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這個小區咋成網紅的?房價都高出2000元/平。業委會管的事真不少…

2019-06-06     文明寧波

短短几年時間,寧波市江北區廣庭社區三和嘉園從一個垃圾成堆、吵架不斷、物業費收繳率極低的問題小區,搖身一變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小區」,不少人慕名來參觀,甚至連小區的房價也比周邊同類小區每平米高出2000多元。這是怎麼做到的?

說起三和嘉園小區的改變,不得不提到小區業委會。

作為小區業委會主任,熊佩娜阿姨3年任期到了,又被小區極力挽留延長至5年。

熊阿姨感到的是更大的壓力,如何才能不辜負業主的信任?她的秘訣是以身作則、帶頭付出,遇到問題絕不拖延推諉。

接到業主電話,就算身體抱病她也不會推辭。「不能因為自己生病了就不理人家,否則影響的是人家對你的信任。」

儘管業委會成員平均年齡在60歲以上,但每個人都輪流在小區內執勤巡邏,把小區的事當成自家的事,不求回報、不喊累和苦,遇見什麼事都要管一管,小到撿垃圾,大到鄰里關係等,被笑稱是「萬能巡邏隊」。

他們的行動也感動了社區不少老人,不少老人也自發加入巡邏並組建了老年義務隊。「一定要自己帶頭付出,這樣才能帶動大家。」

熊阿姨手裡一直有幾本帳單,那是每戶居民的物業費繳費情況,以及小區公共維修資金、業委會收支明細等帳目。

日常維修項目支出多少,哪家沒交物業費……都一一記錄在案。一旦有事也會把這作為參考。比如有居民來反映維修問題,她會拿出帳本,只有交過物業費了業主才能享受相應的權利。

而對朋友她也絕不手下留情。「大家都在盯著的,只有公正才能讓大家信服。」

此前,小區不少住戶都在自家門口種起了菜,且愈演愈烈,是打殲滅戰還是持久戰?經過再三考慮後業委會決定選好重點區域重點突破,這個區域就是小區旁邊的空置地。

最終在多方努力下,種的菜全部被拔除。

對小區物業隊伍,業委會不僅關注他們的狀態和分擔煩惱,還通過建議權等,先後辭掉5位不合格的負責人,激勵他們以更高的熱情服務小區。

「物業內部管理本來不是我們的事,但我覺得為了業主有這個責任去關心,遇到問題不能只是去抱怨,要一起去想辦法解決,這樣才能形成合力。」熊阿姨說。

更讓人敬佩的是,熊阿姨和業委會的成員自己不拿一分錢工資,甚至有時還自己倒貼進去。

「拿了工資,很多事情就變成了你應該去做的,做不好人家會怎麼看?如果是義務的,很多人就會多一份理解。」她說。

三和嘉園治理的另一個秘訣就在小區的QQ群里。

對業主在群里反映的問題,物業管理人員和業委會成員及時在群里回復並協調解決。

熊阿姨翻開小區群的聊天記錄,記者看到幾天前有居民反映一起電梯故障,物業管理人員馬上在下面解答,並告知計劃於第二天下午修好。

但熊阿姨覺得這個解答還不夠完善,她馬上也在群里補充回復電梯故障是因為有居民家的水流到電梯里所導致。「這樣居民才會消除內心的疑問。」

義務巡邏人員發現哪家門前有煙蒂也會第一時間拍照上傳到小區群里,讓大家來評判評判。這麼做既有利於問題的解決,更帶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業主參與到小區工作中來。

正因抱著這樣認真的態度對業主的訴求及時溝通解決,小區從線上到線下都很和諧,過去三天兩頭吵架的現象不見了。

對一些不良現象,小區業委會該直面的就直面,絕不迴避。

有一次,小區剛清理好,沒想到當天就有居民從樓上往下扔尿不濕,物業人員去找當事人理論時,對方說這是在施肥,把物業人員當場氣走了。

業委會得知情況後,幾個成員馬上趕到當事人家裡,要求扔垃圾的人自己去撿起來,還要讓大家都看看他的行為,拽住他不依不饒,也許是被這種氣勢鎮住了,最後連當事人的家人也來勸說,幫助他認識自己的錯誤。

問題處理好後業委會還把相應的情況公布在小區群里,讓大家都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此後類似的情況再也沒有發生。

「有些壞的風氣不能放任,一定要及時剎住,不然就越來越難管了。」熊阿姨說,有時候物業在面對業主時會出現一些難以解決的情況,這時候業委會就要挺身而出,才能更好地促進問題解決。

作為十多年的老小區,三和嘉園停車難問題過去十分突出,1000多戶居民地面停車位僅60多個。

在海綿工程建設時,三和嘉園抓住機遇,把長期困擾小區的停車難題也一併規劃解決。

改造停車位時,有些業主有不同意見。

業委會馬上組織業主開會,把小區劃分成幾個區域,並把整改方案和施工情況都上傳到群里,哪些地方需要整改,增加多少車位等都清清楚楚。

對眾口難調的需求,業委會採取了一招,就是把相應區塊內利益最相關的業主叫來,一個個問他們有哪些需要修改的,並組織各方人員現場辦公,儘量因地制宜,兼顧改造效果和居民的實際需要。

有些年老沒車的業主對綠化調整有意見,業委會便第一時間上門做工作。從長遠的角度開導他們「現在小區的車位這麼緊張,要考慮以後,你們的子女親戚來了停不了車怎麼辦?」,同時對原有稀稀拉拉的綠化進行升級改造,還推出親情停車服務,給來小區探親的人免費停車,最終,這些有意見的老人也被打動了,對熊阿姨說「我相信你」,從而把矛盾調解在了萌芽狀態。

「部分業主對小區的改造有不同意見很正常,但出現問題不能拖,只有及時解決才不會激化矛盾。」熊阿姨說,對政府改造項目,小區要發揮它最大的作用,把好事做好。

很快,小區旁邊此前被居民種菜的空地改造成了整潔的停車位,再加上住宅樓前部分綠地調整,地面停車位一下新增了200多個,路也寬敞舒適了,還有高大上的休閒步道,生活環境煥然一新。

不僅如此,透水性極好的「海綿路面」,也徹底改變了小區以往積水坑窪的弊端,讓小區的品質大為提升。

媒體在小區走訪改造後的環境時,剛好碰到從外地考察回來的小區物業負責人寧波迪繁物業服務公司的夏主任。

他表示,接手這個小區前,小區環境可謂破爛不堪,已經有兩個多月的『空窗期』,垃圾堆得跟山一樣高,業主和物業矛盾多,經常吵架,接連兩個物業公司都跑了,他們公司也是在社區書記的力邀下才接手試試的。

對比現在車輛有序停放,生活環境更有品質,業主和物業的關係也更和諧,簡直宛如兩個小區。

「以前物業費收繳率低至36%,現在飆升至140%多。」這是怎麼回事呢?夏主任解釋說,這是小區業主對環境滿意了,主動來交物業費,把以前欠下的物業費也都交了,所以超過了當年應收的物業費。

對小區目前的良好局面,他認為離不開三股力量的努力。「小區治理得好關鍵在於社區、業委會、物業這三駕馬車能否形成合力,現在在我們小區,這已經形成了良好的互動協作,不少物業解決不了的事情,業委會、社區會及時出面幫我們協調。

「比如此前業主在小區種菜不聽勸告,業委會出面去拔除了,大大減輕了我們的壓力;小區有戶居民違建不聽勸阻,我們又沒有執法權,社區協調執法部門最終把棘手的難題解決了。」夏主任說,只有各方彼此信任,彼此支持,才能最終形成合力助力小區良性循環。

共同建設美麗小區,點

來源:甬派客戶端

編輯:妙朵兒 責任編輯:蘇葉子

微信號:wmwolai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uNGCmwBmyVoG_1ZpqN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