶下肚子裡去了……」朱元璋沒等他說完,就大聲說:「推出去斬了!」

兩個人明明說的是同一件事情,為什麼一個做了大官,另外一個卻落得個被斬首的下場呢?這就是同樣的一句話,有人說出讓人笑,有人說出讓人「跳」的原因。第一位窮朋友懂得眼下的朱元璋和自己早已不是過去的朋友關係,只有用君臣關係的身份說話,才能投其所好。儘管隱約提到兒時不光彩的事,卻沒有傷害朱元璋的尊嚴。而仍然用朋友的身份直率地說話,儘管所說的內容相同,但後一位窮朋友卻揭了朱元璋兒時的狼狽相,傷害了他的尊嚴,所以落得個被殺的下場。可見,在與人溝通中,明白什麼時候該說什麼、怎麼去說很重要。

在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有一位17歲的姑娘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在高級珠寶店當售貨員的工作。在聖誕節的前一天,店裡來了一位30歲左右的顧客,他衣衫襤褸,一臉的悲哀、憤怒,用一種不可企及的目光盯著那些高級首飾。

這時,姑娘要去接電話,一不小心把一個碟子碰翻,6枚精美絕倫的金戒指落到地上,她慌忙撿起其中的5枚,但第六枚怎麼也找不著。這時,她看到那個30歲左右的男子正向門口走去,頓時,她醒悟到了戒指在哪兒。當男子的手將要觸及門柄時,姑娘柔聲叫道:「對不起,先生!」

那男子轉過身來,兩人相視無言,足足有一分鐘。

「什麼事?」他問,臉上的肌肉在抽搐。

「什麼事?」他再次問道。

「先生,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現在找個事兒做很難,是不是?」姑娘神色黯然地說。

男子長久地審視著她,終於,一絲柔和的微笑浮現在臉上。

「是的,的確如此。」他回答,「但是我能肯定,你在這裡會幹得不錯。」

停了一下,他向前一步,把手伸給她:「我可以為您祝福嗎?」

之後他轉過身,慢慢地走向門口。

姑娘目送著他的身影消失在門外,轉身走向櫃檯,把手中握著的第六枚戒指放回了原處。

這位姑娘成功地要回了男青年撿起來的第六枚戒指,關鍵是她在尊重諒解對方的前提下,以「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悽苦的言語博得對方的真切同情。「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現在找個事兒做很難。」這句真誠樸實的表白,卻飽含著懼怕失去工作的痛苦之情,也飽含著懇請對方憐憫的求助之意,終於感動了對方,對方巧妙地交還了戒指。試想,如果呵斥怒罵,甚至叫來警察,也可能會找回戒指,但姑娘的「飯碗」保得住嗎?

可見,我們在說話的時候一定要有分寸,不能直來直去,哪壺不開提哪壺。有時候,只有相對委婉的發問,才能化險為夷。

有的人說話時很少照顧對方的感受,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很多時候,自以為是善意的發問,卻在不經意間觸到了對方的禁區,傷害了對方的自尊。所以,說話時一定要顧全對方的身份和隱私,不能以自我意識為中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xRTnIBnkjnB-0zALt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