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小凡 編輯|霄霄
疫情肆虐的假期,不止催生段子手,還催生了一位「美廚娘」。
2020年的這個春節,註定要載入史冊了。疫情生生地毀了一個祥和歡樂的節日。
從大年初一算起,到今天已經隔離了一周的時間了。本來大家像往常一樣,早就計劃好了假期如何出去嗨,正蓄勢待發呢,沒成想,疫情一聲斷喝,斬斷了所有人的步伐。
守著一年中最長的假期,卻無法出門,人類終於集體體會了一把籠中困獸的感覺,結果催生了一批段子手,各種調侃、搞笑的段子、視頻滿天飛。
看看這些段子和視頻,才知道,我們的兄弟姐妹們是多麼有才。
比如有個視頻中:
有人在客廳里擺上了各種小物件,拿個圈圈套圈;
小夫妻倆在客廳里打桌球、羽毛球;
還有個哥們坐在梯子上,從魚缸里釣魚;
還有人發明了居家一日游,臥室取名「床頭山」;
陽台叫做「陽台嶺」;廚房美其名曰「美食一條街」…
簡直是笑死了!
想到我有個閨蜜是運動達人,這幾天被關在家裡,肯定得憋壞了!安慰安慰她吧,且慢!我翻了翻微信運動,竟然看到她走了兩萬六千步!疫情當前,她跑哪兒走了這麼遠?這個不要命的東西!
得教訓教訓她,讓她知道生命重於天的道理。我撥通了她的電話,劈頭蓋臉一頓批,她在電話那頭仰天長嘯:「大姐,我哪敢出門啊?我是在家裡運動的啊!
從臥室A到臥室B 20步,從臥室A到客廳23步,從臥室B到客廳25步,從客廳到衛生間30步,從客廳到書房18步,從書房到廚房28步…我的兩萬六千步就是這樣一步步丈量出來的啊!」
閨蜜接著問我這幾天我是怎麼過來的,我立馬情緒高漲,如同考了雙百的孩子被長輩問到了分數我意味深長地笑了:「我嘛,我就比較厲害了。說出來嚇死你,這一個禮拜,我化繭成蝶,變成一個美廚娘了!」
隔著電話,我都能想像出她如同撞見鬼一樣的表情。
說來慚愧,不怨閨蜜信不過我,實在是我自己在廚藝上上不了台面啊。
先介紹一下自己吧。
本人女,已年過半百,一事無成,尤其不擅廚藝,這一短處人盡皆知,這些年仗著一張厚臉皮行走江湖,每每有朋友、同事質疑本人廚藝太差,不夠賢惠,我都擺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嘴臉,我行我素,誰也奈何不了我。
現膝下一兒,壯如牛犢,正讀大三,面臨考研,假期期間潛心攻讀學業,殫精竭慮,終日嗷嗷待哺。身為老母親,我還能怎麼樣呢?此時不表現,更待何時?
擱在往年,春節期間大小聚會不斷,朋友間輪流做東,各種排列組合。一場場吃過來,假期便快結束了,省卻了我廚房勞頓之苦。但今年這局面,我不擼袖子親自下廚,真的是說不過去了。
說點正經的吧。其實,我自己已經意識到了廚藝欠佳的嚴重性,早已有心「洗心革面了,重新做人」了。
其實,我不應該是個懶婆娘的(捂臉)。遙想當年年少時,我對於磨練廚藝還是很有熱情的。我二十歲之前基本都在農村生活,農家的日子一向過得馬虎,但我依然有興致在將就的日子裡尋點小情小趣。
那時家裡訂了幾種報刊雜誌,諸如《農村大眾》、《農村青年》《山東文學》之類。上面經常登些做飯的小技巧,我興致來了,便照著上面的方法實踐一番,有時候也能像那麼回事兒。
我記得清清楚楚,有一年春節,我根據雜誌上介紹的方法,把胡蘿蔔洗凈削皮兒,用刀挖了幾個槽,再切片,便成了梅花的模樣。
青菜做好裝盤,在盤子的外周擺上胡蘿蔔做成的梅花,狠狠地驚艷了家人一把。
後來工作了。早些年工作忙,離家遠,顧不上做飯,恰巧老公的單位離家近,他又是個勤快人,做飯的事基本他就包了。
再後來,單位有食堂,平時在食堂吃飯,節假日到父母那兒吃。慢慢的就懈怠了,原有的一點基礎也逐漸荒廢了。
我意識到要做出改變是近半年的事兒。為什麼想改變了呢?
首先,是我自己覺醒了,內心深處覺得作為一個女人,飯都做不好,太失敗了,所以需要改變。
再就是,年紀大了,終於認識到,人生的終極樂趣其實就是吃喝玩樂,吃喝占了一半,這一半都搞不好,豈不是太虧了?
第三個原因呢,就是我忽然對做飯產生了興致,並能從中體會到樂趣和成就感,樂趣和成就感是多好的東西啊,它對於人的滋潤勝過最名貴的化妝品。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兒子已經長大了,該談女朋友了,要是哪天他冷不丁領個女孩兒回家來,我這個做媽媽的,連頓飯都張羅不好,顏面何在?
這個春節不幸遇上了疫情,全國人民都被關在家裡,各種煎熬,與其在家數米粒兒打發時間,還不如趁此機會磨練一下廚藝呢!
說出我的想法之後,兒子歡呼雀躍,對為娘我充滿期待。受到鼓勵之後,我信心大增,感覺手癢難耐,躍躍欲試。
說干就干。我來到廚房,巡視一番,氣魄如同將軍蒞臨現戰場,將要調兵遣將,指揮千軍萬馬。
話說我立下志向的時刻正是大年初二的早上,現在提筆寫文已是年初八了。這一周心無旁騖,專心磨礪做飯技巧,因用心專一,廚藝突飛猛進。
每天醒來躊躇滿志,盤算今天整個什麼花樣菜式,好讓家人驚嘆一番。為了防止自己半途而廢,我向兒子宣布每天睡覺前公布次日擬重點攻克的菜肴,就叫「每日一菜(飯)」。
下面我就把這一周的戰況撿有代表性的介紹一下吧。
「每日一菜(飯)」之年初二——醬牛肉:
立志做美廚娘的第一天,之前沒啥準備,因是我定下志向的第一天,不得不說一下。廚房內尚有幾種青菜,還有年三十從父母那兒拿來的幾種熟食,看來發揮的餘地不大。
我簡單炒了個青菜(本人可不是0基礎哦,炒個茄子辣椒的沒多少技術含量的家常菜還是不在話下的),切了盤牛肉。
注意,閃光點在那盤牛肉上。
往常我切牛肉只注重實用性,反正最終的去向都是人的胃,那切成什麼樣擺成什麼樣也就無所謂了,反正都是吃肚子裡去嘛,總是隨便一切就扔在盤裡,像一堆爛泥,毫無美感。
現在我要立志成為美廚娘了,不但要講究色香味,還要注重菜肴的「形」。我調動腦子裡僅有的一點知識,在刀功上用了心。
先逆著牛肉的紋理切成薄薄的均勻的片,再由里及外一片片擺在盤裡,看上去像一朵盛開的鮮花。看著都不忍心吃呢。
「每日一菜(飯)」之年初三——炸醬麵:
初三那天早上,我下載了教人做飯的APP,有了這個老師,我心裡就有底了。
早上簡單點,吃個炸醬麵。將姜、蒜切末,鍋中放適量油,油熱後放薑末、蒜末,煸出香味,放入一勺豆瓣醬,一勺甜麵醬,半勺白糖,翻炒幾下後倒入一小碗澱粉水,燒開後盛入容器,炸醬就做好了。
黃瓜切絲,胡蘿蔔切絲,裝盤備用。鍋內倒入適量開水,下麵條,煮熟撈出,把胡蘿蔔絲在下麵條的湯中焯一下,撈出,裝盤。根據食量盛麵條,澆入剛才做好的炸醬,再根據個人口味放黃瓜絲和胡蘿蔔絲。
奼紫嫣紅的炸醬麵就做好了。兒子說味道不亞於老北京炸醬麵,吃了兩大碗呢。
「每日一菜(飯)」之年初五——魚香肉絲。
這個菜,我沒有參考燒菜app。對於魚香肉絲,我有一個很深的情節。
二十多年前,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有一天我和同事到一家小餐館去吃飯,其中有個菜就是魚香肉絲。
也許是那天這個菜所用的食材恰巧合乎我的口味,我吃的唇齒留香。從那以後,我固執地認為,那天的魚香肉絲是我今生吃到的最美味的魚香肉絲,它就是正,它就是大。
後來的許多年,我不止一次在各種場合吃這道菜,都是正宗的做法,但在我的感覺上,沒有一次超越那次的水平。
這些年偶爾有興致的時候,我也嘗試做過這個菜,但流程都是刪繁就簡,點到為止。
那天,我決定做這道菜的時候,關於青春的諸多記憶又在我心裡復活了。沒想到一道普通的家常菜,讓我恢復了青春的活力。
我屏息靜氣,讓思緒重回二十年前的那個正午,憑記憶調兵遣將,那天所用的食材在腦海里一一歸位,舌尖上開始有香味翻滾、升騰。恍惚間,那天的人聲、那天的陽光、那幾張青春洋溢的臉龐又再現了。
天哪,我這哪是在做飯啊,我分明是在向我的青春致敬啊。
當然,這個假期我還嘗試做了其他美食,效果都不錯,就不一一贅述了。
疫情困住了我們的身體,卻沒有束縛我們創造的活力。我很自豪,在大多數朋友葛優躺的這個假期,我化無聊為力量,在廚房這個方寸之地,大展身手。經過這些日子的鍛鍊和磨礪,一個「美廚娘」的雛形初步成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