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長行原創丨老尚的胡楊(散文)

2023-10-11     真言貞語

原標題:周長行原創丨老尚的胡楊(散文)

老尚的胡楊

文/周長行

昆明的老友尚根發9月初告訴我,他要自駕去新疆旅遊48天。我說,好啊,有漂亮景兒就拍下來分享一下嘍。

果真,9月16日,我收到他發來的《黃河之夜》《黃河第一鐵橋》《黃河母親雕塑》等三張照片。我猜測他已經到了蘭州。這是老尚此行第一次給我發來的他的攝影作品。

第二次是9月18日上午,他發來4張拍攝於大山深處的片子,看不出具體位置。倒是註明《嘉峪關》的那張,特意讓成群的駱駝占據了大部分畫面,於是西域風情撲面而來,讓我一眼就看出老尚將要或許已經走出嘉峪關。

19日,老尚到達吐魯番葡萄溝。20日上午,他發來三張帶有瓜果飄香味道的照片,那張葡萄特寫著實誘人胃口,讓人越看越愛看,越想看,更想吃一口!

10月2日,他發來8張那拉提草原上的作品,兩張天山大峽谷的特寫彰顯著「別有洞天」的韻味。10月3日發來新疆新都河九曲十八彎8張作品。10月5日發來新疆莎車古城的兩幅作品。

7天29幅作品,讓我一看再看,很是喜歡,至少有四五個群四五百人看到了他的這些作品。

於是,我順手寫了幾句話發到了群里圈裡:路上的尚根發總是用他精心拍攝的作品與沿途風景對話,向朋友們分享著他的大作。如果按照他這些作品的時間順序排列起來,就能呈現出一個路線圖。旅遊就是這般奇妙,我們仿佛一起跟著老尚在新疆行走。昨天他又用攝影作品告訴我他已行進在胡楊秘境公路上。在一個橫跨公路的巨大木門上就寫著「胡楊秘境公路」六個大字,或許這木門就是胡楊木材做成的呢。

據此,我還請求於他多拍幾張胡楊樹的特寫讓我開開眼哩。

筆者喜歡收集胡楊的資料已有多年。上個世紀1983年年底,我讀到一篇《胡楊淚》的報告文學,深受感動,至今收藏著。從那時起,但凡涉及到胡楊,我都格外敏感和關注。

胡楊——最古老的楊樹品種,如今已屬罕見。世界上90%的胡楊在新疆,新疆90%的胡楊生長在塔里木河畔。它看上去其貌不揚,卻有著極強的生命力。耐乾旱,耐鹽鹼,抗風沙,能在夏季酷熱、冬季嚴寒、年降水量只有十幾毫米的惡劣自然條件下生長。塔里木民間素有「胡楊三千年,長著不死一千年,死後不倒一千年,倒地不爛一千年」的說法。

胡楊是一種有感情會流淚的樹木。環境越乾旱,它體內貯存的水分越多。如果用鋸子將樹幹鋸斷,它就會噴出一米多高的黃水。如果有什麼東西劃破了樹皮,體內的水分會從「傷口」滲出,看上去就像傷心地流淚一樣。千百年來,這自生自滅的天然胡楊,總是默默地為人們提供著各種財富。它的木質,質地堅硬,是優良的建築材料;它的嫩枝、樹葉,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鈣和鈉鹽,是牛羊愛食的飼料。就是它流出的「淚」,很快變成一種結晶體,叫胡楊鹼,也可以食用、洗衣、制肥皂……

胡楊是一種樹木,卻也是頑強、堅韌、不屈不撓、生生不息、無私奉獻等精神品質的象徵。老尚分兩次發給我的十張胡楊照片,都是他精心構思取材於塔里木河畔的產物,是從多角度描寫胡楊的近乎原創散文似的攝影作品。他比我幸運,他畢竟近距離地撫摸、觀察、發現、思考,進而用相機記錄下了現場胡楊的各種生存姿態。它實現了面對面與胡楊對話的夙願,可我至今還沒見到過活生生的胡楊哩!

但是,在我的行囊里畢竟又收藏了帶有朋友體溫的胡楊資料,增添了關於胡楊的積累,我在愈發關注老尚行蹤期待他的大作的同時,卻也再次萌動起到新疆走一趟的想法和決心。是要去一趟新疆的,哪怕是見到一棵真正的胡楊!

謝謝老尚的分享,謝謝老尚的胡楊,祝老尚旅途平安快樂,收穫滿滿!

(寫於10月11日。插圖攝影:尚根發,圖一:千年不倒的胡楊,圖二:胡楊秘景公路,圖三:塔里木胡楊)

【作者簡介】周長行(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高級記者、詩人。著有長篇紀實文學《鵾鵬騰飛的地方》《大山的呼喚》《大京九解說詞》《趙忠祥寫真》《喬羽戀歌》《不醉不說喬羽的大河之戀》《大國詞人喬羽傳》《偉大的我們》《大浪淘金》;中篇報告文學《岩石歲月》《悠悠玉蘭情》《巷道雪洞》。詩集《句子的隊伍》。作品曾獲《解放軍文藝》大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ff4a05683ec7403acf2c0cf8e74908a.html