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徐州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黃河以南、淮河以北,歷代以來就是南北爭雄的要地。有人稱徐州是南京的北大門,洛陽(開封)的東大門,徐州的得失關係到王朝興亡。實際上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還有一座軍事重鎮,其戰略重要性不遜於徐州,這就是河南省商丘市。
商丘位於河南省東部,東北接山東省,東南接安徽省,距離徐州非常近。徐州擁有的優越的地理條件,商丘也基本上都具備。可以比較一下商丘和徐州的共同點:1、徐州和商丘都位於華北平原。2、徐州和商丘距離黃河都不遠,還都位於舊黃河(黃河故道)岸邊。3、徐州北邊不遠是山東丘陵(泰山、蒙山、沂山等),商丘西邊不遠是豫西山區。4、徐州和商丘同為歷史名城,又都是軍事重鎮。
漢景帝要削藩,激怒了諸侯王,爆發了七國之亂,重要參與者楚國定都就在徐州。七國兵要進攻國都長安,第一站要拿下的就是睢陽(今商丘)。只要叛軍攻下商丘,向西進攻開封、洛陽就沒有太大的阻力。所以景帝的同母弟---梁王劉武坐鎮商丘,為平定七國之亂立下了赫赫戰功。
還有一件事就是唐朝安史之亂時,叛軍重點進攻商丘(睢陽),時間是唐肅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商丘位於汴水之濱,是江南錢糧運到北方的重要中轉站。如果叛軍攻下商丘,就可順汴水南下至淮河,再至長江到江南。唐朝在安史之亂的衝擊下能堅挺活下來,江南錢糧是極重要的原因。唐將張巡、許遠死守睢陽,雖然最終城陷殉國,但至少保住了江南錢糧。不然的話,唐朝可能撐不了多少時間,即使郭子儀有三頭六臂,也無可奈何了。
商丘地名的來源,和「火」有很多的關係。相傳帝嚳有一次來到這裡,因為他喜歡吃生食,覺得這樣不好,就派兒子闕伯過來管理火種。帝嚳封闕伯為「商」。闕伯把火種堆在「商」地附近的土丘上,久之,土丘越來越大,人們就把這裡稱為商丘。
商丘和商朝有關係嗎?當然有了,商朝第一個國都就在商丘,商人遠祖「契」因為助大禹治水有功,封在了商邑。商朝不斷遷都,但「商」這個國號始終保持著(也稱為殷)。數百年後,商朝滅亡,紂王的統治被周武王推翻。商朝後裔在周初依然保持強大的勢力,紂王之子武庚不服周朝統治,利用周武王駕崩時周朝出現的動盪發動叛亂。周公很快就平定武庚之亂,但商人後裔的實力依然強大,周公不能不有所顧慮。出於安撫商人的考慮,西周封紂王的哥哥微子啟於宋,國都就在商人的故都商丘。宋襄公子茲父的春秋五霸地位經常受人質疑,但宋國在春秋時代是響噹噹的小霸之一,實力不說一線,至少也是准一線。戰國時的宋國不如春秋時那麼強大,也是中等強國。宋國的疆域就在現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省,徐州古稱彭城,就是宋國地盤。換言之,春秋戰國時代的「淮海省」,「省會」在商丘。
說到宋國,你可能會想到宋朝。公元960年,後周的殿前都點檢趙匡胤有負周世宗柴榮臨終託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有人會問趙匡胤為何定國號為宋?五代有個習慣,將軍雖然領兵,但可以領節度使。趙匡胤也不例外,他領的是歸德軍節度使,治所就在時稱宋州的商丘,俗稱宋州節度使。趙匡胤發動兵變定國號時,就說我領宋州節度使,國號就定為宋吧。宋朝有時也稱為「炎宋」,也和商丘有著直接的關係。
很多歷史名城都有屬於自己的歷史名人。徐州有彭祖、漢高祖劉邦、宋武帝劉裕(出生在江蘇鎮江,時稱京口)等人,商丘有歷史名人嗎?隨便說幾個吧,孔子、墨子、莊子,這幾個人你不可能不知道。
圖-商丘古城俯瞰
宋人墨子、宋人莊子,這樣的標籤眾所周知,但孔子不是魯人嗎?生於山東曲阜,當時的魯國國都。實際上,孔子是宋人,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是宋國的大司馬,位高權重。宋國另一重臣華父督貪孔父嘉之妻的美色,又想奪其位,便殺了孔父嘉。孔父嘉之子木金父逃到與宋國相鄰的魯國避難,過了幾代,「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的孔子出生。換句話說,孔子不但是宋人後裔,更是商人後裔,他的遠祖自然就是紂王的哥哥微子啟。孔子是商人、宋人之後,對商、宋是很有感情的。作為學術上周公的「嫡傳子弟」,他對周公以商人之後建宋國大加讚賞,就是那句著名的「興滅國,繼絕世。」更多河南歷史地圖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