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促生態文明 共建美麗大同

2019-07-16     中新社訊


大同市,山西省省轄市,山西省第二大城市,是中國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首批13個較大的市之一、中國大古都之一、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性交通樞紐城市、中國雕塑之都、中國十佳運動休閒城市。

大同市位於山西北部,北緯39°54′~40°44′,東經112°06′~114°33′。東與河北省張家口市、保定市相接;西、南與省內朔州市、忻州市毗連;北隔長城與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接壤。大同南北長約189公里,東西寬約136.9公里,總面積14176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的9.1%。


「煤都」大同,因煤而興,因煤而困。一度以來,以煤炭開採加工、燃煤火力發電為主的高能耗重工業,讓大同成為了國家重化工能源基地。正是大同這種以煤為主的粗放發展方式、初級消費模式,導致企業排放、燃煤採暖等多種因素交織形成了嚴重的大氣污染形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大同市認真學習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確立生態立市發展戰略,把抓生態環保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線,提升「大同藍」,厚植「大同綠」,建設「大同清」,努力探索生態轉型綠色發展的實現路徑,讓綠色成為城市發展的主體色調。


大同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大同有山有水,尤以山多著名。五嶽中的恆山,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衝,是儒釋道三教同修的盛地。主峰天峰嶺海拔2016.1米,氣勢壯觀,景色如畫,被稱為「人天北柱」,「絕塞名山」。桑乾河是大同的母親河,自西流向東北橫貫全市,為大同典型的「北雄」特色憑添一抹江南的水秀。1991年5月,國家旅遊局公布大同為首批中國國線景點旅遊區。它是以雲岡石窟為重點,名城大同為中心的特色文化旅遊區。區內有世界文化遺產一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處,其他各級文物保護單位300餘處。大同的山水,大同的景致,無不彰顯著美麗精緻、古典高雅,以及王家之氣。


陽光可能會被烏雲遮蔽,但它從來不會缺席,如今,大同的每一個角落,都在以她的厚重底蘊,賦予這座城市新的生命,古老的根基,也能長出新芽。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優美的生態環境使大同人民的幸福感與日俱增,我們一定要在攻堅克難,奮力拚搏,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家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pM7Fm0BJleJMoPMCr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